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袁运生艺术生命中的“文化坚守”与“民族自信”_袁运生--泼水节-生命-艺术

编辑: 谭维 来源:雅昌网
 
“当我们真正研究了古代艺术之后,再回味现代艺术之所追求,也许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也许认识到现代艺术

“当我们真正研究了古代艺术之后,再回味现代艺术之所追求,也许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也许认识到现代艺术的追索与我们在本质上相去并不很远,并且从中可以得到必要的启示。”

- 袁运生EnHZ6UquFXqyqvY97HEEXs2Z4yAiZGkYHu34qkAq.jpeg

袁运生“生命的赞歌”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站台中国

在刚刚竣工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十余位艺术家参与了艺术氛围的创作,袁运生作为同时参与了两座机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备受关注。“1979年袁运生先生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同过去时代的强烈对撞引发了巨大的震荡。在当代艺术史上也许没有一件作品像它这样引发了海啸般的讨论。历史依据这种震荡画出了分界线:前一段是生命被捆绑被抑制的历史,后一段是生命解开绳索发动自己欲望的历史”。 在机场壁画完成40周年之际,站台中国以“生命的赞歌”为主题,选取了20余件经典作品,呈现了袁运生先生以个人的实践回应中国步入全球化的另一种选择和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艺术新年与创造的无限敬意。

oMgg9tNyETxHiKUtktx7o5MEYsCJXruSKPpp20bg.jpeg

袁运生“生命的赞歌”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站台中国

回顾过去时,袁运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的事件中都选择了坚持自己所追求的道路,任凭道路所及的不平坦,“即使当时在美国受到时髦文化的冲击下,我也从没想过要放弃中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建立民族自信的根本”。

《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

1 9 7 8 年,袁运生来到云南的西双版纳和临沧傣族地区生活了八个月,创作了大批钢笔和墨笔线描,从而构成对西双版纳的整体印象,他第一次看到祖国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全身心的投入创作。1979年,受张仃先生的邀请参与首都国际机场的壁画创作,绘制了《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机场大壁画,在一幅27米长,3.4米宽的巨大墙体上,描绘出一幅歌颂傣家人的精神和情操的壁画。“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想到的唯一题材便是泼水节。对我来说,真是如梦一般的好事。对人体美的赞赏,在我看来,正是对自由的歌颂。”它同过去时代的强烈对撞引发了巨大的震荡,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这个广为人知的机场壁画是一个开端:既是一种新艺术类型的开端,也是一个新社会欲望的符号开端。”

WyAdZZnSe9M7oWkne9i834np6u5CKGlD3VDwRilR.png

袁运生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1979年

袁运生笔下的西南边陲充满了浓郁的生命植物群形象,单纯、质朴、姿态优美的傣家妇女形象孕育而生。“这是一个既丰富而又单纯的线条世界——柔和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挺拔、秀丽的线条,也有执着、缠绵、缓慢游丝一般的线条。”袁运生回忆道。他真诚地讲解《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的主题,讲述西双版纳的逸闻趣事,表达对傣家文化的热爱,在众人的建议下,他仍执着于原本的画作,不做任何修改。

在美国的1 4 年里,有机会全面地观察西方和中国艺术各自的特点与共通之处

袁运生回忆到,在美国的那些年里,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中国和西方的许多艺术上的事情都十分清醒。“在美国的1 4 年中,我得以有机会全面地观察西方和中国艺术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刚到美国的时候,离开了非常熟悉的环境,艺术创作也遇到困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认识到自己的绘画必须做出改变。我所关注的问题,除了对西方国家的过去、现在做一番透彻的了解之外,便是去思考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历史维度中是什么地位。比如参观博物馆的展览,都在潜意识里将范宽、陈老莲、黄宾虹等中国艺术大家的作品放置在一起做比较。不论是看到达·芬奇、毕加索还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我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羞涩。相反,想到这种巨大的差异总是让我感到安心和振奋。我的自信就是这么产生的。”十几年来,袁运生从未放弃过宣纸、墨、毛笔,并且增加了蜡、油和各种新材料,木板,麻纸、铜版纸等材料。

ZEalbSZMA2FBJptmowmEX0CBZFHCDqSfnfAaAmfE.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乐 Happy 1996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240 x 240 cm

1XUe8nL3EGOouJYzRuY04rhu8oXtOONZkEhD69IZ.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女人和愚公 1991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136 x 136 cm

刚去美国时,袁运生被安排见了很多美国艺术家,包括威廉·德·库宁,他拿着当时在云南采风时的白描给德·库宁看后,这位荷兰裔美国画家立马说:“我想画画了。”他们便来到德·库宁的画室,创作结束后,他把一支最大号的油画笔送给了袁运生。袁运生后来回忆道“从这一次交流可以感受到艺术是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获得共鸣的。而中国传统的白描艺术,也完全可以被现代艺术家所理解和接受。凡事真正优秀的人,反而没那么多架子。完全没有歧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自大狂的感觉,心怀坦荡,他作为美国最了不起的画家很令我感动”。

6brA9t5tMLsIZBpweYqndV8zDs1B7zA9etGsFrn5.png

德·库宁送给袁运生的大号油画笔

石涛的“一画论”

在美国期间,虽接受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但袁运生却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中石涛的“一画论”影响,绘画追求笔笔相生,在宣纸上起笔之后,根据前一笔的形态决定后一笔的位置,凭着即兴的感受作画,从不准备草稿。“年轻艺术家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睛看得多了,对客观世界有足够的了解,对于画本身的认知也更为透彻,起笔便有了基础。任何一张画都是被作者激发出来的,激发的过程,是怎么把想法变成一张画,石涛的话非常有智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可以画任何画,不管画多大。”袁运生用墨、蜡、色粉、油等材料,完成了大量带有抽象性质的绘画,也是在这种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袁运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我始终以十分开放的心态去作画,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束缚,在长期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强劲的时髦文化氛围的冲击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放弃中国文化。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来不后悔。”

nIzQUTeaMsBfZysnr1nuJRj3uFukRf4sHF7S1YpH.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象与形之二 Form and shape No.2 1990-2016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175×190cm

4l37Mk7M7Wd7HWCRrwRousHsmRESPEqLzXJ6zuyJ.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殉道者 Martyr 1981 墨、麻布 Ink on linen 198 x 188 cm

以传统文化和现代连接为根本进行教育实践 

那时,墨西哥壁画家西盖洛斯来华讲学,给了袁运生极大的启发。“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就不能出现一个像西盖洛斯这样思想活跃,精神博大的艺术家呢。我们的艺术为什么总是强调政治的实用性而离艺术家的精神境界总是那么遥远呢?我们的思想被禁锢、被束缚了,所以就不能创造出博大的、具有精神力量的作品来”。袁运生谈到,从达·芬奇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站在纯写实的角度看,变化并不大,而中国艺术从秦始皇的兵马俑到唐宋一直到西夏,无论从审美还是从具象艺术范围来看,值得挖掘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古人那种博大的自由进取的创造精神,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外来的文化营养。

回国后,袁运生先后提出了“复制中国古代雕刻进入基础教学”、“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10年,袁运生向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提出申请并获得批示,请财政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其后续研究工作给予支持。 在艺术教育上坚持中国自己的道路,是袁运生一生的追求,他身体力行组织了一支研究团队,到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19个省200多个市县的博物馆、文化遗址和寺庙等进行考察。“若想建立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首先得有本土研究素材做支撑。我国历史留存下来的众多雕塑朝代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风格不同,这些却从来没有纳入到教学中。中国人会有盲目的崇洋媚外的心里,这里头他们有很大的误解,完全不理解中国几千年文明积累的资源是多么的了不起,从这里面能得到一切的教育资源和教材、教具”。

3RvKnrOgV46NCz8J2ivWdM9fPKiKDjwTgpSKtj3u.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狂想曲 Wild Dreams 1991-2015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180 x 291 cm

vanq5azxiLKA0JIUHDYRBe4vW1ggsFJ4yF8wIsHU.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弄潮儿 Beach swimmer 1991-2015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194 x 180 cm

NWxy84JBt9Gq4onyrQdEqQHNL3vNGSzLwMyMVcqt.jpg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天籁之歌 1990 纸本水墨 Ink painting on paper 150 x 250 cm

“我们的民族怎样建立自信,如果一切东西从人家那里拿来,我认为这个民族是很难产生自信的,我们只有经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真梳理,才能找回我们丢失了的精神,才能建立起我们足够的自信” 袁运生说到。


关键字: 内容标签:站台中国,袁运生,,泼水节,生命,艺术站台中国 袁运生 泼水节 生命 艺术
下一篇:以实验室重返实验——《回到现场》范勃个展_三域·汇-回到现场--展览-世界-知觉||上一篇:10家美术馆!2019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名单公布_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美术馆行业--馆藏-活动-藏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