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孙杨败诉,他被禁赛8年。
尽管孙杨团队宣布上诉,但舆论普遍认为希望渺茫,而一个运动员一生中又有几个8年可以挥霍呢?
显然,属于孙杨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半个月以来,国人由最初的哗然、力挺,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和探讨——
一个不世出的体育天才,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CAS听证会后,孙杨接受采访
重新正视某些曾被忽略的真相,再回头看孙杨在CAS听证会上的表现,我们才发现,那满满的自信——曾经帮助他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取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的自信,早已越过那条适度的线,变成了无知与傲慢。
这让我们想起一个2500年前古希腊时代的竞技冠军,一个和孙杨一样的体育天才——克罗托那的米罗。
他比孙杨更自信,也比孙杨更悲催。
1
从奥运冠军到狼的腹中餐
赫拉克勒斯,宙斯之子、大力神,传说中创办了第一届古奥运会
克罗托那的米罗(Milo of Croton),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摔跤手、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天生神力、聪明过人。
据说,米罗每天扛着一头小牛犊,雄赳赳走过奥林匹克竞技场,从它出生,一直到长成壮年公牛,米罗的气力也随之增长,这就是渐进式增加负荷理论的最初来源;有一次,米罗与一头发疯的公牛赛跑。他不仅跑赢了公牛,还一把将其撂倒,在观众的狂热尖叫声中,高举着绕场一圈,再让人把牛杀掉烤熟,一个人把整头牛吃个精光……
米罗扛牛
这些神奇传说验证着人们对米罗的崇拜:他一生6次获得奥运会摔跤冠军。而古希腊时代的人认为,一个人在奥运会上取得冠军,意味着他已超越凡人,达到最接近神明的时刻。
古希腊摔跤手
这个被人们当作神一样爱戴的竞技天才,竟真得也以为自己就是神了。他越来越狂妄,还把自己的雕像送去阿尔齐斯圣地,和“众神之王”宙斯放在一起。
这导致了他的悲剧性结局:40岁时,米罗输给了提马泰奥斯,从此退役。但他不甘认输,急于向人们证明自己还年轻,并未失去盖世无双的神力。一天,他经过一棵插着楔子的树,就想顺着楔子徒手劈开这棵已有裂痕的树,不幸,手被卡在树里无法挣脱。当夜晚来临,狼群突至,这位空有一身力气的大力士,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2
雕像“米罗”
到了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邀请雕塑家皮埃尔·皮热用存放在马赛的一块大理石创作一件雕像,并允许他自由选择主题。
皮热最终决定要表现“力量是如何被时间打败的”。他以“米罗的故事”为原型,雕刻了著名的雕像《克罗托那的米罗》,并用狮子取代了狼群。
雕像《克罗托那的米罗》,皮埃尔·皮热,1670-1682年,大理石,270cm×140cm
雕像历经十年方完成:强有力的狮爪扎进米罗背部,挂在他身上,使米罗的上身被迫后仰。他身上每一块肌肉都紧绷着,用尽全力试图挣脱树桩,脚趾因为痛苦难当扭曲地夹紧泥土,一只手臂徒劳地向后抓扯,整体呈现出一种紧张、绝望的氛围,浓重且压抑。
而狮子的身体是略显奇怪的螺旋状,从技术角度看,它起了支撑雕塑的作用,否则,这一宏大的雕塑可能会因过于沉重失去平衡。而米罗的焦灼、痛苦与绝望,也在这种扭动旋转的“势”中,呈现出强烈的矛盾冲突:既纠结又舒展。
在西方,狮子是高贵与力量的象征,显然比狼更适合放在凡尔赛宫的庭园里,同时,这也是在含蓄地警告路易十四:辉煌也会转瞬即逝。
现在,这座雕像被安放在卢浮宫黎塞留侧翼一楼的皮热中庭。据说,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泰蕾丝第一次见到这座雕像时,惊叹道:“真可怜啊!”其实,许多游客觉得它“既可怕又有点可乐”,因为……呃,这只狮子实在是会挑地方下嘴!
安放在卢浮宫皮热中庭的《克罗托那的米罗》雕像
狮子这一意象,也寓意着“米罗败给了自己的高傲”,倒在他脚边的奖杯更是明白告诫人们:不要被过去的辉煌冲昏了头脑。
安放在卢浮宫皮热中庭的另一座《克罗托那的米罗》雕像
2500年后,中国运动员孙杨犯了与米罗类似的错误:自信地过了头,白目且无知,既无法正确认知自己,也无法正确认知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的社会规则,或是自然法则。
显然,人类从不缺妄自尊大、无知无畏的傻瓜,米罗不是第一个,孙杨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3
冠军≠无所不能
对比米罗和孙杨,二者同样“战绩”辉煌。
有限的资料显示:米罗一生参加过6届奥运会(一说是6次获得奥运会冠军),从首次到最后一次夺冠,时间竟相隔24年;还参加了7届皮提亚竞技会及其他一些全国性比赛,共赢得32次摔跤冠军。
再来看孙杨的成绩单——
如此耀人眼目的成绩,足以令许多人头脑发热、丧失理智。而孙杨本人的心理更是这样的:
我是冠军
我是天才
我无所不能
我是国家栋梁
我一个人就能代表中国
人人都应该爱我
我不可能犯错
如果出了什么事
错误一定是别人的
……
不信?那我们来看看孙杨近年来的部分“斑斑劣迹”——
2013年——
未经请假批准,私自前往泰国旅行,且因游玩错过飞行药检;
开车撞公交,无证驾驶被刑拘不止一次,还欺骗教练“有驾照”;
打骂相伴10年的恩师,师徒反目成仇。
2014年——
服用兴奋剂,被泳协秘密禁赛,后被揭发。
2015年——
世锦赛时在更衣室发疯踢柜子,后无故退赛。
2016年——
8月里约奥运,肘击巴西女运动员;
赛前宣称自己是1500米王者,隔天官方宣布决赛需药检后退赛。
2018年——
8月雅加达亚运会违规穿领奖服;
9月暴力抗拒药检,用锤子砸坏血样……
孙杨参加某综艺节目
当然,这些事件的真相还有诸多争议,但众所周知,孙杨的口碑确实奇差!
再回到这次禁赛事件,显然,它的重点是:孙杨确实曾拒绝尿检,并用暴力方式打碎血样。
无论有无冤情,无条件接受检测都是首要的。但过于单纯的生活和长期的顺境,使孙杨从未看清过成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并学会理智、克己、独立地解决问题。面对不怀好意的刁难,或是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对待,他采取了最简单、最幼稚的应对方式。
只因为,这个单纯(蠢)的大男孩已习惯做“规则以外”的人——只要成绩好,无论犯什么错,都可以被原谅、被包容,都永远是国之荣光“大白杨”!
结语:
2500年来,米罗的故事流传得如此久远,足以说明,古希腊人对冠军的标准要求之高,因为,这是英雄的象征!
而从古奥运诞生之日起,优秀的比赛道德就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生命。那时人们近乎苛刻地维护它的圣洁,对这一点的严厉强调,远远超过今天。
与悲惨的米罗相比,孙杨只能算是被狮子咬了一下屁股。抛开运动员的身份,他还很年轻,人生,也还有很多种可能!
就像《老友记》里莫妮卡对“爸宝女”瑞秋说的——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but you will still like it! ”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很糟糕,但你会喜欢的!)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经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孙杨禁赛,《克罗托那的米罗》,皮埃尔.皮热,卢浮宫雕像,皮热中庭,,放在,卢浮宫,冠军孙杨禁赛 《克罗托那的米罗》 皮埃尔.皮热 卢浮宫雕像 皮热中庭 放在 卢浮宫 冠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