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日本大多有女孩的人家,都会在家中的陈列架上摆满偶人,为女孩祈求赐福,这也是日本三月三“女儿节”的习俗。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女神节,许多女孩儿也许会收到玫瑰、香水、口红、红包等礼物,这是今天女神节日的常规过法。
3月26日(夏历三月初三),中国传统的上巳节,又称“女儿节”,这一天,人们会到郊外的河水边,用流水沐浴,祈求远离疾病与不祥。青年男女也会在这天汇聚到河边踏青,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相亲活动。
……
由此看来,三月这个百花即将绽放的时节,注定与女孩息息相关。
早在二月初,日本的京都国立博物馆、三井纪念美术馆、根津美术馆、京都文化博物馆等机构相继举办人偶展,迎接三月三日女儿节与春天的到来。
2月8日至4月5日, “三井家的女儿节人偶——可爱的御所人偶”亮相三井纪念美术馆,这个展览主要展出的是这个家族家传的女儿节人偶与道具。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世家大族,三井家各代夫人、闺秀留下了大量精美、奢华的雏人偶和道具,尤其是五世大木平藏为第十一代三井高公的独生女浅野久子制作的阶梯型雏人偶装饰台极尽豪华,值得一看。
《立雏》,江户时代文化12年(1815年)
《内里雏》,三世大木平藏,明治28年(1895年)
《银制雏道具》,江户~明治时代(19世纪)
《次郎左卫门雏》,二代永德斋,明治~大正时代(20世纪)
《内里雏》,四世大木平藏,明治33年(1900年)
《内里雏》,五世大木平藏,昭和9年(1934年)
《御所人形 肩车》,五世大木平藏,昭和时代初期(20世纪),丸平文库藏
《御所人形 内里雏》,五世大木平藏,昭和时代初期(20世纪),丸平文库藏
2月15日至3月22日,京都国立博物馆则为大家呈现的是“雏祭与人偶”的特集展示,主要从历史角度,梳理雏祭人偶中天皇皇后形象的变迁,展示江户时代流行的各种女儿节人偶、京都人偶等。 享保雏(大内雏)人偶,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2月22日至3月29日,“虎屋的雏人偶”展在根津美术馆展出,这个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著名和果子老铺虎屋的第十四代店主黑川光景为长女算子筹备的一套雏人偶,这套人偶做工精美,质量上乘,实属难得。除人偶外,展览还展出了根津美术馆收藏的日本婚礼用具,它们也是雏人偶道具的原型。
左:《男雏、女雏》,京都丸屋大木平藏,日本明治时代(19世纪),株式会社虎屋藏 右:《御所人形》,嶋村,日本江户~明治时代(19世纪),株式会社虎屋藏
左:《牡丹唐草文贝桶》,日本江户时代(19世纪),株式会社虎屋藏 右:《台所道具》,日本江户时代(19世纪),株式会社虎屋藏
京都文化博物馆的“雏人形名品展”主要展示京都府收藏的江户时代至现代的日本女儿节人偶,希望能为参观者带来春天的气息。展览分为前期(2月15日至3月8日)与后期(3月10日至4月5日)。
古今雏,江户时代后期
立雏,江户时代后期
元禄雏
有职雏,江户时代后期
古今雏,江户时代后期
“三人官女”(大礼雏的一部分)
日本女儿节:挡灾雏人偶的祝福
日本的“女儿节”其实起源于中国,在中国称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古人认为这一时期正值季节变换,人身上容易沾染邪气,因此,到了上巳人们到河边沐浴除灾。唐朝时期,这一节日被遣唐使传到了日本。
最初的日本女儿节,是一种在纸人偶上写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将降临到自己身上的灾难转移到人偶身上,然后将人偶放到河里飘走。《源氏物语》中就有详细描写让偶人代替光源氏受难的情节。
江户时期前后,日本人不再将这些偶人顺水漂走,而是放在家中供奉起来。这是如今“女儿节”摆放偶人坛初始形成有原因。
时至今日,日本家庭中,当有女孩子出生,在她过的第一个阳历三月三日,父母或外婆等娘家长辈会送给孩子一套身着和服的偶人,在日本,这种玩偶又称“雏人形”,此后,每年三月三都会将偶人拿出来摆放,祝福家中女孩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
此外,偶人的摆放位置也非常讲究,它们要摆放在专门的偶人架上面,偶人架的层数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单数。一般情况下,偶人陈列架主要有七层,由上到下,第一层摆放天皇夫妇、第二层摆放三名宫女、第三层摆放五名奏乐者、第四层放置两名手持弓箭的侍卫、第五层是三位杂物随从、最下面二层则摆放生活物件(梳妆镜、轿子、避邪的桃花之类)。
整套偶人由十五个单独偶人组成,价格不菲。所以日本的很多偶人可以代代相传,嫁女儿的时候可以做为嫁妆让女儿带到婆家去。有了女儿做了妈妈以后,女儿可以直接拿妈妈的嫁妆人偶出来摆放。
在现存于博物馆的人偶中,“岩崎家的雏人偶”极具代表。昭和初期,日本三菱财阀第四代总裁岩崎小弥太(Iwasaki Koyata)委托京都首屈一指的人偶老铺丸平大木人形店,请五世大木平藏(Oki Heizo V)为岩崎孝子(Iwasaki Takako)夫人特别定做了一套女儿节雏人偶。这套“岩崎家的雏人偶”共有15个,衣着华美,使用了奢侈的染织品、刺绣和金工,极尽精致,巧夺天工。
二战结束后,“岩崎家的雏人偶”一度散失,但由于桐村喜世美(Kiyomi Kirimura)女士的搜集,15个人偶和大部分道具得以重聚,于2018年寄赠给了岩崎家创立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岩崎家雏人偶之“内里雏(稚儿雏)”,昭和初期,五世大木平藏,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这是置于顶层的天皇夫妇,背后放有金屏风,两侧则摆放了纸罩蜡灯,整体设置是按照皇宫装饰来布置,试图再现天皇和皇后居住的宫廷模样。
岩崎家雏人偶之“三人官女”,昭和初期,五世大木平藏,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这是第二层在宫殿内侍奉和照顾皇后的三名女官,她们有的的手拿扇子,有的拿着酒杯和酒壶,时刻准备侍候。
岩崎家雏人偶之“五人囃子”,昭和初期,五世大木平藏,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这是摆放在第三层的五人演奏小组,他们正拿着日本的古乐器大鼓、小鼓、笛子等进行演奏。这些乐器精巧逼真,可以自由取下,收拾时需单独存放。
岩崎家雏人偶之“随身”,昭和初期,五世大木平藏,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第四层是负责宫廷安全的武官左大臣和右大臣以及随从,他们身背弓箭威风凛凛。第五层摆放着侍从,他们手拿耙子、簸箕、扫帚,主要是在宫廷做杂务和伺候天皇及皇后出行。
象牙雕雏人形,江户时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古今雏,1827年,末吉石舟,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雏人形,江户时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古今雏”,江户时代后期,吉川观方藏品
立雏,江户时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立雏,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雏人偶的造型也非常丰富,一般可分为带金箔屏风的享保雏、宫中平安装束的有职雏、公家装束的古今雏等;就姿势而言,常见的雏人偶有站立形人偶“立雏”和端坐着的“元禄雏”。这些装束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发生变迁,但父母祈祷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意,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你心中的女儿节是怎样的?
了解完日本的女儿节后,回过头来,我们中国的女儿节又是怎样的呢? 在中国,能被称之为女儿节的节日有很多,即将到来的上巳节,以及之后的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国人称为女儿节,遗憾的是,如今这些节日都没有一个特别的习俗让女孩儿们心动。
我们向往的女儿节是怎样的呢?
最近的热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范本。大家都知道,凤九和东华在阿兰若梦境中去过了一次女儿节,在那里,东华和凤九做了很多的事情。
东华用安禅树花编制花环,并将其作为定情信物赠予凤九;还让整个城市飘满佛铃花,并趁着漫天花海向凤九求婚……
凤九在逛女儿节街市时,给东华买箜篌,买面人,买糖画,买糕点,买各种各样小东西……
这个甜甜蜜蜜的女儿节,让无数剧迷高呼太甜,看完真的想谈恋爱!其实真正打动无数女生的不是绚丽的夜色,而是他们之间充满爱意的日常!
所以,今天的女神节,你们想好怎么过了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三八女神节,女儿节,雏人偶,,女儿,京都,时代三八女神节 女儿节 雏人偶 女儿 京都 时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