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现场
1952年,董希文37岁,他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画“开国大典”。
参加过“开国大典”,这是一个让董希文想起来就激动不已的经历。听到了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的宣告,看到了国人的欢呼与激动。
带着这样的心情投入到《开国大典》的创作,董希文却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在他所参考的大量照片中,没有一张是国家领导人和群众在一起的,这与董希文的理想状态完全不符合,他认为国家领导人应该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样才能显示出开国大典的意义所在。
为此,他在构图时,把毛泽东的位置居于画的中央处,画面左侧三分之一是其他领导人依次站立,画面右侧则是一片蓝天与人民群众。
为了画面的视野更加开阔,董希文还抽掉了毛主席右前侧原有的一根柱子。为此,他还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这幅象征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节点的画作,同样也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节点,“油画中国风”的成就就暴发于此。
董希文 开国大典 227cm×398cm 油画 1953年
据董希文介绍,构图上,为了使天安门楼和广场之间的距离能够在一幅画面上概括进去,他运用了中国画在透视上既科学又不是自然主义的那种灵活性的手法来处理;人物的形象,极力运用了中国绘画上描写形象的方法,把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无关紧要的外貌细节单纯化;中国人是喜欢鲜明而热烈的色彩的,所以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地采取我们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习惯;对于画面上光源和明暗的处理,董希文也给它单纯化了,譬如显著的阴影、大块的投影的避免……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现场(国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摄影/余冠辰)
2019年8月9日至11月9日,《开国大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一号大厅展出,它的旁边,就是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照片史料,此外,大厅中央也播放着新中国成立的记录片。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精心制作的一份重要礼物——“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展览位于国博中央一号大厅和西大厅,其中中央一号大厅展出绘画作品13幅,馆藏“新中国成立”相关展品20余件/套;西大厅展出绘画作品15幅,雕塑41件。
开国大典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灯笼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使用的话筒
开国大典上使用的礼炮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不仅展出了这件作品,还展出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主席使用的话筒、大典上使用的礼炮、《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灯笼……以情景还原的方式,生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油画,现实主义,雕塑,,是一个,天安门城楼,画面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油画 现实主义 雕塑 是一个 天安门城楼 画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