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疫情之下白立方携手K11:来一场无处不在的艺术“邂逅”_K11-白立方-邂逅--盖茨-香港-加纳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网
 
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香港各大画廊纷纷转战网上展厅,连巴塞尔也迫不及待地推出了线上销售。对于迫切需要平

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香港各大画廊纷纷转战网上展厅,连巴塞尔也迫不及待地推出了线上销售。对于迫切需要平静安全环境的艺术行业,云上的开拓似乎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而就在这个时候,白立方却极有勇气的反其道而行之。

邂逅,也许是平淡人生中最美妙的奇遇,如《廊桥遗梦》一般,短短四天的邂逅,奠定了一生的回忆;但在这个非常时期,这像奢望、像憧憬,像不可实现的梦境。但对于白立方而言,她们携手九龙的K11依旧努力将这梦境成真。

此次的“邂逅”从中环的白立方画廊延伸至九龙的K11 MUSEA,命运与机遇将两位观念艺术家伊伯翰姆·马哈马(Ibrahim Mahama,1987年生于加纳)和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1973年生于年美国)联系在一起,展示他们的独特的作品创作。艺术装置彰显了每位艺术家在各自创作领域的领导地位,将成为香港岛与九龙、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之间新的纽带。

mjipSPFFWdr27xbI0Lz31dThCFsboyA7RxBeaOV9.jpg

伊伯翰姆·马哈马在K11 Musea展出的作品(图片由K11 MUSEA K11 and Art Foundation提供)

粘土,在西斯特·盖茨的作品中,似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象征着原始的生命力量,而它的可塑性,又赋予了艺术家各种发挥的空间,Rushmore是艺术家“Black Madonna”雕塑作品系列的一部分,受到黑人女性的历史及其在性别政治中的身份的启发,艺术品的形状形同圣母玛利亚的女性象征。选择使用粘土为主要材料,进一步凸显了雕塑的圣经象征意义:上帝用粘土创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凄美的表达了女性在艺术史上地位。Gates曾说过,他的作品源自于他想展示物件是被赋予了生命、有生命力的—我有时称之为“重生”,生命力亦不只限于在一块木头或混凝土上找到,在资料馆或建筑物中都可以找到。

GzvFXjtk2SCiMzJmurMlooYqkIcbDf7LsEljfk4B.jpg

西斯特·盖茨在K11 Musea展出的作品(图片由K11 MUSEA K11 and Art Foundation提供)

西斯特·盖茨的另一件作品“Afro-Ikebana”由日本榻榻米,大型釉面陶器和青铜墙雕塑组成。这个青铜雕塑是根据一个来源不明的非洲面具塑模铸成。作品的标题结合了“Ikebana”及“Afro”二字,分别来自日本花艺,和代表非裔美国人文化及其标志性发型,象征着后民权运动时代黑人的权力。Gates将仿照非洲民族遗物的雕塑、日式榻榻米和树枝结合,融合两种独特的文化叙述,同时创造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不同于盖茨对于文化、权力的反思,伊伯翰姆·马哈马则将故乡加纳的历史发展,不言而喻地内化进了金属材料的麻布袋中。加纳或其他地方的贸易市场上的交易造成了麻布袋的演变。麻布袋生产于东南亚,由加纳可可委员会进口用作运输可可豆,于经济活动当中亦同时发挥多种功能。麻布袋更用于食品和商品运输以及家庭日常生活。

45zsvhMYZazKeJue0mRBQU2bXtIB0zJqFrLfWZhK.jpg

西斯特·盖茨在K11 Musea展出的作品(图片由K11 MUSEA K11 and Art Foundation提供)​

想象着徜徉在这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家作品中,观者会产生何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邂逅并不仅仅因爱情才变得美妙,比如想象自己是本雅明笔下于拱廊街中穿行的‘游荡者’,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城市之中,在熙攘的人群中品尝着清醒的孤独,蓦然间,你与艺术品不期而遇,它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审视对方——这样出乎意料的邂逅,可以激活无数关乎存在与空间的另类想象。”策展团队谈到。

而在中环的香港白立方内部,也同样上演着不同艺术家的“邂逅”。底层空间呈现了安东尼·葛姆雷、安塞姆·基弗、达明安·赫斯特三位大师级艺术家的创作,他们以多元化的艺术实践共同探索关乎人类存在的终极命题:生命、存在与宇宙万物运行的普世性法则。

“是哪几位艺术家在碰撞中共同关切着人类命运?而又是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不约而同地以书写入画?多元媒介与律动形式如何挑战观众感知,它们又串联起哪些创作者的抽象实验?不同世代的艺术家们怎样在‘邂逅’时勾勒出一段观念演进史?如果让当代艺术置身于公共空间,它们之间又会萌生出什么样的‘情愫’?这些问题,无疑成为我们在这特殊时期依旧希望打造‘邂逅’的最大动力!”

安东尼·葛姆雷标志性的人体雕塑《驻 XVII》(STATION XVII)延续着他对人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驻》系列以建筑语法取代了解剖学,人体在这里被转换成为建筑结构,葛姆雷将其存在视作“天空与大地,宇宙与地球之间的中介物”。

ysbK4be6SH3UAkcbItL7p2CRb27SovsNVEd0mkQY.jpg

香港白立方画廊(图片由香港白立方画廊提供)

而安塞姆·基弗的新作系列《戈尔迪之结》(Der Gordische Knoten)则以古希腊神话为索引,利用绘画语言将弦理论与古代北欧文化相结合,以重新解读宇宙规律与人类历史之间的相互作用。

达明安·赫斯特将成千上万只蝴蝶躯体拼凑成他那颇具视觉震撼力的《天堂凤蝶》(Papilio Ulysses),这种蝴蝶在其原产地新几内亚被视为来自天堂的使者,而其崇高的美感、绚丽的色彩却反衬出生命的脆弱,以及生死之间的神圣循环。

画廊一层空间中,一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出她们对于抽象艺术和媒介实验不同面向的探索,尽管这些艺术家在全然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语境中工作,但她们的实践却显示出相似的形式追求。

yfZUFAg47leprm57OiU6wnJvAVvzSoElY2Nh2gP0.jpg

周力作品《 La Bleu J'adoré NO.5- Nature》 2019(图片由香港白立方画廊提供)

黎巴嫩裔美籍艺术家伊黛尔·阿德楠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加州塔玛尔巴斯山区域的灿烂景色,她用生动的色彩组合描绘出记忆中的风景轮廓,山丘、丛林与地平线被提炼为一个个稚拙的几何块面;无独有偶,中国艺术家周力以书法线条入画,创造出自己哲学化的“内心风景”。

美国艺术家萨拉·莫里斯的创作足迹遍布全球,以多种媒介记录她对现代城市文明增殖方式的观察与思索,她的画作往往与影像密切相关,以色彩鲜明、富于运动感的几何形状,从而建立起关于全球城市的虚拟描述,而隶属于匈牙利新前卫艺术家群体的朵拉·莫里则持续不断地研究色彩与几何形态的视觉性“转移”对人类感知的影响,在作品所特有的律动感和节奏性方面,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在展厅中,美国艺术家弗吉尼亚·奥弗顿的《无题》(Untitled)映照出其周边的环境,和巴西艺术家比特利兹·米拉塞那热情而色彩绚烂的画作一起,制造出一种视错觉,并与同场展出的作品产生优雅而奇特的互动。

6OqJaQN1tNEFonz10VCZKDTNdSr38GNkoFdtaB0P.jpg

Dóra Maurer白立方伦敦柏蒙塞空间2019年个展现场 © the artist. Photo © White Cube (Ollie Hammick)

而在另一个空间,来自不同世代的四位英国艺术家的作品彼此“邂逅”。达伦·阿尔蒙德颇具浪漫气息的新作《夜樱之雨》(Yozakura Rain)以他一向关注的时间-存在之关系为核心,在镜面上以数字拟形细雨纷纷,埃迪·皮克的镜面画在媒介上与阿尔蒙德彼此呼应,但前者一贯探讨的则是语言转译过程中产生的“中空状态”。鲜艳的色彩和瑰丽的形式固然令皮克的作品与赫斯特的蝴蝶单色画获得相似的视觉冲击力,而其背后的晦暗底色亦是一脉相承。最后,凯里斯·怀恩·埃文斯的黑色吊灯装置引用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那著名的《阴翳礼赞》(In Praise of Shadows),在光与暗影的冲突中探求充满矛盾之美的日常诗学。这组作品传达出多样化的媒介探索、艺术关切与观念演进,从而勾勒出英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条线性发展脉络。

于是,艺术大师的邂逅、女性艺术家之间的邂逅、英国四位艺术家的邂逅、白立方与K11的邂逅,观者与艺术的邂逅……一场场不同主题不同身份的邂逅,在此刻的香港上演,“邂逅,是一个随性而至又无处不在的艺术场域——无数新的对话,别样的意趣、以及令人玩味的关联终将在此相遇。”


关键字: 内容标签:香港,K11,白立方,邂逅,,盖茨,香港,加纳香港 K11 白立方 邂逅 盖茨 香港 加纳
下一篇:刘溪子:一个举铁女孩的艺术故事_刘溪子-收藏-画廊-绘画-艺术家--创作-艺术家-作品||上一篇:清华美术学院2020年本科校考调整方案出炉_艺考--录取-专业-美术学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