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制书实话」的第四话嘉宾是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曾经3次获得“世界最美书”、19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第64届TDC全场大奖(Best in Show)获得者刘晓翔。直播中,刘老师以五本书籍设计案例为主线,分享了他如何做出把创意与逻辑、美感与实用相结合的书籍设计,干货多到让大家直呼不想下课!
第四话
改变阅读的设计
实话精彩回顾
晚8点,刘晓翔老师来到了直播间,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虽不能以肉身相见,却通过直播间和大家相聚在一起,也是我们的一个福分。”
今晚分享的话题从《改变阅读的设计》一书开始。他在直播间中给朋友们播放了动态的书页,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把ABCD四个板块交织在一起,让阅读变成了欣赏电影的过程。以这本书为引子,刘晓翔展示了一系列他的设计创意。
想象力与逻辑性的结合
去年由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海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是中国出版行业第一次对旅游类图书设计的评奖。刘晓翔介绍说:“看到这几年旅游书籍,从国外有很多精彩的小册子引进,而我们自己的却没有,所以举办了这一届大赛。”
大赛的主视觉设计由刘晓翔的工作室XXL Studio承担,在奖状、证书、书籍、评委证、展签等物料上,都呈现了海南元素,比如海浪、海风和海滩。
收录了大赛获奖图书的《风吹哪页读哪页》,从书籍的外观设计到内页的字体、排版、字符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风吹哪页读哪页 第一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
“用理性营造感性,由获奖作品的页面,再组成这本书新的页码,‘风吹哪页读哪页’,吹到哪本读哪本。”
在谈到书籍设计到底涵盖多少内容的时候,刘晓翔拿《2016瑞士最美的书》(The Most Beautiful Swiss Book 2016)来举例,这本书将设计解构成多达19项,排版、字体、字符、间距、书页伸展度等等,几乎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设计。
理性和效率
分享了浪漫灵动的书籍后,刘晓翔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一本理性的作品——《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为了让这本书呈现它应有的严肃而高级的质感,刘晓翔在“检索和查找的阅读友好度”上下足功夫。
《中国商事/民事诉讼裁判规则》
这种把文本排版图形化的设计,把所有不同体系的文本联系在一起,读者可以根据分栏进行选择性的翻阅。
页面上的文字排布活泼而井然有序,乍看过去有一种“运动感”。一开始刘晓翔也担心甲方是否能接受这种独特的排版,结果“甲方不但通过了,还给了很好的评价。”
古典题材的当代设计
紧接着话锋转到了古典题材上,刘晓翔以曾经设计的一本《姑苏繁华录》为例,探讨如何让古典题材变得更具当代性。
“按照我的想法,出版一定要具备当代意义,所以我把我做的古典题材都给当代化了,其中有两个思路:第一我做的古典题材,你一看到它的外观或它的版式,首先想这是一本当代的书,但是它又带有那些古典文化的痕迹;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尽量去模仿古籍的形态,然后插入当代的元素。”
《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
这本书的制作过程历经了两年,一共印了1000本,这1000本的装订时间就长达几个月,为此还特意组织了一个团队。由于书本内容是木板年画,所以书本外观做成了被木刻刀刻掉了两块的木板,颜色也是桃花坞的基础色。
书本把较为次要的西文和中文记录放到了小的折页里,通过折叠的方式将文本藏起,方便读者有选择地阅读。
书本的中西文字体共用一套网格系统,通过设计造成了一种对比的冲突,并在视觉效果上取得了平衡。刘晓翔在这里强调了网格系统的重要性,它就像一套骨架:“我们做的是厚厚一本书,如果没有骨架就变成了散沙,有了骨架之后,一个建筑就变得坚固,就可以盖高层。”
阅读的质感
话题再往下,刘晓翔谈到了如何让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有具质感,对于这个话题他分享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他曾经与设计师马仕睿一起在单向街做对谈讲座,当时他提出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能接受300块钱一本的文学作品?”遗憾的是现场只有一个人举手。“三百多人中只有一个人举手,在这件事上我特别受触动。”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年他与吕敬人老师在莞城图书馆举办世界最美的书作品展。现场有一位来自香港歌德学院的图书馆馆长,金发碧眼的德国人,他带着自豪的口吻说德国人制书,书立在那里半年不会倒。“我回头一看,我们中国的书都是倒着的。”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喜欢用一些柔软的纸张来传递我们自己的文化气息,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的市场上也确实有大量的精装西式书籍,如何才能做到半年不倒,甚至三年不倒?我开始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于是刘晓翔及其团队做出了这样一套书:《莎士比亚全集》。2:3的开本设计、坚固的布面圆脊精装、100g的正文纸张,为读者带来超高品质的阅读。“别说半年不倒了,五年都不会倒。”
“设计上是向莎士比亚致敬,把书做成纪念碑般的外观,封面文字激凸的工艺是很有难度的。”
“在内文中我们毫不妥协,采用100克正文纸,四色印刷。大家可以看莎士比亚的画像,画像印刷的层次,感觉像原作似的,所以这种高品质的印刷是设计的保证。”
“在我设计的书里,我比较重视比例的关系,它是一种设计的理性,同时它也是一种设计的美学,因为它来自于费式数列。书中比例多次用到了2:3比例的关系,阅读的高质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体现。”
一本手工书
直播的最后一个部分,刘晓翔为大家介绍了大量不同题材的书籍设计作品,涵盖诗集、小说、科学著作、学术著作。
《在所有声音中,我倾听你:赵又廷为你读诗》
“这本书是比较便宜的书,我在这里竭尽我的所能来和出版社、作者方去讨价还价,我是希望他们尽量能多给书的成本加1块钱,5毛钱,这样我就可以把工艺用得好一点,把纸张用得好一点,让书有质感,为的是出版一本读者满意的书。”
《邮票上的毛泽东》
“这本书是一个通红的颜色,当年有人问我,书名在哪里,我一看也不太清楚,因为是红色再烫红嘛,但整个毛主席的形象非常突出。所以一本书不一定靠封面的文字凸显,肯定有更多的做法。”
《书语》
“这本是为吕敬人做的文集,这本书很小,但很厚,1周时间,800多页就设计完成,这是通过网格系统,来达到多人也能设计一致的效果。”
《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生态与水文学研究》
“这本书我完全读不懂,但设计时赋予这个封面一种泥土的感受,把书壳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很新鲜的泥土,好像拿铁锹刚刚把它挖出来的感觉……所以科学书的设计,其实我们也可以给它注入一些温情,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科技,变得友好温暖一些。”
最后,刘晓翔老师谈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本书:《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这是一本涵盖了其工作室设计方法论的著作。
“这本书源于我对汉字排版的困惑,也是我设计改变阅读的开始。”最早刘晓翔的专业是绘画,没有专门学习过设计。“早期通过看老一辈设计家的作品才得到启蒙,然后吕老师又教了我很多具体的设计方法论,包括网格系统。”
通过这本书,刘晓翔将他对书籍设计的见解传递给更多人。直播中他还解答了国内外网友提出的许多问题,小到对中西文居中对齐排列的讨论,大到设计师如何保持创作活力,刘晓翔都一一给出了详细回答。
“心态好很重要,保持好奇心,职业生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不给自己设限的刘晓翔,给所有想在书籍设计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后辈们给予了真诚的鼓励。
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刘晓翔老师!
以上就是本期回顾
更多往期直播精华回顾点这里:
第三话:马仕睿:翻它!翻它!翻它!
第二话:朱赢椿:怎么用虫子写出世界最美的书
第一话:吕敬人:承其魂·拓其体-书艺问道四十载
别忘了今晚8:00进直播间
小雅君与你不见不散
| 制书实话·实话制书 |
今晚8时
请您随我们一同走进
b站“小雅君LIVE”直播间
(直播房间号:22173233)
聆听张晓栋的LIVE!制书实话
直播期间更有张晓栋签名书送出
欢迎准时收看!
合作伙伴
联合主办方
文化集团
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
国际艺术家手制书联盟
协办方
DDG寰策品牌策划咨询(上海)公司
独家直播平台
哔哩哔哩 bilibili
直播回放平台
艺术头条APP
独家创意合作伙伴
ZCOOL站酷 | 站酷奖
首席新媒体支持
做书
媒体支持
艺术网 | 艺术头条 | 绝对艺术 | 澎湃号| 湃客
BookDesignExhibition | TOPYS
联合推广
建投书局 | 上海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
敬人工作室 | 敬人纸语 | 编辑邦
YO!GALLERY | 灌木 | W.KONG
特别鸣谢
罗逸致德(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音乐人點䘑
tips:建议保存图片至手机相册方便扫码看直播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晓翔,制书实话,,的书,一本,直播刘晓翔 制书实话 的书 一本 直播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