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大沽海神庙由康熙皇帝敕建 曾为救命粮“护航”_大沽-海神-漕运-康熙-船户-神庙

    分类栏目:文明演化

    条评论

    大沽海神庙是大沽地区唯一由皇帝敕建的庙宇,以独特的“朱红碧瓦,规制崇宏”屹立在西沽海河南岸,东西大沽的交界处。日前,记者大沽海神庙是大沽地区唯一由皇帝敕建的庙宇,以独特的“朱红碧瓦,规制崇宏”屹立在西沽海河南岸,东西大沽的交界处。日前,记者走进大沽海神庙遗址,寻访这座当年曾为辽东和华北荒年“护航”救命粮的神庙。 
      据了解,康熙年间,“用海舟贩运奉天之谷,以济津民”,大沽漕运渐兴,朝廷也更加意识到了漕运的重要性。此后,为保证漕运粮谷船只的安全,康熙皇帝亲临大沽口视察,并钦令当地官员,在大沽建造海神庙一座,以祈神灵保佑海漕安全航行。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奉、锦闹饥荒,康熙皇帝决定用巨舟发仓粟出大沽口,为辽东送去救命粮,船发三日即到达盛京(今沈阳)。康熙闻讯后非常高兴,拨重银扩建海神庙,并御赐碑文,亲送一挂“敕建大沽口海神庙”的大匾。
      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有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及5个柱顶石,此外还有大量的清代黄琉璃、绿琉璃筒瓦、板瓦与瓦当。记者看到,这些物件虽经岁月磨砺、泥土侵蚀,有所残损,但其浓重的皇家建筑色彩仍然让人叹为观止。
      1739年(乾隆四年),河北、山东发生大荒灾,当年辽东丰收。天津沿海船户,从东北贩粮,以济华北,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每有扬帆出海,大沽船户们总不忘到海神庙祈求平安。自此,大沽口的漕运业风生水起,为当地带来了持续的繁荣。
      据介绍,1922年,海神庙观音阁的一把大火将这座百年神庙付之一炬,从此,大沽神庙便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据大沽船坞遗址博物馆刘春庆介绍,直到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沉睡在大沽船坞地下多年的大沽海神庙才重见天日。
      (高创业)
    关键字:大沽,海神,漕运
    内容标签: 大沽 海神 漕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