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对南唐二陵附近的3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找到了大周后的懿陵,也找到了李煜为自己所选的风水宝地。
去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在李昪、李璟墓的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座古墓。由于是在陵园范围内,一开始专家们怀疑是李煜和大周后的小儿子仲宣。
“仲宣特别聪明,记忆力过人。大周后特别喜欢。但是,4岁那年,仲宣在佛像前玩耍,一只猫把佛像前的大琉璃灯碰翻掉在地上,仲宣受到惊吓,夭折了。”不过,专家们在陵墓中发现了一段小腿骨,经过测定是一个体质比较弱的成年女子,而且古墓中还发现了发簪,这推翻了仲宣的可能性,推测可能是大周后。
伴随研究的深入,专家发现,大周后应该是仓促下葬的,而且下葬后不久就遭到了报复性的毁墓。据考古专家王志高介绍,懿陵的墓壁及墓顶多被烟熏黑,甚至部分砖缝间的黄泥浆也烧结成红色硬土,而且部分石棺座被砸碎,西耳室局部铺底砖被撬毁。
“这显然这不是普通的盗掘,而是一种蓄意破坏。史载开宝七年(974年),南唐国都陷落,其宗室及贵族墓葬惨遭侵城吴越之兵复仇式的大肆掘毁。”另外,专家们还发现懿陵过于简陋,有临时下葬的嫌疑。
依照烈祖李昪、中主李璟辞世后均与皇后合葬的先例,一般情况下,李煜百年之后,合葬之墓才是他们真正的魂归之所。
专家们在懿陵东侧近30米、顺陵西北约70米还有一个自然大土墩。土墩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4.5米,其地势比M3高敞,与钦陵、顺陵基本同在一条轴线上,与顺陵隔一条山谷相望,前方正对陵寝建筑。
勘探显示,土墩表土下是生土层及山体基岩,是该陵园范围内唯一一处未曾利用的形势之地,专家们怀疑这里有可能就是后主李煜为自己预留的与大周后合葬的陵地。遗憾的是,李煜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悲情式的人物。大周后辞世,李煜曾选好了和她合葬的地方,但很快南唐就没有了,李煜也被虏到了汴京,最终没能和大周后葬在一起。
在《南唐二陵的保护规划》设计中,大周后的懿陵将纳入南唐二陵的保护范围内,等条件成熟,这个陵墓也将对市民开放。
据了解,未来,南唐二陵将和牛首山整体规划。计划将在陵墓的外围建设一个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南唐虽然只存在了38年,但是它的故事实在太多。如果博物馆建成,李昪、李璟、李煜、大周后、小周后这些人物的故事也将再现。尤其是大周后,她当时的穿着打扮是什么样的?可以根据出土文物进行“复活”。(完)
关键字:南唐,周后,专家
内容标签: 南唐 周后 专家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