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上斗大的“大酉洞”三字清晰可见。 米承实 摄
(记者 朱敏 通讯员 米承实 赵斌斌 张军)因养殖大鲵施工,湖南怀化辰溪发掘尘封300多年的大酉洞后洞(详见本报3月7日A10版报道《尘封300多年后 大酉古藏书洞后洞现世》)。昨日,辰溪又传新消息,藏书洞口上方发现一块摩崖石刻,上刻斗大的“大酉洞”三字。通过辨认石刻左右三竖行小字落款,可初步断定为明朝嘉靖年间湖广布政司拜谒大酉洞后所刻,比前次发现年代更为久远。
2月22日,辰溪县几位干部在唐家山脚大鲵养殖施工现场发现一块摩崖石刻,字迹模糊不清,只有“大酉洞天”几个字依稀可辨。经文物文史专家拓印辨认,石刻铭文为:“湖广衡州府州官赖守中偕辰溪溆浦太守吴春杨秀毓至于大酉洞天深处大明隆庆五年夏四月十六日之吉。”距今已有442年。文史研究者认为,洞口摩崖石刻是1571年明代赖守中、吴春等官员游览大酉洞留下的纪念。
3月22日,工人刘际明开着挖掘机在清理洞口右侧石灰渣时,又发现一块摩崖石刻。石刻宽约1.5米,高约0.8米,从右向左“大酉洞”三字清晰可见。石刻右侧有一竖行小字,初步断定为“大明嘉靖十有九年夏四月?日”,左侧有一长一短二竖行小字,左侧长竖行上部几个字为“??湖广布政司”,下半部八九个字模糊不清,左侧短竖行五六个小字全部模糊不清。据考证,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年号,明世宗公元1522年至1566年在位,为明穆宗朱载垕之父,证明此次发现的摩崖石刻比前次发现的年代更为久远。辰溪县文物部门表示,根据史书记载和现场实际情况,还将会有石刻石碑出现,希望能早日揭开古藏书洞的神秘面纱。
新闻背景
古有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指的就是大酉山、小酉山,两山洞中皆有藏书千卷的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博士官伏胜冒死从咸阳偷运出书简千余卷,藏于二酉洞中,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
关键字:石刻,摩崖,湖广
内容标签: 石刻 摩崖 湖广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