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的抢救性挖掘是从2011年12月开始的。据钟亮介绍,当时蕉城区七都镇马坂村黄氏族人发现祖墓经风吹日晒残破不堪,决定重修祖墓。由于担心重修会导致墓室里的随葬品被盗,于是向文物部门报告。接到通知后,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往现场。
考古人员在挖掘中发现,古墓虽外表残破,内部的构造却保存完整,没有被盗的痕迹。古墓为夫妻合葬墓,分为左右两室,各有一堵墓门,门有两重,用青砖平铺堆砌,分为两种青砖,长26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砖和长14厘米的方形砖。
考古人员在挖掘过程中先后发现一些陶器,其中一件泥质带盖的红陶壶,直口、平唇、长颈、削肩,腹部有兰草纹。宁德市博物馆馆长钟亮说,“壶底微凸,像是宋代时期的鸡心底,兰草纹,也是宋代盛行的。”
考古人员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寿山石雕和铜镜,石雕中有文官、武将、男女侍、力士、舞俑、人面蛇身等形象。“有一尊俑穿着类似官袍,戴着一顶乌纱帽,帽子左右两侧有一对翅膀,这是宋朝文官所佩戴的,也是从宋朝开始才有的。”钟亮说,“这些俑都是寿山石雕的,根据之前的考古发现,南宋之后寿山石雕才出现在随葬品中。”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北宋时期的铜钱,应此,考古人员判断这应该是宋代年间的古墓。
据《宁德县志》中记载,“三大夫墓,进士黄旹、知军黄石孙、知州黄超叔同葬七都同圣寺后山(即现在古墓所在位置)”。钟亮说,由于随葬品丰富,考古人员判断该古墓主人不是一般的百姓,可能是一个大夫墓,具体是这三人中的哪一人,还要进一步考证。
关键字:宁德,古墓,随葬
内容标签: 宁德 古墓 随葬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