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16时许,伴随着巨型起重机的轰鸣,长12.66米的天津2号明代沉船整体吊装出土,进入室内考古阶段。
继今年4月天津市北辰区北运河上浦口段清淤过程中发现一艘沉船遗迹以及瓷器碎片后,5月,考古人员又在第一艘沉船附近相继发现两艘明代沉船,出土元、明、清时期铁、瓷、陶、骨、木、竹等不同质地文物600余件。
本次考古发现的三艘明代沉船均为木质结构,其中,1号沉船损毁严重,整体结构无存;2号沉船整体保存较好,倒扣于运河河底;3号沉船船头与部分船尾缺失。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梅鹏云介绍,三艘沉船分别埋藏于距地表深度约3米至5.5米的河道沙土层内。继3号沉船成功分拆转移后,2号船体6月2日整体吊装出土,创造了中国内河考古保护船体的先例。
梅鹏云说,这三艘明代沉船的成功出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漕运史、水利史、船舶发展史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京杭大运河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明代沉船发现地北运河,流经北京东郊及天津,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要道。经专家初步鉴定,三艘古沉船是明代运粮船只,其周围很可能存在一个古代沉船群。(刘家宇)
关键字:沉船,明代,出土
内容标签: 沉船 明代 出土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