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赫办了艺术家生涯的第一次个展,展览主题取名“时光机”。
王赫2008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开始从事古代书画复制工作,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传承团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大量接触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对传统工笔重彩绘画进行了系统学习与研究,从而形成了以绢本设色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作品面貌。
王赫
有感于当代人们对传统中国绘画的陌生与隔膜,2014年开始在微博“古书画复制人王赫”上发表系列作品。他坚持使用传统的绘画方式,将现代叙事与传统工笔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颇受关注的作品。这些作品促使观者以一个年轻的、当代的视角去观看解读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在完成作品表达的同时,拉近了传统绘画样式与当代观众之间的距离。
王赫作品 蓝胖子之高山流水
王赫作品 蓝胖子之缩小灯 绢本设色 70×70cm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复制师,每天在中国绘画传统经典中神游,但他也是一名拥有专业产品设计背景的80后,蓝胖子、圣斗士、七龙珠、是他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记忆。王赫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自己别有趣味的创作,这让他在网络上拥有了大批“粉丝”喜爱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穿越到唐宋、明清古画中历险的“蓝胖子”系列作品。可以说,他用“蓝胖子”这个广为流传的童年记忆符号,给观者进入古画的欣赏打开了一道任意门。
王赫个展对谈活动现场
配合个展,王赫拉来了同事刘思麟和老同学王非,举办了场对谈,对谈题目为“三台时间机器”。王赫惊奇的发现,原来身边的朋友虽然从事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爱好,但业余时间的“爱好”竟然都和时间和空间有关,或者说他们的作品都跟“穿越”有关。他们都是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有着共同的关注主题,而他们的作品都极具时代和个人特色,又从不同视觉艺术从业者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诠释,打破了艺术的时空边界,打开了观者的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
刘思麟
我是nobody,但是我无处不在
曾有豆瓣编辑们围着一张女孩与张爱玲、李香兰的合影讨论这个陌生姑娘的“真实性”,直到在网络世界里找到艺术家刘思麟才终止。
刘思麟与张爱玲、李香兰
在宋美龄身边指点江山,和玛丽莲·梦露一起拗造型,对着戴安娜王妃翻白眼……在这些以假乱真的历史老照片里,出现了同一张面孔,她是90后艺术家刘思麟。刘思麟的正经工作是艺术家王赫的同事,她在故宫修文物,王赫在故宫负责古画复制。
王思麟与宋美龄
刘思麟从小就有一个当明星的梦想,所以她也在努力,但是却未能实现。有一天她发现,像爱因斯坦、梦露、戴安娜王妃以及国内的宋美龄、张爱玲等都在国人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也是历史明星,她说:“通过做这些作品,我才逐渐了解我所成长的这个时代,名人能影响整个社会,我也变成一个符号,被大家认识。”
王思麟与戴安娜
白天在故宫修文物,业余搞艺术创作。她先是角色扮演、自拍,再把自己的形象融入二十世纪的名人肖像照,好像在跟巨星合影,她的作品《无处不在》获奖之后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展出,尤其是当她把这些“以假乱真”的照片放在网上之后,更是让她出了名,人们都在问:这个女孩是谁?
这让她很开心,“一个图像里发生的行为,可能会真的打通某些东西。”也突然意识到图像回到互联网应该是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
王思麟与梦露
“这些真实的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在‘篡改’后返还到网络,假的照片和真的照片一起被平等的传播。‘CelineLiu’(刘思麟)在网络世界成为一个时隐时现的符号。”
创作与生活的界限并非大众认为的那么清楚。她经常以玩的态度做一些事情,出来的结果被一些人定义为“作品”,但也有人站出来说“你做的这些,我也能做,为什么你的能被称为作品,而我的不能。”
王思麟与梦毕加索
对此,她不给出答案,同时也很高兴她做的事情正是大众能做的。“我没有定义它是我的作品,它从来都是我的生活,我没有创作把它当作工作去做。”
“我把自己当作一种传播介质,试探和演绎当今图像的多舛命运而又无处不在:I am everywhere。”刘思麟说。
燕王wf
“燕王WF”,在网络上遇上传统文化
王赫的另一个高中同学王非(燕王wf)同样热衷于各种“穿越”。这位燕王,是一名动画工作者兼职插画师、绘本作家,曾出版了近年来为人所熟悉的《明朝正德年间的囧人囧事》、《喵王府的生活》、《盂兰变》插图版、《唐代穿越指南》、《唐代定居指南》等等作品。
燕王wf作品
王非最初在以“燕王WF”为名的微博上,发布一系列他画的唐代小人儿。王非大学读的是戏曲学院的舞美系的动画班,但那时他对于戏曲基本上没什么兴趣,反倒是毕业之后,乃至到今天,他对戏曲兴趣渐浓,也开始听听京剧什么的。这和他这几年个人的兴趣重心逐渐转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方面有关,也和他在网络上结交的朋友圈子有关。
燕王wf作品
2012年以来,他在以“燕王WF”为名的微博上,发布一系列他画的唐代小人儿。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他把这些古人都画成卡通化形象,头身比例是小娃娃,表情眼神很萌,约略有日本动漫的味道,但是整个线条处理又更像中国古代画。而且不要当它是装饰性的图画,每幅图上都端端正正地写明什么时代、什么人物什么场合的衣饰,例如这张就写明:“皇后鞠衣 初唐时期(推定图),形象考证:扬眉剑舞,绘图:燕王WF。”另附文字注明:皇后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韈、舄随衣色;余与袆衣同,唯无翟。
燕王wf作品
其实他自己以前画古代人物,可能也是更重视技法上线条的处理,重点并没放在考据的功夫,结果一到论坛里,画错了自有板砖横飞,鞭策你不敢随便下笔。说来也巧,当年王非的大学同学共20人里,入职后真正干动画的就他一个。不过在工作几年之后,他的本职工作也不是画画,现在他拿起画笔,除了帮朋友给时尚杂志画画插图、大美人这类临时性的“任务”以外,他投入热情和精力最多的,就是画这类探究古代服饰文化的画儿了,这些,纯粹是兴趣使然。
燕王wf作品
王非身边的朋友小圈子里,比如给影视剧“穿错衣服”的现象挑错这回事儿。有几个典型形象因为以讹传讹,就成为公认的形象了。比如清宫戏,皇帝总是穿着一身黄,其实那身礼服只有重大典礼才穿,一年也穿不了几次。再如最爱出错的,就数杨贵妃的造型,也不知道最开始是谁设计的,大家先入为主,拜几部古装片所赐,这样流传下来,公认那个头顶一朵大牡丹花,对襟衣,披着纱的形象,就是杨贵妃。“唐代有簪花的,但没有簪那么大朵的花的,也没有那么高的发髻,那个样子,更应该是五代南唐时候的造型。”
燕王wf作品
“中国至今没有国家级的服饰史博物馆,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寥寥无几。有些古装剧穿得就是一团乱,简直得喊‘珍爱历史,远离影视’了。观众看影视剧时可能也无所谓,就看个乐子呗,那么较真干嘛?但是每个人出发点不同,我们这么看剧,这么挑刺,也是个乐儿,能够各种吐槽,很乐呵。”
燕王wf 微信、qq表情包作品
或许每一张“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背后,都有一个爱画成狂、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如今以绘画为生的王非就曾经是个这样的孩子,中学时代的他据说岂止让杜甫、李白很忙,连罗伯斯庇尔都能被他改成一只鸡。结果调皮的孩子当上了绘本作家,而且专画细节严谨的历史服饰漫画。调皮的孩子还会开历史人物的玩笑,但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还真令很多号称热爱历史的人汗颜。
刘思麟学习摄影艺术却进入故宫从事修复工作,王赫大学主修产品设计却在故宫担当古画复制工作,王非大学主修动画,如今从事了和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的插画工作。截然不同方向的三个人却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不约而同进行了穿越,抵达传统与历史的方舟。这种“穿越”动作天生自带亲近感,把观众轻易地拉到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现场,重新审视和熟悉传统。
他们三位,都好似左手导演着穿越剧,右手输出传统、历史文化,谁说传统文化对年轻人没吸引力?这些80后、90后正以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年轻那里输送和传递。
对谈:三位“不务正业”者的艺术坚持
刘思麟
刘思麟:没有想过自己坚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顺着自己的兴趣一直在做。当所有人知道你的时候,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自己所获得的乐趣,和我今天把照片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所得到的乐趣是不一样的乐趣。因为在创作过程当中,你的折磨,想象,纠结,技术如何实现,你所想象的那些东西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快乐的,所以这个是能让你坚持下去的东西。还有一种坚持是一种对自我要求的坚持,我不是说我只能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只能拍照或者是什么,但是那种坚持是回归到本身,我是一个做视觉的艺术家,无论我的作品怎么玩,玩飞了也好,但是我保证视觉上要符合我自己的要求,当然要有能和大家沟通的桥梁。每个艺术家都有对自己所使用语言的一种执着。其实最后呈现的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想象不到的,观众也想不到,自己也想不到,但是不管呈现出什么结果,原因只有一个,对你的语言有一种特别较劲的过程。
虽然我做自我介绍不敢称我是摄影师,但是我的专业一直在学摄影。在这些年学习的过程当中始终梦魇一般困扰我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摄影?我必须自己得到一个答案,有一个自己专属的理解,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所有的这些作品都是基于你对你自己所使用的这门技艺的一种探索。我的作品有一种可能大家觉得比较幽默甚至是很草根的一种精神,谁都可以是你,可以代表任何一个人,任何人都可以是你,这是因为我基于我对摄影的一点理解。我可以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摄影是一个特别民主化的艺术表达工具,像今天所有的人都可以拍照,摄影结合现在网络时代,给我们很多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去表达、去创造,我现在所做的,包括接下来想做的东西,就是我理解的摄影精神,这是我的一种坚持。
燕王 王非
王非:物质的历史当中我比较关注服装史,服装史我们有一群朋友平时经常分享,但是有一些东西属于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有一些东西我们也从来没有想到会不会有实物出现,就在前几年隋炀帝的墓有这方面的出土,这个对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来说是特别的快乐,终于见到活物,或者是终于跟文献上能对上,以及不太理解像之前花序都可以用得上,这是一种特别快乐的东西,一直坚持下去。第二也是关于服饰,牵涉到服装剧造型的问题,因为之前古装剧造型蛮差的,但是最近几年包括我还有一些朋友,有一些剧组想做一些拓扑的考证,整体向一种非常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另外一种坚持。
王赫
王赫:其实我觉得创作里面所坚持的东西,一方面我坚持所谓的现代叙事,现代人能够得懂、读懂东西,是我一直想尽可能融入到传统绘画样式当中的。相应另外的坚持是在坚持古典绘画的一个方式,我这次展览里边绝大多数都是绢本绘画,然后今天有朋友问为什么全是绢本绘画?因为有一个时代性,比如说宋代的绘画,甚至更早一点的唐代绘画,更多绘画材料是绢,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宣纸,因为造纸相对绢晚一些。绘画方式、绘画材料上是在尽可能坚持传统的方式。虽然这种坚持是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画一张画我有想法直接就画了,但是我坚持得准备这个材料,比如这个绢采购回来以后需要进行自己的加工,根据画面进行染色,对它进行矾制,所谓用胶矾生绢变成熟绢的过程,这些东西都是非常费时费力,还要参考当时的一个气候,像北京这种天气就是春秋两季相对做这样方便一些,冬天湿度太小,绢干的很快,经常留印子,夏天潮得几乎老不干,有时候要看天时地利。至于材料上很多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矿物质颜料,不像现在日常从画材店买的管一样,挤出来兑点儿水我就用,实际上没有这么方便。大多数现在买回来以后还会做二次加工进行研磨,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研磨,研磨以后自己往里加胶,这种绘画方式类似于中国绘画一个大的传统。比如敦煌这种传统,大量使用青绿颜色,使用这种方式意味着没有办法取巧,画不快,每张作品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心力,这件事是值得坚持的,我自己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说牺牲过对绘画本身这方面的坚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传统文化,王非,王赫,刘思麟,燕王WF,,传统,自己的,东西中国画 传统文化 王非 王赫 刘思麟 燕王WF 传统 自己的 东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