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_生活在这个有趣的时代看最好的双年展_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双年展-国家

编辑:张天宇 来源:雅昌网
 
随处可见的MayYouLiveinInterestingTimes显眼海报201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于

kGuEXb7jPf6mM83e8SOv00A7hdxGuieF2E9i1CR0.JPG

zWrsXbM2IuJbqFyVT84KxypyL8ghrB4oFTpGx4gq.JPG

随处可见的MayYouLiveinInterestingTimes显眼海报

201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于2019年5月8日在军械库和绿城花园开幕,各个国家馆正式打开大门,从上午到下午,诸多重要国家馆纷纷开幕,引得军械库和绿城花园人头攒动。在整个展区中,最常见的是那张印有“MayYouLiveinInterestingTimes”的海报,红色和橙色竖条做成的背景,使人过目不忘。

xjm4Ds6BxbdN4TpznK7yMRzHq3npnxkwyClcE03d.JPG

5wnjoc1kbiImNNXZ6eHINOFZr51XFTF3QBKCah8Y.JPG

MyJkOJwwFY4pVKsu9yv2XocLqsxyGdox72IZOQjq.JPG

fUcX3j0YA7Mkyi76penLLcPEAMXuuZTFpkJVEjNW.JPG

威尼斯双年展VIP开放日绿园城堡外景,虽阴雨绵绵,依然人头攒动

201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作为全世界第一个艺术双年展,持续百年至今的第58届双年展仍然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全球重要的美术馆馆长、画廊主、当代艺术家、媒体机构、藏家都纷纷来到现场观看展览。本届双年展开幕于一个较为特殊的天气,这与很多人对于“蓝天白云绿水、天气炙热”的威尼斯双年展印象截然不同,阴雨绵绵,寒风瑟瑟,维持在十度左右的温度,这样反常的天气,让人不禁想要回答策展人的问题,“MayYouLiveinInterestingTimes”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同时,诸多嘉宾在参观本届双年展之后,都认为这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届双年展,无论是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选择、布展情况,甚至还有观展体验,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当然,我们先从中国馆看起:

vw4LSSrycfAizCfHHNPhOLhTpG3rkMHplnBDz8BL.JPG

ed6Ktx5FDPE8H4ofgi9ewiDEgHzRh9cIlEgAhng7.jpeg

中国馆外景

【中国-China】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主题为“Re-睿”,策展人为吴洪亮,艺术家为陈琦、费俊、耿雪、何翔宇。

在策展人吴洪亮看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放在21世纪上半叶的今天,的确是有所指的,“从媒体的信息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一个‘我’的确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人类仿佛开始面临‘所谓’的新问题。”基于对本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的再思考,吴洪亮提出“Re-睿”这个主题来回应。

中国国家馆的展场位于军械库展区最深处,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子和错综的水道桥梁之间穿行很容易迷路,艺术家费俊利用手机App创作了作品《睿寻》,将威尼斯的桥与导航功能相结合,不仅可以游戏般体会人类过往创造中“桥”的相似,更能指引观者去往中国国家馆方向。

IlYz3cMu65qhDdEDvDxlvSqG3y0sCtsvy8VKSI9W.jpeg4MxJ5MGNX75TXHkzLNYFYQ5U35mOgxjEBncYd1hf.jpg

费俊《睿建》app 效果图

走进中国国家馆后,观者首先必须穿过一条狭长的通道,这条通道的右侧是军械库历史建筑古老的斑驳砖墙,而左侧是一个与观者、玩家互动的、正在成长中的虚拟世界。

wMoDnWrx4T5tpYcR15tKHVdNBHiUauoVMCFfJz5W.jpg

8Hr7LwS4kp0flXlyTdj5wqA6hipThQV79oxnJmBA.jpg

jX1oteuhx2UBi7LYViwyZ11F3lpmWOGG7G5Pbcyy.jpg

BupSjxjYxjrmo9FyJ3cowi624n7lRVFnOg9dknph.jpeg

Fni6U08U8hPipDZuqaLF83ODsNbuG3LBSM9PlQ7z.jpeg

2019威双中国馆现场,耿雪的作品《金色之名》 2019 

站在整个展厅的制高点可以看到艺术家耿雪的影像装置作品《金色之名》,这件长10米、高4米的视频主体在绝对的黑白世界中呈现出这位女性艺术家对生命初始与轮回的关照。

be878EhAGgwVPjktFAkJcQv7oXlInNvqdtEKLYoP.jpeg

yOrrjdXMEICGzmQ5klu7XY2t4mMwk10KKwqz9orf.jpeg

陈琦作品《2012生成与弥散》水印木刻 展览现场

U71BmlD72fXRFn439CPL6gqO0eCmxZK5CUGYggCu.jpg

2019威双中国馆现场,记录艺术家陈琦创作过程的影像

在视频的结尾处有一艘金色的船,从黑白影像的虚空中漂来,呼应着地面上几朵金色如“水花”……水是这一区域的主题,无论观者在桥上还是桥下,都会透过漏窗,看到艺术家陈琦巨大的、超写实的、源自中国传统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生成与弥散》。如果观者走近它,甚至会融入其中,身与心同时荡漾起来。

4ZLaoZPVoDno1xn8AG6AcpFtfUIO8kf6hOZZVSiK.jpeg

8FWGm4evvq8bpEJCluRSRhxFsUFA1AWSBtP7DwfG.jpeg

5iya27xFyGY7Fbwk0POqBboJSaYzwwLDVe2GgPXi.jpeg

陈琦《时间简谱》

一本被蛀虫蚕食后的古书,当光透过破碎的纸张,形成迷离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这些虫洞,是时间的痕迹,又与中国哲学观念相关联,陈琦在本届展览中还展出了《时间简谱》“手制书”、《别处》、《无去来处》。

tjLMDJ0y9UOO5sbZKCSQiyg4USiZprwEwW0htysQ.jpg

g9fpANJ3f2Ob3MwHHnSsqGH93Vpqm6Asv3hsY2EM.jpg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何翔宇的装置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穿过桥,沿着窄窄的夹道进入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粉红色空间。这是艺术家何翔宇的装置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这时候,观者也会体会到中国馆这个如同园林一样的空间的妙处:

观者可以穿过粉红色空间,经过拱门回到耿雪作品的小广场;也可以折返到桥下的出口,右拐,斑驳的光影从头顶蚀刻的曲折洞隙里洒下,这是艺术家陈琦的空间装置《别处》。

走出这条光线幽暗的巷子,随即进入了中国国家馆的室外展场,花园的草坪上一只淡粉色的巨大盒子,盒子内部却是阳光穿过“虫洞”投影出的虚静空间,它是送给观者的一份来自中国的礼物,可游可居。

当然,如果观者恰好是从花园的入口进入中国国家馆,也一样能感受到这空间手卷的另一番景致,这是中国国家馆为观者建构的又一有趣之处。

【意大利·Italy】

参展艺术家:Enrico David, Liliana Moro, Chiara Fumai

参展艺术家Enrico David出生于1966年,一直活跃在绘画、雕塑和挂毯等领域,作品高深莫测、充满人物色彩,是对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和贫穷艺术进行的有趣挖掘。

WeTxeVqLbZhL8CpPeMyfO84Jbxt1MroNqEPboUJz.jpg

4ohxdWvJ9DF20oGmwGo7rEiod9b2HgNMy4gOeyL9.jpg

2019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现场

出现在意大利国家馆现场的这个作品来自艺术家Fumai,她1978年生于罗马,但是却在去年辞世(有外媒消息称其系自杀)。她曾在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备受关注,作品风格融合了事实与虚构的表演,从装置艺术到拼贴画,在她的艺术创作中探讨了女权主义中的神秘性和紧张情绪等议题。

IZJTDZAKTTrrMoSSwnWNO836E4tRrL2zN8VGsc2X.jpg

COuRVVJHilZ3vBVvcOl3CnVBu93FcFi8zSTFy4g9.jpg

2019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现场

现年58岁的Liliana Moro有着多样化的艺术经历——既是艺术家,又曾于1989年到1993年期间在米兰经营过一家画廊。她的艺术观念采取了建筑干预的方式,同时还会以声音作为媒介进行创作,更有对公共领域制度的现实批判。

J3Fug76TkrixhnDlh0N6tmk1pOS2oMWc3Lf3vlHR.jpg

ZqBuj7ETt25khTvNQXFuv449wdnBLHBsIavna2xc.jpg

C6kiphN6nGKmOBVOCbJZVaxPtxZlKOE0cMr0xJgJ.jpg

2019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现场

【美国·American】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派出了现年77岁的雕塑家马丁·普利尔(Martin Puryear),主题为“自由”。策展人则由Brooke Kamin Rapaport担任,在他看来,过去五十多年,马丁·普利尔的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视觉词汇和具有深度思考性的意义,这也使得他的作品独树一帜。

WVl5Eg6thTV5sCEQVgut3kV7IvhvouIKuIHNYvDH.JPG

0s2rQG6kpUfwgnfhHVJMIFgeDreaAJZBBe0vwXuN.JPG

作为继2017年威双美国馆代表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之后的第二位非洲裔美国艺术家,普利尔总会在作品中渗透着一种跨文化的潮流,这也是他毕生都在探究的关于全球化、文化、社会化以及政治化的当代议题。

57jnfsgKtcVeMgisincv6YGuJNx3PxN7ZjL83Tcj.JPG

YlDHNbDV2tgNq7rE7qMYUQb3PprqUpHF9iQ1Acbc.JPG

COu7Gxa4eXYBHNPLNa9PW5x7r32fs7SQcLR4572e.JPG

HRQcIP1qzP6Z0rIEJ4ZmNDB39fLaAFzHlxOYDF8k.JPG

NlJzWYqh4lx9iTYdvSjGi024LjsiPzrm6f4IclTg.JPG

英国·Great Britain】

来自北爱尔兰、现年52岁的今年英国馆的代表艺术家凯茜·威尔克斯(Cathy Wilkes)的简历非常低调:来自北爱尔兰、现年52岁,最为突出的一个经历可能就是2008年曾入围特纳奖候选艺术家。

iR2Xim9E7ZpBjhvw95ZaQEWRJe2xXDUtMvy2eRRy.jpg

2019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凯茜·威尔克斯作品,无题,2019,Photo: Cristiano Corte

British Counci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 Glasgow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gIubG28YFheWi8pFrHHSFyJknNC2oH3Im7cCAVVn.jpg

凯茜·威尔克斯,无题,2019 (局部)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 Glasgow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凯茜·威尔克斯以雕塑、油画和装置见长,作品经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物品,比如烤羊皮纸、杯子、盘子和饼干等等。1999年曾经在位于格拉斯哥的现代研究院( The Modern Institute)举办个展。2015年,凯茜的个展在泰特利物浦举办。

L4KJFWE8amxQBkgxaXAGynu4Fq2pGCpt7giEJvHe.jpg

凯茜·威尔克斯,无题,2019 (局部)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 Glasgow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也许和她本人的低调有关,凯茜的作品中总能流露出一种私密的、自传体的、需要解读的气质,有时会用人体模型去营造出无法立即理解的家庭场景。

zxicvAK7eMZiVoX0hlXIvX3P6I3GJ304X6sKtALX.jpg

凯茜·威尔克斯,无题,2019 (局部)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 Glasgow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国家馆今年的主题是“适合所有人的音乐:主题变奏曲”。之所以给展览定这个名称,其实是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当时的文化部举办的一系列音乐会,旨在鼓励公众欣赏艺术。

SGTd6g8hW4iEfq1ISn18cGUt8kOHPScYbDjH5gDg.jpg

策展人Michelle Ho (左)、艺术家Song-Ming Ang(右),ST PHOTO: SONG TAO

37岁的艺术家Song-Ming Ang在音乐和多媒体方面的创作令人瞩目,他将从实验音乐实践和业余精神中汲取的灵感,与国家主导的、面向所有人的音乐愿景相对应,从而形成了此次参展的创作理念。

GR3LRidqAmWAsejfyT5UCxk4PbVbT88gXFYcyvD9.jpg

不仅利用音乐会的旧海报,还以他早期的作品《你和我》(You And I)为基础——在他的作品中,无论谁给他写信,他都会编辑并寄出个人混音的CD。

同时,展出的作品中还包括新的多媒体作品“Recorder Rewrite”,这是一部录音机,里面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艺术家看来,音乐是“有情感表达和操纵的能力。”

【澳大利亚·Australia】

澳大利亚国家馆派来的是女性艺术家Angelica Mesiti,早期曾与表演团体The King Pins合作,后来逐渐发展出以大型视频作品为特色的成熟的个人艺术风格。她以使用电影语言和表演来探究个人与集体的深刻的个人故事,对人类经验的复杂维度进行思考。

6xkJtsWleIKq3gpoiRAtdnzeEOVcOaWtEsld1ewI.JPG

视频“The Calling”是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为此她前往土耳其、希腊和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的偏远地区,记录了一种古老的口哨语言,这种语言曾被用作人们在广袤的土地上交流方式。

【巴西·Brazil】

在巴西国家馆策展人Gabriel Pérez-Barreiro看来,代表艺术家Bárbara Wagner和Benjamin de Burca的作品“指向了大众文化如何吸收、解释日常生活以及大众媒体中的图像和现象,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现实。”

l6aAykaRcWCXvwVPBLaU5sVIFBxjY4UbLN80Cipu.JPG

ER5dRDB3rxRKUHkEEGDk1kt7DaxjphMAFgQQ30yA.JPG

M5K8WNqpy5G9NHg7WuMjvRPrP1SqFgnK5Yz3vifY.JPG

wOsbUfHkH8Ll3RgK9dA9jmIjyImbAKLRuaAAYSUR.JPG

SRPqbmPBu737NBogPFdkvZdykZIEnDHC2LX9x33n.JPG

【加拿大·Canada】

加拿大国家馆是由一支因纽特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名为“Isuma”,这也是因纽特艺术家首次亮相。“Isuma”这个词在因纽特语的意思是“思考,或深思熟虑的状态”。这个艺术家团体成立于1990年,是加拿大第一家因纽特视频制作公司。

TISldgVmc2IqM6mhwjM1kZpNMxraRLczq8pDwJbt.JPG

T1J2e1422N8DIYWv8ToPZnbpsl9Q7Sxfo7b0A4I3.JPG

wT2bEeHgBT3SCjWabywNtOTiAUlOWzfugNp4qBEl.JPG

3r7rVJk13KlFxNpmQHy72VGghijKEF1dQkdAhoTh.JPG

mq9ADFWR0P3ktcmeIOiUd2Kst6OQJuNW9aUrrPrF.JPG

【日本·Japan】

这次日本国家馆带来Motoyuki Shitamichi、Taro Yasuno、Toshiaki Ishikura、Fuminori Nousaku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希望通过展览创造一个空间,让人们可以将他们的思想转向思考,思考我们如何在这个时空环境中与动植物和土地一起生活,考虑人类和非人类的共存和增长导向型社会的限制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等议题。

xpQC3JFgEYeSwRj35ibxOUqnbE283BTjj1vvWcKs.JPG

DxoPSMoGq9JriDq4hC92hgNQESnSQxD7emXUXZU8.JPG

【韩国·Korea】

8CpxudkuQ9tb0nO9r2cNQPdecuomO7vGi9rluuJD.JPG

韩国国家馆由策展人、作家金炫进(Hyunjin Kim)策展,他邀请了南和延(Hwayeon Nam)、郑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以及简·金·凯森(Jane Jin Kaisen)三位作为参展艺术家,主题围绕东亚现代化问题展开。

韩国国家馆的主题为“历史辜负了我们,但没关系”,对于展览主题,韩国艺术委员会表示,该项目融入了“女性以及性别多样化的叙事,这些叙事打断、打破并重建了东亚地区人们从前对现代化的理解。”

ShenFMRc2KxtWzf36q1s3JUNkxS0uqLFfciBFTfd.JPG

A4qdSwFkBK5RP7tRwhJ386NRfkaonAU0mbBmyMDh.JPG

ruay2JJXpmT1ZVn3vCVjsqOQvwVCQyztohH6b4ds.JPG

ZlSqfUncSQtfuXz91YcBwuxZuJpqaLEX4D0S1SAg.JPG

【北欧·Nordic】

北欧馆的艺术家分别是来自芬兰的艺术家双人组“Maria Teeri & Janne Nabb”、挪威的Ane Graff以及瑞典的Ingela Ihrman,展览主题非常具有北欧气质——“天气预报:预告未来”。

gsi54yTZ1DbnG0mE8TvE3f03vOM4n94AScr4oCTL.JPG

AZSdQctv9jdvEnjeIpksMwbMnJzWKv2o8IbB9UNZ.JPG

气候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共同环境,但是人类活动使整个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北欧三国的艺术家们通过考察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提醒所有人气候的敏感性和预测中固有的不可预测性。

xpgnFKQSL09JgzYYWDOorYO1R1A7F8JYY3GLsv0g.JPG

ICpYYWMeBr5A8g9hcoTqq3Ks3gqFX8BEP0uvETat.JPG

AqX5OjKeSzllXkgHKD2WVVfsQM9ZQSGQFEgg1IXK.JPG

PUXHr70ZWAizutQL49oToGwwnK3SM8eSU6ZM2EYg.JPG

mD0UwzPj1SdjoHcVih8pmnT8HdRQBAgcvDqmEkzI.JPG

RFadTCoKOp5jKF9NSh9Ras9cP5dULBX6gFBmpXDS.JPG

【俄罗斯·Russia】

同样位于绿地城堡的俄罗斯国家馆由位于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主导,这也是该机构第一次获得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策展权,展览主题定为“Lc. 15: 11-32”——是路加福音中对浪子回头的比喻。

lL0VZ3fv0jytjtKuSSSO8GGbgMqnYHkGY2xKDg01.JPG

CZOMkjTQCtoE5Cdv3VUquKcfbtV3GVbQ5aNXPCAO.JPG

aofTC8QmhmnGZEDBcMOCYjoUWp0QrkW9ObY9ckpe.JPG

Mm2OprNYruWEOVcqqx3XLQtlVRUE0vw2XWMYq2zB.JPG

2v6wnRnxhE0QQbu9BC4fbn5dFgJAfMhq7GGDWkv8.JPG

PnT3GiLNMnTxMcvpTHDHk14KvminbY6ErT93rYQ4.JPG

bDqhTEuvjHUXQrEevzTpxtFUAdKh5GImbZR5dPpx.JPG

【塞尔维亚·Serbia】

塞尔维亚国家馆今年的主题是“恢复记忆丧失”,展出了艺术家Djordje Ozbolt的作品。现年52岁的Djordje Ozbolt是塞尔维亚战后及当代艺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作品经常在一线画廊及顶级博物馆展出,比如豪瑟沃斯画廊。

y3YHryVnStYSHTfkJ5ItzsksPQhHpYwusqclm5kT.JPG

4ofoxSoImkICGr81cGXrdVwrcOdA2eBpIPhNGpAK.JPG

MbgJK5VBCG19CG71Hjzor8WSFz4BGYPxyBkWdItX.JPG

V3GiyEZkxmAgLlu7zzBAwEYupHXIDW4ONoDYjNyu.JPG

3aw3UgLSsQMM62JrWt63BhE3ceI8P4hMt4WikjTL.JPG

8CoEmZQpaNnbHvXoQ6l76I0PuVwpiQNWZkHlNx2V.JPG


关键字: 内容标签:威双中国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双年展,国家威双中国馆 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 双年展 国家
下一篇: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_辽宁主场三大看点公布_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中国古代-碑志||上一篇:单霁翔再返故宫_任职故宫学院院长_王旭东-故宫--院长-博物馆-聘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