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这个经常与环保、赛车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最近又火了一把。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物局发布消息,该盟发现172幅罕见岩画,为进一步揭示中国岩画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和依据。因为发现地在贺兰山水磨沟西侧洪积扇上,故定名为水磨沟岩画。这次发现在各大媒体刷了屏:水磨沟岩画的发现对全面系统研究阿拉善地区岩画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揭示中国岩画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和依据。
找了好久才找了以下这些图:
从它奔跑的体态和耳朵、头,初步判断是一幅马的岩画,制作得比较精美,保护得较好。图片来源于腾格里新闻微信公众号
评论区看到了来自一位网友的灵魂拷问:怎么什么也看不见?是的,不熟悉的朋友也许会问,这线条和颜色跟小孩简笔画不相上下。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岩画。
逝去的人们已经沉默,而岩石还会说话
顾名思义,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虽然百科中的解释很多,但是现实中的岩画看上去十分简单。如下图所示: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的石洞壁画。历史超过2万5千年。它们是南美洲最为古老的人类社会为数不多的证据之一。
就像那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所说,画笔寥寥的岩画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人类数万年前遗留下来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图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现存原始艺术品中岩画占99%。2019年12月底,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洞穴中发现距今 4.4 万年的岩画,描绘了一些半人半兽形象在狩猎的场景。这也是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狩猎图,如下图。
图片来源:Aubert, M. et al. 2019. Earliest hunting scene in prehistoric art.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对岩画的产生时代做界定时,这样说到:“它们(岩画)产生在人类还不知道如何读和写之前,是开始于智人出现的时候,它们提供了文字发明之前极其重要的历史资料。”研究者们认为,岩画是人类祖先通过绘画讲述故事的最古老证据。人们在研究图像学时往往拿岩壁上的岩画作为研究对象。岩画极大地发展了人类利用图形来把握和表达世界的能力,也以一系列图形建立了人类对这个世界进行表述的一个又一个文化系统。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澳大利亚山火烧毁了超600万公顷的国家公园和森林,损失无可估量。考古学家们则为其中受损的千年岩画表示惋惜。
蓝山国家公园中的红手洞穴
研究人员正在现场调查过火后岩画的损坏情况。
中国岩画分南北
岩画遍布世界许多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七十多个国家,七百八十个地区,数千个地点发现了岩画,已经记录下来的岩画图像约有两千万个。而中国是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根据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共发现1227处岩画遗址。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广西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的同时,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
左江岩画中的代表——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的人物形象
画面布满大量人物,中部有铜鼓,下部有动物
花山岩画摹本
中国是岩画资源大国,从北到南,远古的先民们在岩石上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大体来说分为北方岩画和南方岩画。
其中,南方岩画叙述了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的特殊样式及敬神娱神的舞蹈等。这些都与当时人们的衣食往行有关。作为南方岩画的代表,广西花山岩画点是世界单幅最大岩画,在8000多平方米的绝壁上涂绘了1951个图像。岩画上的人像都双手上举,两脚下蹲,与众不同的姿态,让人印象深刻;云南沧源岩画中的人物图像,身体部分多画成较为单一的三角形,面部不绘五官,四肢部分变化较多,通过双臂、双足的多种动态,表示人在做何种事情。
云南沧源岩画的局部
而北方岩画则多是描绘众多狩猎、放牧场景,并记录了当时的帐蓬、车辆、车轮的具体样式。在早期社会,动物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也是史前艺术家的基本题材。在内蒙古和新疆的岩刻中,许多鹿和山羊都描绘得很真实。其中,阿拉善岩画因分布广、数量多、类型多样、制作精美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界享有盛名。据统计,在阿拉善目前已发现5万余组岩画。
新疆 哈密岩画
阴山岩画 群虎
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
如何欣赏阿拉善岩画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岩画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均有分布,从旧石器晚期到明清时代均有岩画遗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曼德拉山岩画群、巴丹吉林手印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群。
曼德拉山岩画群在18平方公里土地上留有4000多幅古代岩画,密度之高、数量之多、年代跨度之大实属罕见;巴丹吉林手印岩画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仅有的古代手印岩画,其年代在距今3万年至1 . 3万年之间,对研究人类生活史、美术史、环境演变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科研价值;贺兰山岩画群是远古人类用石器或金属工具磨刻在石头上的史前文化遗产,它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生活文化习俗,成为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民族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宝库。
据介绍,古代阿拉善地区,负山抱河,纵横八方,文明汇集,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相继在这里生活繁衍,岩画成为了揭示他们生活的密码,内容涉及动植物、狩猎、放牧、交媾、舞蹈、交战、村落、帐篷、迁徙、人面、手印、蹄印等,还有文字、神秘符号、图腾等,被称为“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 。
从画面上来看,动植物是阿拉善岩画永恒的主题,其中动物岩画占比最大,只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先民目力所及,几乎都有反映。猛虎象征着掌控,公羊代表着力量,雄鹰成为沟通天人的介质。这些动物经过发展,最终嬗变为部族的象征与崇拜物。
正如那位网友所说,图案确实不太清晰。由此可见岩画保护迫在眉睫。
跟所有岩画一样,阿拉善岩画也面临着如何保护的问题。曼德拉山岩画自被发现以来,处于长期风蚀、日晒、雨淋的自然环境下,造成石面剥蚀或脱落现象。同时随着曼德拉山岩画知名度的提高,每年参观人数高达2万人,部分游客随意踏踩、乱划甚至偷盗岩画,造成曼德拉山岩画损坏严重。据粗略统计,自1989年以来,曼德拉山岩画流失数量已达3000余幅,现存的4234幅岩画中也有部分遭到人为刻画损毁,建设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迫在眉睫。2017年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阿拉善国际岩画博物馆在阿右旗曼德拉山脚下正式破土动工,希望能将这些活化石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保护,岩画,,山岩,发现,中国文物保护 岩画 山岩 发现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