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37.5_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即将开启_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青年-美术馆-康德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发布
 
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持续挑战,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直在不断探索美术馆公共项目组织的新方式,希望在此特殊

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持续挑战,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直在不断探索美术馆公共项目组织的新方式,希望在此特殊时期的学术讨论不因疫情造成的“隔离”状态中断,也希望借助美术馆这一公共文化和艺术的平台搭建起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0roUDnMo3z8vKoYr2HRZ1sLYFNo18Ks8IYkTEI2P.jpeg

37.5 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

本次美术馆特邀青年学者毛秋月作为策划人,将于2020年5月开始推出多伦讲坛之【37.5 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陆续邀请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与大家共享他们的学术思考和研究视角。该系列共有五个主题,分为九场讲座进行,将以线上直播和现场讲座的方式向公众开放。

目前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在展出“共振——第七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参展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涉及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都市生存体验、数字化生存体验、家庭伦理、艺术疗愈、艺术史的当代语境诠释等多个维度的问题,呈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文化思考和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的态度和立场,本次论坛的举办也期望与本届展览形成一次在场的对话与“共振”。

【带你看展览】亲情?工作?青年艺术家正关注哪些社会问题

37.5 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宗旨

文/毛秋月

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讨论现当代艺术?

现当代艺术理论有哪些维度可以启发我们打开生存之门?

…………

在经历过全球大瘟疫之后谈论艺术,仿佛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疾病和灾难面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生存。或许人们从来最关心粮食和蔬菜,因为只有吃饱穿暖,才能等到春暖花开。在被隔离的日子里,艺术仿佛只是打发无聊的消遣、碎片化的新闻和外界投射在焦虑中的模糊影像。当病毒突破了人的生理和心理防线,人们的第一选择是去医院,而不是美术馆。

欧文·潘诺夫斯基在《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开篇,讲述了康德的故事:“在伊曼纽尔·康德去世的九天前,他的医生来访。年迈抱病而又近乎失明的康德从椅上起身,颤微微地站着,口中喃喃作声。他的挚友终于会意,原来康德是要等他先坐,然后才肯复坐。来客依意落座,康德才让人搀扶着坐下来。在恢复了点气力之后,康德说道:‘Das Gefühl für Humanität hat mich noch nicht verlassen’[人文的意识还未离我而去]。一时,两人感动不已,几乎落泪。”

在潘诺夫斯基看来,由艺术及其相关论题带来的,恰恰是人文的力量。艺术史是一门“无实际用处”、“只关注往昔”的人文科学,却是现代学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经过19世纪末德国和奥地利学者的艰难探索,到潘诺夫斯基在普林斯顿完善图像学体系,再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史学者开始向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视角借鉴方法论,艺术史研究的理论范式越来越多元化,其理论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卡西尔)。因此,出于对这种人文力量的向往和对“艺术话语权”的推崇,我们决定举办“37.5 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以此提醒人们关注艺术、生存价值这些人一生都在探索的问题。

37.5是一个微妙的数字,如果将它看作体温,它意味着健康警报、隔离与人们自然生发的对生存的担忧。但同时,37.5也是我们这个系列讲座中几位主讲人的平均年龄。它意味着风华正茂,意味着顽强的生命力,意味着青年才俊从青涩走向成熟。

论坛设置五大主题,分别是:现代摄影、现代抽象绘画、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当代艺术理论、当代绘画与诗歌。每一个主题的演讲者都是相应领域内的青年翘楚。通过与听众互动,一同探讨现当代艺术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希望以点牵线、以线带面,将其整合为深入阐释现代主义生发机制和延续机制的专题。

| 相关主题论坛 |

S4JipCVTxETLyL3xW3lQiVVraWuYZ28XCfOKo1nM.jpeg

论坛主讲人

主题一:现代摄影

吴毅强  摄影究竟是什么?——以乔弗里·巴钦的摄影理论为例

Ka99mqwoUYpMgbmlQGkb4QJCGHKetjEVwroOytVI.png

识别二维码,关注直播

主题二:现代抽象绘画

王鲲  抽象绘画的复杂性——以德·库宁的《女人》系列绘画为例

毛秋月  抽象与阐释:从马列维奇到波洛克

主题三: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张晓剑  现代主义批评中的媒介问题

诸葛沂  画商康维勒:一个艺术社会学和现代主义视角的考察

主题四:当代艺术理论

杨娟娟  实在界的目光——哈尔·福斯特论创伤性艺术

金影村  美的回归——当代美学与艺术中的新感性

主题五:当代绘画与诗歌

陈昶  当代诗人的诗歌与绘画:以顾城和海子为例

胡桑  本雅明与现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时间问题

相关信息:

主办: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03年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它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

特别支持:西西弗斯艺术小组

西西弗斯艺术小组是一支长期致力于翻译和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史论的团队,延搅海内外青年才俊,潜心于书目遴选,原典翻译,理论诠释。希冀以西西弗斯精神为勉励,积累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文献,促进艺术知识和学术思想传播,推动当代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小组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编辑出版“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该丛书力图涵盖西方重要艺术史论文本,为国内美术学与艺术理论学科建设提供基本参考。

特别支持:四平路艺术小组

四平路艺术小组是一支由同济大学中文系和艺术与文化产业系青年教师组建的学术团体。该小组兴趣范围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当代中国文学、当代艺术。

媒体支持:艺术网、艺术头条APP

艺术网是全球知名的中国艺术品专业门户网站以及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艺术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台体系,建立服务于B端各大艺术拍卖、文博类机构的媒体服务和信息化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并形成旗下得藏、得艺、艺术头条等面向大众群体的C端电商、内容服务和数据服务产品矩阵。

关于“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项目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自2004年就创立了“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项目,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展览,走过15年当代艺术历程。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致力于把传统的“青年美术大展”转化成真正意义上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展览机制,通过青年人的视角,青年人的思考,青年人的表达,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角度出发,创作并展示有穿透力的优秀作品,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年,美术馆,康德,37.5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青年 美术馆 康德 37.5现当代艺术理论青年论坛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青年艺术家
下一篇:知美术馆新空间落地上海:双展连开_打造艺术圈新物种_收藏-作品-时间||上一篇:知美术馆新空间落地上海_多维呈现美好时代收藏者之家_马里奥-空间-建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