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备战五年:全国美展之下的四川美术作品面貌何如?_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作品面貌-第十三届全国美术-油画-全国-创作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迎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幕式现场与新中国

RaO3qy5LFIkE2wVPjbLfkzU6ZLM3tMgt7z7OgmUZ.jpg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迎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与新中国同龄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简称全国美展)每五年举办一次,作为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也迎来了全国美展的第十三届。

在四川美术馆刚结束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迎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中,观众所看到的301幅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其中评委作品12件;优秀作品93件,包括中国画30件,油画33件,版画30件。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将代表四川推送至全国美展分展区,参与复评竞争;入选作品205件,其中中国画88件、油画87件、版画30件。展览作为对四川美术七十年光辉历程的文脉再续,从侧面也反映了四川美术近年来的整体面貌和综合水平。

通过五年时间备战十三届全国美展之下,美术作品整体情况如何?四川作为美术大省,接棒老一辈优秀艺术家的后备力量怎样?作为这届美展版画展区的所在地,四川将如何凸显“主场优势”?带着一系列问题,艺术网找到了参与本次展览评审工作的部分评委,从专业的角度,“更新”一下四川美术的面貌。

TsHqZ5CQkD7VUWeAil85wub5tkQAwfvv23qCSqlZ.jpg

c1XBfDPkyNh9LJ3vDKTC5oz0IQBTYmwmHfZcYmiY.jpg

TM15B617eYbPxhelMeKkvi5BT5qxiHni1T6ZSotV.jpg

f1XIeVPec1kKzMXcRu8OoFsFhLDCJf6MQOxZUC9G.jpg

wZWbXbl77SvlY1e4GzUyxHyWz66fvbkxQNWlpPSF.jpg

f2tt80FUmEjmL75zGjmkclrbOEfQeYQmYpZZBtaV.jpg

展览现场

“全国美展作为五年一届的全国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艺术展览展示活动,集结的力量和关注、参与的人数历来都是最大、最多的。从中央到地方,文化部、中宣部、美协都是高度重视。艺术家而言,也是尤为重视。”在本次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评委、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看来,“全国美展”好比是艺术届的“奥运会”,艺术家们在其中参与,竞争,冲刺,夺魁。“四川省对于全国美展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其实从十二届全国美展之后,无论是文联还是美协,都多次开展动员会,争取在这届中有所突破。这几年期间,也曾多次组织画家采风写生外出创作,邀请全国专家进行讲座、指导看稿并发现问题,去到地方、基层进行调研、看稿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集体‘把脉会诊’,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体提升画家的创作水平和观念。”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得到了各协会、大专院校、画院、地市州等画家力量的积极响应,收到了上千件作品。梁时民认为这一届整体而言,质量比上一届要好。“参展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观念比较新,具有时代性,这是突破的地方。此外,全国美展的创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都需要占据,特别需要在关注生活和反映现实上下功夫。回望四川老一辈艺术家,无论是国画、油画、版画,都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创作的。现在的年轻艺术家要向前辈学习,观察生活,提升综合素养,在生活阅历和经历中,敏锐的进行捕捉。”

国画:逐步上升,年轻人暂露头角

四川国画涌现出过一代代优秀艺术家,老一辈的岑学恭、黄纯尧、赵蕴玉、李琼玖、李道熙、陈子庄、孙竹篱等影响深远,当代一大批老中青画家在传统基础上锐意创新,使四川美术影响力的纬度和深度持续增长,面及全国。

“从评选中可以感受到四川国画的实力一直在蓬勃发展,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评委戴卫首先肯定了创作者们的工作,同时也指出,四川国画虽有广阔的高原,但缺少雄伟的高峰。“特别引人注目,一览众山小的作品还是缺乏,从另个层面也可以说四川中青年画家在创作中可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评委李兵也表示,参展画家对于全国美展的重视和花费的功夫都非常大。“无论是作品尺幅还是创作内容、题材、手法上,都呈现出非常理想的效果。作为评委在评选画作时纠结取舍是常态,很多作品舍不得否定它,从参评的1197件作品中选择300余幅,难度非常大,本着认真负责,从题材、思想、艺术性等角度,大家仔细斟酌,通过三轮的投票,才将作品选出。”

soSNbI7QdxxvXMaHFGbk1rY2MUo1fUex8MoUUYKE.jpg

向洋 《四月天》 196x190cm  国画 成都

6XYolITxR5MR381RqkD4FoqR8rpsMePjPgf5wOdQ.jpg

任乘鋈 《盛世·和风》 230x175cm 国画 南充

CqJoCxIwwMvew27BAAntqwUuRhffcVYpImlTimDv.jpg

曾伟平 《生生不息》 226x190cm 国画 自贡

em8huBXE5ND5Gy09UoEDj1jkZCr80tGJFlLxPnXM.jpg

代成华 《英雄大地》 240x200cm 国画 雅安

“这届全国美展四川艺术家的参与度很踊跃,年轻人也比往届多,院校、画院的青年艺术家都有尝试,相对全面的反映了四川地区中国画的整体水平。”作为评委,李青稞认为四川国画逐渐进入上升期,相当多年轻人开始暂露头角。“四川作为美术大省,过去有成就的老一辈艺术家和川美培养出来的大量学生都是现实主义方向的,这一传统具有延续性。入选的艺术家里有很多新面孔,个人面貌相对而言比较强,有相当多的艺术家都在自己的领域深挖。年轻艺术家的观念比较新,作品面貌具有个人特色,有些作品吸收了当代观念,有很多现代的元素。这几年很好的迹象就是年轻人愿意参加展览,展示自己的实力。大家去到全国学习、进修,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接收到新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式,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对于展厅中清一色的大尺幅创作,李青稞表示,全国美展作为具有竞争性,而且竞争激烈的展览,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充分把尺寸都利用了起来,努力争取创作出好的作品。“独幅创作非常辛苦,也能够综合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还不像小品,有着它的规律。从取材,到传统、学养、技巧、审美,都体现于其中,这是非常考验画家能力的。从深入生活构思到完成作品,期间要经过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很考验艺术家创作能力和定力,对作品的持续性和整体把控。有很多天赋高的艺术家不一定能够完成,中途因为意志力不够而放弃的也有很多,中间完成的非常好但最终效果没有把握住,结果不尽人意的也有发生过。技巧好,构思好,审美高,思想深,具备这几个点,显然展览中会很突出,艺术家们唯有‘咬住不放’,才能很好的完成一幅创作。”

油画:略显平淡,期待更多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在1978年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上和1981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四川的“伤痕”和“乡土”油画,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王亥、王川等为代表的青年油画力量创作了一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随后的“八五美术运动”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中,周春芽、张晓刚等重要艺术家一以贯之的延续着四川美术在全国的重要影响力,时至今日四川油画都是新中国美术史不可忽视的文艺场域。

q7CglT0lAyRiTGXKZylxXsdVQisEl0LldqLmGqac.jpg

兰承兵《春分时节》180x180cm 油画 成都

98cNOGmvvaryyTIrtZ1iv1T4kCpNEn8sTqkZ3SYB.jpg

何冠霖 《红果》 160x160cm 油画 成都

zA6HLMlFqTk21fy4JPGsTpdwxjzDBhXSBH3nF77Y.jpg

曹正 《南丝路上——迤沙拉》150x150cm 油画 绵阳

o5aZW1Q54BaYET7xuOJsqITxBkzwHMlg3CV1X44R.jpg

刘栋 《丝路晨光》150x200cm 油画 乐山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马一平作为评委,有着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在他看来,这届油画总体而言水平略显平淡。“有不错的作品,但缺乏令人震撼叫绝的创作。”谈及原因,马一平表示是多方面的。“实际上,有一些专业实力很强,颇有建树的重量级画家很少参加全国美展。另外,全国美展作为五年一届的政府举办的展览,今年又时逢建国70周年。来自中央和全国美协对展览的指导上,对于作品的精神性有所强调,有些作品没有被选上不见得是专业技术上不行。因此入选作品既要与展览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相吻合,同时要具备相对高的质量。总体看下来,先声夺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比较欠缺。”

“我自己也是画画的,深知要创作一件好作品并非易事。在一件作品中如何提炼主题,呈现画面感染力,需要足够的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简单的搜集资料是不够的。好的作品在表达上应该具备思想内涵,强烈的情感,提出问题反映在作品当中,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产生反响。此外,在艺术语言上应当有明显的突破,画的精彩。如果这几个方面都不那么抓的住人,就会显得平淡。从这些年的总体情况而言,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问题。”

“全国美展从1949年的首届到今年,已经十三届了。作为国家层面的展览,通过层层选拔,作品必须具备‘三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技术精良’。这届油画参展艺术家的年龄跨度从20多岁到70多岁,整体的反应出四川油画的水平面貌。”评委张国忠认为这届油画总体而言是有进步的。“首先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突破,不再局限于单一语言或某种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此外是有很多年轻人的参与,这是可喜的事情;再者,作品面貌削弱了原来的‘关注自我’,更多的开始关注生活,反映、表现生活。”四川油画曾经有过辉煌,在特定时期出现了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谈到传承脉络上,张国忠表示,与全国相比,四川还是有所差距,还要继续思考。“四川油画出成果的那一批,作品都是关注社会和反映时代的。在时代的主流下,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是一方面,创作应该更多的走向社会,贴近生活。”

版画:队伍壮大了,关注程度也提高了

四川作为版画大省,有着辉煌的历史。最早奏出时代最强音的是以“中国黑白木刻学派”著称的四川版画群体,他们继承革命时期的“新兴木刻”精神,在李少言、牛文、林军等解放区版画先驱的带领下,形成了以李焕民、宋广训、吴凡、徐匡、吴强年、阿鸽、其加达瓦为代表的创作梯队,从1949年至今成为影响中国现代版画乃至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创作群体。

“全国美展作为美术界的重要展览,四川省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办班,组织采风,请专家讲座,把重点作者集中起来。有意识的按照习主席的指示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作品中反映人民。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呈现出来的作品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四川艺术的整体水平。四川作为这一届的版画展区,也是版画大省,曾经非常辉煌。随着老先生的离开,艺术队伍的衔接上会有一些断代,从现在来看,年轻的队伍包括院校、地区、成都市,比以前有所前进,好了很多。”对于这届全国美展四川的准备工作和收到的成效,评委阿鸽如是谈到。

KXLf1QhVettLwJwSSYv5wTuDgXgTUBd2RJSZ7AdU.jpg

向思楼《巴山行旅图》122x88cm 版画 成都

h5hIqfPaarbE8b9bb7DVdvRwazX8ZEy73EM2Vt4X.jpg

欧勇《桌面上的风景—中华神盾》95x110cm 版画 自贡

p99EHswVEEKXH8oDigw4EhZKp7lTxBM13ytdtIf2.jpg

邬林 《田埂上的梦》 135x105cm 版画 成都

uzdJpPbNKxKAG0yuKN4eSDIsC7ug8Swi8DyK8aTq.jpg

连卓奇 《艳阳天》 122x88cm 版画 川师

“今年版画展区首次放在了四川,在主场优势下,为了备战十三届全国美展,四川美协、文联、版画艺委会从前年开始就一直在发动,这次版画创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是历届最高的。创作班我就带了三次,还会经常的下到地市州去看稿。除了原本的版画创作者,这一次油画和国画的画家也有参与到版画作品的创作,并且获得了省内优秀奖,从侧面来看,版画队伍壮大了,受到的关注程度也提高了。”作为评委的邝明惠认为,这些很好的现象丰富了版画的概念,带来了新的视角,想法和理念。

“四川原本就是黑白木刻的大省,这次参展的作品风格更是多样,还有水印、丝网、平版、铜版,几乎囊括了所有形式,生态具有多样性,面貌上也有很大突破。”同时,作为全国版画评委的邝明惠认为,四川作为美术大省,版画大省,相对于其他省份版画而言投入和受到的关注度都是不够的。“这次预展入围四川排名第三,前面两个省是广东和黑龙江。版画强省除了自身的传统优势和区域特性,还需要当地的版画氛围。作为投入大于产出的画种,是需要更多力度的扶持和社会关注度的。社会资源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会导致从事版画的工作者改行,人才流失是很可惜的事。”

“相对其他省份在版画的发展上,四川的观念相对落后,在版画语言的探索和技法以及实验性上略显保守,这是需要思考的。在老一辈四川版画家达到的高度上,如何把好的理念、思路、制作方式引进来,夯实、扩大四川版画的基础,是下一步我们美协和版画艺委会需要关注的。在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对于版画语言的探索。像邬林黑白木刻的作品《田埂上的梦》,人物布局和刀法都很考究,连卓奇的水印作品《艳阳天》,都可以看到青年版画家在形式上的突破。此外,如何契合全国美展这一强调主题性的展览,则需要在整体性上做努力。版画并非是在金字塔里的,作品必须要接地气,反映老百姓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才能产生共鸣和交集。”邝明惠指出四川版画的不足之处时认为不仅是四川,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作品越来越少,更多艺术家在实验性和个人情感上的倾注占了更大比重。“深入生活,才能体会并表现出好的作品。此外,程序化的制作是艺术的大敌,照片化导致了绘画性和艺术性的减弱,利用图像的便捷导致了绘画触觉的退化。这都是需要警惕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全国美展,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作品面貌,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全国,创作全国美展 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展 四川美术作品面貌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油画 全国 创作
下一篇:没有羊脂玉的我,该如何盘他?_良渚-雅昌讲堂--中国-文化-伯母||上一篇:黄一山:打开绘画的多重通道_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绘画-黄一山--唐人-叙事-艺术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