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美术馆(夜晚)
2019年12月6日,“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在寒山美术馆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展览现场
策展人王岩在“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现场导览
身为文学臆像之一,“寒山”早已众所周知,虽在民间多与“拾得”携手,但其蕴含的深邃自由精神实为众人向往。2019年12月6日,“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在寒山美术馆亮相,“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将于明日启幕。
寒山美术馆(白日)
作为寒山美术馆成立两周年的主题展览,本次展览从“寒山”出发,首次从当代艺术角度进行新形式阐述,通过精心挑选的9位当代知名艺术家不同形式的作品汇聚,并链接一场火花四溅的主题研讨,试图探讨和展现“寒山”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不同寻常的求索与探寻,期翼窥见“寒山诗意”似最合适的当代形态。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展览现场
寒山美术馆位于苏州高新区,自然环境雅致,馆内空谷幽兰,高世强、管怀宾、王公懿、徐龙森、严善錞、陆衡、梁绍基、曹晓阳、佟飙9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列其中,既有碰撞又有呼应,最关键的,则是这些多元样貌艺术作品中均惺惺相惜般地共拥某种随心所欲式的生活方式和回归自我、回归原点的精神趣味。
“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值得关注。一批有影响力的寒山国际研究学者在此集结,如比尔·波特(Bill Porter)、钟玲、查屏球、何善蒙、张文江、张勇、温波、胡正武等,他们将从“寒山文化及其域外传播”“寒山与中国思想”等方面展开,以跨文化视角为观众探寻寒山在艺术形象、外域传播、精神内涵上的边界,为大众呈现不同视角下的寒山文化解读。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开幕式现场
寒山美术馆馆长胡仁仁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致辞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策展人王岩致辞
艺术家代表 知名艺术家王公懿致辞
美国当代作家 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致辞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开幕式主持人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开幕现场
立体寒山 多维传布
寒山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僧,身份多样,学儒、修道、奉佛却又非其一种。
事实上,寒山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文及精神传播。其传布影响从唐代延至当今,由中国抵达海外(以日韩、欧洲、美国为主)。在国外的寒山诗及其文化意义甚至远超中国国内,且不断“被经典化”。其中,对以“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嬉皮士”(Hippies)为代表的文化运动产生深刻影响。他们像寒山那样成群结队到山林旷野追寻自然乐趣,视寒山为“精神偶像”。同时,被称为“美国寒山”的盖瑞•斯耐德(Gary Snyder) 选译了24首寒山诗;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ac)在《达摩流浪者》中专门题写“献给寒山”。如今还有比尔·波特(Bill Porter)不仅翻译了《寒山诗集》,还重走“寒山之路”,成为当代寒山精神文化的大力推行者。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展览现场
寒山文化的当代艺术阐述
目前对寒山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其诗歌的研究,很少从艺术和寒山精神的当代延续等角度进行关注。寒山美术馆首开先河。
高世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云山六章》将自然的山水“移到”实验影像之上,体现的是带有禅思的哲学情境。管怀宾的作品连接古典与当代,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如本次参展的作品《流隙》以诗意化的情怀,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下某种历史时刻的记忆唤醒。徐龙森的水墨山水画作品《大物》《云山苍苍》,以大幅形式的呈现,直接追寻山水画最本质的意义,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情境。王公懿的作品多是来自于她在修行途中随缘而化的任心之作,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精神的致敬,参展作品《辋川图错综》《寒林》与《高古·太华夜碧》等都反映出其创作意图与寒山精神观的契合。来自天台的艺术家梁绍基,他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本次参展的《云》是他携蚕丝弥满的镜子驱车去天台名胜琼台仙谷追云的记录。
此外,书法家陆衡所抄录的《寒山诗》,佟飚的山水符号和图式,严善錞的静适之境,以及曹晓阳所图绘“山水结构”的察万物、明心念等,都与我们今天所提及的寒山文化在很多层面上形成了呼应。而这实际也反映出,正是寒山及其精神在历经千年之后的持续性传播,其内核有着更加多元化的样态,只不过在每个时代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发展内容和模式,这也反过来印证着寒山精神的多样性。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学院,寒山,寒山美术馆,,主题,精神,文化中国美术学院 寒山 寒山美术馆 主题 精神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