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里森画廊进军上海_首展“爱是形而上的引力”_里森画廊-当代艺术--中国-上海-美术馆

编辑:彭菲 来源:雅昌网
 
里森画廊亚洲首站登陆上海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3月22日,里森画廊亚洲首站正式登陆上海外滩。上海空间座落

IEQjwzsorGkvxsrq5UJZ89BSqvEymubhDyxBaUPV.jpg

里森画廊亚洲首站登陆上海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3月22日,里森画廊亚洲首站正式登陆上海外滩。上海空间座落于虎丘路的历史建筑“琥珀大楼”,原建筑始建于1930年,该大楼曾是民国时期中央银行旧址。这条历史上曾被称为“博物馆之路”的街道时至今日仍是上海外滩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与佳士得拍卖行等多家重要美术馆与文化机构的聚集地。

开幕群展“爱是形而上的引力”展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和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的作品。

lNw8cGDlHRUNGz3FcYPH8ZVdDttTB6ORMAZNufW7.JPG

eYWgkL4xaM6eUU2mSMb91yQ6nO9rnC5FLvbeKGSa.JPG

Hav5pyQMrEoNzLOGnY3LZ01qu9a4oDKnPZCVQ62m.JPG

​里森画廊亚洲首站登陆上海 开幕首展现场

自1967年成立以来,里森画廊一直致力于支持和发展其代表的艺术家的职业生涯。里森画廊凭其与艺术家的长期合作关系而闻名全球,并不断为艺术家们创造机会,代理艺术家包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艾未未 (Ai Weiwei)、约翰•亚康法(John Akomfrah)、卡门•埃雷拉(Carmen Herrera)、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理查德•朗(Richard Long)、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

自创立伊始以来,画廊便立足国际,过去十年更一直致力于开拓亚洲地区,专注与其建立联系与合作。画廊也为推动重要亚洲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了显著作用,代理艺术家包括艾未未(AiWeiwei)、刘小东(Liu Xiaodong)、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拉什德•拉那(Rashid Rana)和李禹焕(Lee Ufan)。

今年,伴随里森上海落成之际,里森代理的艺术家们也将在亚洲各地举办新展:宫岛达男将于2019年5月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址举办大型个展。画廊也将于3月29日至31日再次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展出包括娜塔莉•杜尔伯格和汉斯•伯格(Djurberg & Berg)、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瑞安• 甘德(Ryan Gander)、卡门•埃雷拉(Carmen Herrera)、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和瓦尔•肖基(Wael Shawky)等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开幕前夕,我们对话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

ISDa63PKUZgtnaifcOwtoVBGS5nMQvIW7J4OCIVq.jpg

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艺术网:里森画廊是何时有计划在上海开设空间的?

董道兹:我于2016年春季加入里森画廊,当时我就提出,如果画廊要在中国大陆做生意,就必须在大陆开设实体。虽然我们筹备期比较长,但从那时就一直秉承这个想法。

为了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我们要做几点准备:首先,了解这里的艺术生态、相关法律和市场需求;其次,在本地推广里森的品牌形象,包括它的历史、展览和代理的艺术家,从而提升它的公众知晓度;具体而言,在没有实体空间的情况下,我们一直以来积极地和国内艺博会、美术馆、基金会以及个人合作,在中国介绍我们画廊的艺术家。

mmrvuH4IGnCVfnDdOQsV3mjgq7F2XaeRIDsQhL1m.jpg

娜塔利·杜尔伯格与汉斯·博格展览“秘密花园”现场图,2016;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艺术网:过去几年,里森画廊在中国大陆推进哪些展览项目和艺术家?

董道兹:我们最早的项目是在2016年秋季,与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举办艺术家组合娜塔利·杜尔伯格与汉斯·博格(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的中国首展。同年,我们再次参加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在“ArtReview Asia Xiàn Chăng”项目呈献哈龙·米尔扎(Haroon Mirza)的沉浸式声光装置艺术作品《A Chamber for Horwitz; Sonakinatograpy Transcriptions in Surround Sound》。此外,我们还支持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举办的展览“术问——刘小东、卡斯滕 ·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

dOteCopdG16FP8qhO3wmf1BJbGQL3RaXQDzMMly1.jpg

刘小东《失眠的重量》,"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现场, 2016;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y8y0WQRxNJDGIhdwbTwfCfuUDsxWRaywynjFTrUO.jpg

哈龙·米尔扎,《A Chamber for Horwitz; Sonakinatograpy Transcriptions in Surround Sound》现场图,2016,

“ArtReview Asia Xiàn Chăng”,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2017年,里森画廊创办50周年之际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3月,我们与复星艺术中心合作举办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的中国首展并与Cc基金会合作举办瑞安·甘德(Ryan Gander)的中国首展。11月,与北京红砖美术馆合作举办丹·格雷厄姆 (Dan Graham)的中国首展览,同月,首次以参展形式亮相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那年,里森代理的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也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举办讲座。

y24qrRZFc39yXtgmWzLCT209pJXOonyMGdzpHKaG.jpg

WlO56axyxY71011xnMZVIsX3f4rr52vW6K12mbYK.jpg

朱利安·奥培个展现场,2017,复星艺术中心;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M2N9FAXmowlSQ40Pxz29mecPcVDInZNS2cebrGQu.jpg

丹·格雷厄姆中国首次个展“丹·格雷厄姆 — 精选辑”现场图,2017;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与此同时,里森画廊亦在拓展亚太区的影响力。2016年,我们为宫岛达男在澳洲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型个展“Connect with Everything”提供支持;2018年,画廊代理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李禹焕(Lee Ufan)、卡门·埃雷拉(Carmen Herrera)、杰拉德·伯恩(Gerard Byrne)、圣地亚哥·西耶拉(Santiago Sierra)、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和艾未未(Ai Weiwei)受邀参加新加坡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大展“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也要提一下输出的项目,2019年里森画廊为刘小东在德国杜赛尔多夫的个展“缓慢的归途”提供支持,这次个展是艺术家首次的美术馆回顾展。2020年,在里森画廊纽约空间,我们为刘老师最新的项目举办个展。正是在这些积累下,里森画廊在上海开设分支。 

vT7csl73jY6hCW2xmorynz3s7HiS96fpejeiXZQH.jpg

瑞安·甘德 《隽永如时间,一个人睡 》,2016;

图片来自 Anna Arca;

©瑞安·甘德

由艺术家和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提供。

艺术网:过去几年,里森画廊在各项合作项目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艺术家?

董道兹:在合作中,我们首先会尊重艺术家的观念,这是画廊一贯坚持的方向——当然,通过有意义的合作,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商业的利益。举个例子,艺术家的档期是否有时间?他/她目前的主要需求是什么?他/她的发展方向是否能在此次合作中得以体现?他/她在国内的认知度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会考虑合作机构的气质与方向是否和我们相符,如果不够契合,对双方都没有促进的作用。

艺术网:目前,具有流量属性的展览在国内较受欢迎,画廊与美术馆合作办展时,是否会考虑艺术家的“流量”因素?

董道兹:我不会从流量、网红或是否学术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提倡的是价值,它来自于自身输出的内容。举个例子,如果一家画廊只因流量、销售等因素做展览,那只考虑短期的商业目标而忽略了长期运营。任何一家机构都需要时间来积累属于自己的内容,如果只作为合作的平台,而不是内容的制造者和输出方,它的价值是很浅层的。

当然,我觉得大众影响力是很重要的。目前,国内民营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历史都不长,大家都在勇于做不同的尝试,流量大展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关注与讨论。作为海外画廊,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本地的艺术生态,从而与各个机构一同成长,才是我关注的关键问题。

艺术网:几年里,您在里森画廊的工作中收获了什么?

董道兹:它给了我一个平台和足够的信任,给我机会实验并实现我的想法。英国人是很实际的,他们讲究成果。早在三年前我已提出要在大陆开设空间的设想,大家可能问,为什么要那么久?我从里森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学到不少东西,也重新思考了很多我的假设,调整了一些对中国艺术现状的理解,直到今天,我还在学习的状态。我很感谢尼古拉斯及里森画廊资深管理者给予的这份信任。

艺术网:作为里森画廊上海总监,您的核心工作有哪些?

董道兹:这个问题我经常在思考,尤其在很多工作同时并行时,更要明确什么工作是最主要的。就我目前的理解,最主要的工作是建立市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艺术品交易;二、内容的建设。具体而言,画廊的收入来自艺术品交易,但若没有其他体系的配合,仅做交易没有办法拓展整个市场。

B3hIutnDFeUtOeLvC0xNouJImYosA7uSxs8LDqHr.jpg

瓦尔·肖基《Al Araba Al Madfuna III》现场图,"万象共此时”, 2017;

摄影:Jack Hems; ©Wael Shawky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艺术网:这几年,西方画廊在中国开设分支的例子不在少数,它们的经验给您带来哪些启示?

董道兹:我记得,在第一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原香港艺博会被收购后)上,大量西方画廊进入香港,我和身边的朋友、艺术圈的前辈们都去了这些画廊,如今还有多少人仍在原来的画廊,我也不确定。中国当代艺术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画廊带入国际化的轨道。坦白说,画廊是个“小型”的企业,它如何变得国际化——我指的不是规模,而是管理、文化的交流和内部的体系——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为此,我们需要全面地理解市场和文化的差异性。

第二,我觉得现在时机到了。五年前,一个以代理国外艺术家为主的国际画廊要在中国做生意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今,在整个税改——包括艺术品进口税、增值税等与其他政策的制度下,进驻中国大陆已是最好的时机。可以说,在中国大陆的运营模式,其财务、管理等方面已和伦敦以及纽约的要求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从短期来看,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但这是任何企业面对庞大中国市场时都可能面对的问题。既然中国大陆有这个需求,我们大家必须面对、执行和解决。

艺术网:目前,里森上海的团队结构是怎样的?

董道兹:我们团队不会很大。首先,大多数内部和行政的工作是由伦敦总部去承担的。第二,我们空间的规模也不大,平时的运营相对不那么复杂。

不过,我也在思考画廊人才的问题。作为一个曾在国内画廊和美术馆打工十多年的人,我最大的疑惑是,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培训的人才他们去哪里了?为什么画廊人才流失那么狠?为什么金融、律师事务所等行业的人恨不得挤进来,但行业内部的流失却那么大?国外有一些人从大画廊里出来后,会开自己的空间,国内却比较少见这样的情况。不过,从行业规模来看,市场还是有需求的,所以人才方面是个很大的瓶颈。

所以,对我来说,我抱着开放的态度,有合适的人、有好的想法,就可能促成合作,并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功能性的职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挖掘、培养和发展,让更多人能留在这个行业里。

艺术网:目前,里森画廊上海空间可能会有哪些本地化的模式?

董道兹:如果在中国大陆地区复刻纽约和伦敦的模式,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问题。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结构和整体需求都与海外不同。所以,若侧重追求艺术品交易,不如去香港做。实际上,大陆地区的艺术家和艺术生产力非常强大。因此,对于国际公司而言,大陆是其价值链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我们在思考如何把资源理解得更准确,转换成所需要的东西,具体方式可能就是所谓的“商业秘密”。

艺术网:今后是否加大对中国艺术家的关注、合作或代理?

董道兹:我们一直与中国艺术家,乃至亚洲艺术家有长期的合作。我们也希望以积极的态度,寻找更合适的、更多的艺术家进行合作。我认为,好的艺术家不受国家的限制,也不该用国籍身份或所居地作为判断标准。从这个角度,我也在做“翻译”的工作,如何把国际艺术家引进来,把中国艺术家介绍给国际观众,这都是我需要考虑的。

有了这个实体空间,我们会有更多机会和国内外的年轻艺术家进行互动。当然,我们必须得思考,我们能为年轻艺术家带来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现在的事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问题必须从职业化的角度去考虑,从而才有比较合适的判断。

艺术网:受制于国内目前的税收制度与相关政策,有人判断西方画廊很难在国内进行实际的艺术品交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董道兹:如果开设空间只是为了买卖,那我们可以选择最贵的、最知名的作品在艺博会上进行交易。但从长远看,要是藏家买好作品后放在香港仓库里,对整个艺术生态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它不会带来更聚合力的价值。当然,我坦白地说,我们就是要在中国做生意的。上海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展示里森品牌的窗口,它需要有真实的交易。

艺术网:谢谢。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里森画廊,当代艺术,,中国,上海,美术馆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 里森画廊 当代艺术 中国 上海 美术馆
下一篇:史国威:那些感觉“异样”的摄影背后是什么_魔金石空间-798艺术区-摄影--都是-作品-或者是||上一篇:吴胜利:收藏3000余方砚台成就“盛砚”_砚台-私人博物馆--古玩-捡漏-齐白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