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向承美&彭祥杰双个展《属于》在马来西亚vallette画廊开幕_向承美-他们的-艺术家-生活方式

编辑:陈小利 来源:雅昌网 
 
展览现场中国艺术家向承美&彭祥杰双个展《属于》近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vallette画廊开幕。他们的艺

tx7amojEqySICBSVBGSYFTFiDcV5L4yPqFVBAPHu.jpg

展览现场

中国艺术家向承美&彭祥杰双个展《属于》近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vallette画廊开幕。他们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一些农村居民的生活苦难,以及他们试图适应一个他们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社会的快速变化。这些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威胁的农村人还剩下什么?夹在选择坚持与出走、社群的团结与孤立之间,所有这些个人的形象都洋溢着极大的怀旧和归属感的欲望。

blnlZ8MRHiXzqpAO75VgTKdRcSdDKpsOEvBVz3EG.jpg

siKQnB0D6uB4cOFF3WbHrxoRnv5A6UYsnWrY1LCi.jpg

展览现场

Vallette画廊代理了很多海内外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们活跃在绘画、雕塑、摄影和艺术装置领域。画廊总部在吉隆坡,旨在建立本地的和国外的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之间的长期和可信赖的关系

zBrev7JxREleNujw4wvx8xfu8IdUtbvFGHxHJIIS.jpg

7WqzOFI3jUEh27ugXGsqclyqCqYSYdP3U6ahL0cm.jpeg

QGegRu01XELd0gjo0IGM4oPdiSrdKnLGr7KwV24T.jpg

vallette画廊表示: “我们以追求卓越的艺术激情为指导,致力于建立一个艺术家可以见面、交流、分享思想和知识的创作空间。vallette画廊呈现了一个原创展览《属于》,展出两位杰出的中国摄影师——向承美和彭祥杰的作品,作品描绘了中国当代农村地区的居民。虽然艺术家在这一主题的技巧和方法上大不相同,但他们对人类的痛苦和尊严有着强烈的敏感性。他们都描绘了特定与这个失落世界的社会纽带,并在他们的照片中传达出强烈的怀旧情绪,捕捉到所有这些人都有共同的归属感。向承美和彭祥杰是两位真正用他们的才华、热情和辛勤工作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摄影师。在他们充满活力及具有前景的摄影事业上, 相信他们的艺术能得到国际认可 。”

向承美:《农民志》 地理分离,家庭撕裂

kJyhT64ddzle4OsmOX6NUjy4m1stuTGyE7zBw7me.jpg

向承美《农民志》

向承美生活和工作于澳大利亚珀斯。2014年,她回老家重庆万州探亲时,想拍摄自己童年的乡村世界,为她的邻居和朋友拍摄肖像。在她的照片中,只能看到孩子和老人,因为父母是缺席的。此时此刻,她意识到留守儿童现象多年来一直不断变得严重。

SXvrWpFB2ZK1kugcQ0p35UhkFCygKGeicfCuqC81.jpg

向承美《农民志》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移居大城市。由于经济和行政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与户籍制度有关的原因,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孩子,由祖父母照顾,长途跋涉,只为每年能全家人在春节期间一次见面团圆。据估计,这些“半孤儿”似的留守儿童在中国大约有6300万。向承美《农民志》摄影项目是想通过艺术的方法研究这种现象,将摄影媒介与创新的过程相结合,为了警示人们注意这种新的普遍生活方式的后果,这种生活方式加速了农村的解体,使儿童陷入一种特殊的心理痛苦之中。

kmhwxQQlK3GvUUpAYpDr0nLiGvxoXb0MkwLFjqYp.jpg

向承美《农民志》

《农民志》的核心是一系列家庭肖像。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其本质是连续的,以复制和重复为基础;摄影非常适合于表达留守儿童现象的系统性特征,即肖像的重复与大众现象相呼应。对人和事的记录、转述和描绘,摄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而很适合于向承美项目的民族社会学研究方法。

dotLsKoYQUx2SwU3OSxKrDOHkgBkzo1pIGOTvHJE.jpg

向承美《农民志》

左边是留守家庭,长辈和孩子们,右边是城市环境中的父母,一张火车票把他们分开。作品的原创性在于照片是编织的。肖像打印在照片纸上,剪成条状,然后按照传统的编织工艺重新构图。当然,这是一个比喻,指的是由分离和团聚构成的家庭关系。农民现在用编织袋来运输货物。因此,传统的编织袋已经成为一个标志,确定这些农民工的农村出身。这种被刺穿的纹理反映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受伤孩子的灵魂。熟悉留守儿童现象的向承美担心,他们在期待和孤独中长大,会给这些留守儿童带来不可预知的的“精神后果”。

这些来自中国的影像给我们呈现出一种普遍性:乡村世界的衰落与城市的贪婪是一种全球现象。在这场产生赢家和输家的领土斗争中,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大陆之间的经济移民问题,数以万计的多源经济移民正分散在世界各地,希望能赚点钱,养家糊口。

彭祥杰:边缘人的忧郁

XxxQ41DVKLLwkZR9wehbeJANuM3Vpc2rfZn4zM8P.jpg

彭祥杰作品

彭祥杰的作品围绕边缘性展开。他以概念和纪实的方式探索了中国的非典型生命形式。在《属于》展览中,艺术家展示了三组在中国中部地带、他所在的西安周边地区拍摄的照片。这些摄影系列中的每一个都呈现了一个特定的社群;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乡村生活衰退威胁的中国基督徒;一个小矮人村,作为一种游乐园;来自莫江的哈尼双胞胎,一个双胞胎率异常高的小镇。

这三个系列有共同的话题,社区,孤独,陌生。照片中流露出强烈的怀旧感,黑白摄影的效果更强化了这种怀旧感。彭祥杰作品中主要的虚幻感,与其说是艺术家摄影技巧的结果,不如说是题材的边缘性、游乐园和复制品的结果。这种不真实的效果和强烈的怀旧感,可以解释为那些注定要消失的乡村世界。彭祥杰拍摄的是外来者的社区,但这些边缘人或许是整个乡村世界本身的象征,漂泊、迷失方向,带有现代性强行侵入所剥夺的归属感、团结、连贯性的忧郁和苦涩的渴望。

s4HqIwBYXsDcjoUbQR7xOWRPZSPRhpISLZXc3Nd9.jpg

彭祥杰作品

然而,在彭祥杰作品中显著的,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他们的苦难,而是他们的尊严。他们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感觉。天主教徒的重力、他们的宗教流程及其传统的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即使他们受到该地区政治和经济背景的损害。毫无疑问,这些个人的信念使他们变得坚强,因为他们以热情和信念生活着。这些奇异之地的小矮人,我们看到,如果有时候他们卷入了荒谬的表演中,那么就需要被尊重。在他们的村庄里,在他们的平等的基础上,他们生活在某种正常状态中。

zaMGymYDcVGRiLd2MH45pdp34cdVD9dQeZzXtHru.jpg

彭祥杰作品

向承美和彭祥杰都向我们讲述了当代中国农村世界、乡愁、传统、苦难和尊严。向承美这样做是运用现代创新的艺术方法,根植于当代艺术必须融入社会的信念。另一方面,彭祥杰则用传统的黑白摄影来传达他对人类境遇的诗意想象,将概念性作品和纪录片结合在一起。

与向承美作品中强调撕裂、分离和孤独的脆弱家庭不同,彭祥杰对乡村性的概念性表述中,体现了这些边缘人的尊严。个人,即使在一个处于弱势的世界里,在他们的社区里也是强大的。这些社区不仅是支持、安慰、寻求填补孤独的孤立个人的集合的社区,而且是丰富社交能力、提供强烈的认同感、超越个人苦难和赋予其生活方式不可否认的尊严的形式。

在痛苦的乡土中,怀念失落的世界;但也有社区抵抗的形式,仍然表现出他们存在形式的有效性的个人群体。因此,尽管他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还是希望把向承美和彭祥杰的作品在《属于》展览里呈现,因为他们对中国现代农村的描述是互为参照的。

彭祥杰简历

摄影师,1991年接触摄影,关注亚文化、非主流人群的影像记录与概念性摄影创作。曾先后历任Document CHINA图片社摄影师,谷仓当代影像馆学术与艺术顾问(谷仓当代艺术机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项目协调人,大理国际影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先锋摄影师计划推荐委员(大理国际影会)、终南山艺术驻留项目学术主持人(西安原影像馆)等工作。

向承美简历

向承美, 自由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学者。获得西澳大学硕士学位,西澳大学艺术学博士候选人。作品曾在澳洲、中国、美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展出。作品曾发表在纽约时报、法国摄影之眼、Pro Photo、Australia Asia Society、澳洲artlink等杂志。先后获得2019澳大利亚APA研究奖, 2019Lensculture 艺术摄影Top 25, 2019中国摄影新锐摄影top20, 2019 西澳洲Margaret&Herbert艺术奖. 2017 “中国在场”海南国际艺术节新锐奖。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他们的,艺术家,生活方式,彭祥杰,向承美,他们的 艺术家 生活方式 彭祥杰 向承美
下一篇:2020年度中国美术家协会选派_中青年美术家赴海外公费研修通告_中青年美术家-课题-美术-国家||上一篇:逐艺术之美_展西南风采:燃点第七届·冬之南艺术活动周盛大开启_第七届-艺术家-西南地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