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雕塑艺术进行地域性梳理时,理论学者、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根据师承关系,将湖北雕塑家划分为具有师承关系的五代人,第一代人即是以张祖武、蒋翅鸣先生为代表。“他们1949年以前都就学于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他们是湖北雕塑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湖北雕塑的第一代人最大的贡献是把一套与过去中国传统雕塑工艺不同的,以写实主义为基础,以人的表现为主要内容的雕塑艺术体系引入到湖北,并在艺术院校培养出了大量人才,奠定了湖北雕塑发展的基础”。
雕塑家、雕塑教育家张祖武
现在,谁还拥有张祖武先生的雕塑刀?
现在,谁还拥有张祖武先生的雕塑刀?而在当年,能够拥有一把老先生做的雕塑刀就是雕塑人的一种骄傲。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张松涛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班上的一位同学有一把张祖武老先生的雕塑刀,这让班上所有同学都羡慕坏了。
“老先生爱做雕塑工具,而且会做雕塑工具,这在全国雕塑界都是有名的。老先生讲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工制作的工具比工厂生产的还要好,雕塑家都知道先生的雕塑刀不但好用,可以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包括像钱绍武这样的大雕塑家,都以有一把张先生的雕塑刀为自豪。许多同学都收到过张老师送的工具,只是很可惜,我们进校的时候老先生已经不再担任教职了”。
版画家查世铭曾与张祖武先生相邻十年,不仅在学生时期与班上十多位同学都奢侈地拥有了一把老先生亲手做的用作水印木刻的“拳刀”,后来邻里相伴时又受赠于老先生一把小圆口刻刀并伴其版画生涯30余年。
1954年张祖武为西南军区重庆国防剧院作《国防军》立像,二米五高,水泥材质,(已毁,仅存图片)
“我说需要一把小圆口,他说你等几天,我去找材料。当我看到他淘来的一根弯弯的‘锈铁丝’时,简直不相信那就是需要的材料,他告诉我,这是汽车的弹簧钢,我已经将它退火变形了。接着看他将废铁丝剪下一段,在台钳上弯成一个直角,拿出一根更细的锉刀,将它挫成半圆形,很快刀就成形了。随后他拿出一个酒精灯将它烧红至发白,随即在冷水盆里将刀尖浸入,冒着白烟,发出刺声。当他完全冷却后,再拿出整形,打磨出刀口,装上刀把,并在木头把头上套上一个铜箍,把身涂上清漆。整套动作敏捷、熟练,流畅得一气呵成,看似轻松简单,完全是在画画,或者在做雕塑。这把刀的漂亮可能是我所见过的刻刀都不及的,它一直陪伴我30多年,最后磨得几乎没有刀刃的位置了,我还舍不得将它丢掉,放着看看还很舒服”。
出自老先生门下的学生都有一种意识,学雕塑的人,要懂得各种雕塑材料和制作工艺,而且还要亲自实践,翻石膏、做模子、打石刻都是起码的专业基础,做雕塑工具是副产品。老先生的学生、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冯军和梁邦正回忆张祖武先生教授的用竹子制作刮刀的过程:“先把竹子削成工具造型后,用火烤,前面弯曲上钳台,制成粗坯后,再用桐油浸泡,泡上一段时间后用砂纸打磨,然后用火烤,趁热上蜡。经过这样一番过程之后,竹子这种普通材料就变成为一个十分可贵的东西了。受到老先生影响,学生们也喜爱做工具,但是离老师始终还是有距离”。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20世纪湖北美术,张祖武,雕塑,,雕塑家,工具,将它20世纪湖北美术 张祖武 雕塑 雕塑家 工具 将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