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光影上海”灯光展在上海开幕_上海-气球-装置-灯光-互动-创作者-光影

    分类栏目:当代艺术

    条评论

    “光影上海”年末灯光展再次在上海开幕,今年的作品围绕“人与人的联结”为主题,展出的装置试图营造不同的社交场景。23件展品

    “光影上海”年末灯光展再次在上海开幕,今年的作品围绕“人与人的联结”为主题,展出的装置试图营造不同的社交场景。23件展品分布在新天地、虹桥天地、瑞虹天地和创智天地,每个区的装置从现在开始相继亮灯,一直持续到2019年1月。

    “光之树(ATOMES)”是一个白色树形装置,从外观上它的灯光有缓慢的明暗变化,创作者Charles Pétillon描述它为“像是一个呼吸着的生命体”。人们可以从它底部的入口进入其中,在进入前会得到一个白色气球。装置内部的周围都是黑色,只有一束亮光从正上方打下来,游客把气球放飞后它们会漂浮在灯光中、并和其他气球相互碰撞。

    “光之树”外观,图片来自上海新天地

    “光之树”内部漂浮的气球,图片来自上海新天地

    这个场景被创作者比喻成宇宙的暗黑空间,气球代表的个体在其中有不经意的交集。在现场,游客们喜欢选择灯光下气球漂浮在半空中的场景拍照。这个装置在新天地南里展出。

    气球是创作者Charles Pétillon惯用的创作元素。他的知名作品“心跳(Heartbeat)”就是在 2015年用十万个白色气球填充伦敦考文特公园的屋顶,也是用变换的灯光,把这装置比喻为建筑的心脏,从而让人们看到这座伦敦核心建筑的不同面貌。他的系列作品“入侵”用的也是同样的方式,把大量的白色气球放进房子、社区和自然景观里,营造出填充和新旧对比的效果,从而改变人们日常看待事物的角度。

    Charles Pétillon的“入侵”系列装置中惯用的气球元素,图片来自 Charlespetillon.com

    “一起跳舞吧”在相对安静的室内展出,由大大小小的、花瓣或者蝴蝶形状的平衡装置组成,它们因为不会掉落、始终平衡而可以随着空气流动而轻微地、不规则地摇动。现场有几个观众坐在台阶上对着装置轻轻吹气、观察它的细微运动,之后又静坐很久,表示“这是个很好发呆的地方”。灯光的作用在于当装置晃动时,投下的影子会和旁边的影子重叠交错,产生另一种同步变化。

    “一起跳舞吧”装置,位于新天地新里 Event Space,图片来自上海新天地

    “对弈”是更加明显的社交元素,它们被设置在新天地北里的三个石墩上,从远处看是三个在夜晚被点亮的中国象棋棋子。依照它的主创者视觉阴谋团队的解释,这个装置把所在的地面想象成棋盘,想还原传统的娱乐社交方式。

    “对弈”装置,图片来自上海新天地

    “百鸟朝粉”的装置分布在树上,内容是 100只不同形态的、粉红色的鸟。除了与谐音的“百鸟朝凤”代表同样祈求幸福的含义外,它还想表达树上鸟与树下人的互动。

    “百鸟朝粉”装置,位于新天地北里。图片来自上海新天地

    这些装置分散在新天地展区的的不同位置,其他三个展区的作品还包括巨型牡丹花、用1000只回收的PET瓶制成的、随着人流量增大而增加亮度和音乐声的千纸鹤许愿树,以及出现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世界体积最大的木偶“熊猫队长”等。

    装置“牡丹”,位于虹桥天地

    装置“千纸鹤许愿树”,位于瑞虹天地

    “光影上海”是中国新天地拓展商业区社交属性的方式之一,因而“社交”也成了灯展的重点,灯光装置成为了引发沟通的起点。在这些场景中,公共艺术装置除了强调像雕塑、纪念碑等一样人与场景的互动,也更多地成为了人与人互动的拍照和娱乐背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吻亮上海(Kiss Shanghai)”,在这个灯光展中,灯光装置“光之树”会因为游客在树下的亲吻而被逐渐点亮。除了灯光展之外,音乐节、表演艺术节也是新天地引发社交的方式。

    文章来源:好奇心研究所

    文章链接: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8589.html

    关键字:上海,气球,装置,灯光,互动,创作者,光影,
    内容标签: 上海 气球 装置 灯光 互动 创作者 光影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