除了5年多来宁德市建文帝史迹研究小姐所发现的建文帝在宁德活动的踪迹外,一幅奇特“帝”字形古图的现身,成为建文帝出亡宁德的又一有力佐证。
在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钟洋村的余氏宗祠前,余氏族人向我们展示了这幅祖宗代代相传、似乎在传递着某种特别信息的古画图。
边缘已诸多破损的古画用笔工整细腻,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古画无落款,但从画中人的衣着和场景可知,该画作于清代,但画面内容欲传递的信息,却远非一张仅供收藏或娱乐的图画而已。
画卷下方,“须知宗祖在,莫作画图看”的对联似在提醒子孙后代,不能仅仅将此图作为一张图画来对待。
画卷正中,“国族聚于斯相府芳声未艾,宗祊藏之久后贤俊烈重兴”的对联显得特别突出,“如在其上”的横批也格外显眼。有意思的是,该对联正是余氏宗祠里镌刻在正中柱上最为重要的那副对联。
在这幅图中,“如在其上”的横批之上,整幅图画的最上部,所画人物着明朝服饰,而且还有对联为“春夏频繁处祀典,庙堂拜跪表诚心”,似乎有画作者要特别提醒子孙后代的重要信息。
是什么人能位列祖宗之上,而且要求子孙后代须“春夏两祭”,在“庙堂”里“拜跪表诚心”呢?
“大家看看,这整幅画的布局,象不象一个大大的‘帝’字呢?”带领我们探寻、也是第一次看到古画的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杨良辉先生的一个提醒,让众人都觉得确实是一幅“帝”字形布局的古图画。
那么,这幅要子孙后代“莫作画图看”的古画,要传递的是否就是余氏祖先与建文帝特殊关系的那些信息呢?
2008年1月3日,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修路施工中,一座墓塔混搭的奇特古墓被发现。经包括中国明史学会会长、正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朱元璋的商传教授,著名明史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潘群教授,著名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先生等大批专家家者的考证,初步认定该墓为在明初“靖难之役”后不知所踪的建文帝的陵墓。
“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探寻、考证的热潮由此掀起。宁德市政协主席郑民生表示,经过5年多的考证、研究,大量的证据相继被发现,“建文帝出亡宁德”说在众多“建文踪迹”说中,已渐成学界共识。(完)
关键字:宁德,宁德市,古画
内容标签: 宁德 宁德市 古画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