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吴胜利:收藏3000余方砚台成就“盛砚”_砚台-私人博物馆--古玩-捡漏-齐白石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当出租车到达终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弄错了?我要去的是个私人博物馆,这里分明是个小区。确认定位

当出租车到达终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弄错了?我要去的是个私人博物馆,这里分明是个小区。确认定位准确后,再认真看了一眼,在小区众多门脸中看见了一个易拉宝。走进易拉宝背后的小门面,进门有个楼梯,走上去抬头一看,天花板上有两个硕大的字:盛砚。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豁然开朗,抬眼望去,错落有致的展柜中摆放的砚台井井有条,是这里没错了。

DjJW77XZ882x21qTZxjLclrOZ94Q4tFFHsGIZHcv.jpg

Oit5m9fuCRh82xs9qacDBGzWfMLJi7Q8bbejcNab.jpg

长沙市盛砚砚台博物馆于2015年11月由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沙市文物局正式批准为“非国有博物馆”, 201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授牌。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基本陈列分为高古砚、名家墨砚、四大名砚、湖南地方砚四个展区,展出砚台共计700余台,成为湖南省首家面积最大,砚台品种最多的砚台博物馆,并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从展示的细节可以看出,博物馆主人对自己收藏的珍爱:每一方砚台都打上了博物馆独有的火漆和编号,旁边配备了二维码,扫码有详细解说;名家砚系列制作了拓片,在观赏砚台正面的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砚台背面的款。所有展柜中都放置了一个盛水的瓷杯。

P8z56G6mfVmtpoSBljZtlLPBlmdm0WDtzT7REN02.jpg

4GFmaa3jzKUiFlYUGrVodNp2U7Opc33qKwMdTADz.jpg

每一方砚台都有编码和火漆,旁边附有二维码

这些砚台,还只是博物馆所有者、藏家吴胜利收藏的十分之一。据统计,吴胜利已收藏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红丝砚、菊花石砚、祁阳石砚等各种砚台共计3000余件,其中有苏东坡、米芾、郑板桥、文徵明、董其昌、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曾国藩等名家砚200余方。经人多次安利之后,艺术网走访这座博物馆,听馆长吴胜利讲述他的收藏故事。

hhETieeQGaactizUzzGJtwd1J18heZrVmf88SZRF.jpg

盛砚博物馆馆长吴胜利

【收藏最有趣的是“捡漏”】

吴胜利1952年生于永州,早年经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砚台。“我自幼爱好书法,久而久之便对砚台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砚台是民国以前中国知识分子常用之物,也是比较重要的文房用品。王羲之、米芾这些文人都爱砚,米芾可以抱着砚台睡觉,还从皇帝手里拿了一方砚台。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砚台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受此影响,我对砚台也很重视。”

最开始,吴胜利在全省各大古玩市场找砚台,甚至广州、上海、北京市场也跑过。有一方齐白石的砚台就是在湖南古玩城入手的。“那天我去了古玩城,有古玩商介绍有一方菊花石砚。背面刻的字是白石,老刻。对方要价6000。我看了一下图片,砚台正面两朵菊花,背面刻着四个大字--天生奇石,落款为‘白石藏砚,岁在丙午’,刀法苍劲,古拙霸气。那时齐白石应该是40多岁。我认为的确是老刻,出了8000元拿了回来。后来有人出高价要买,我没有卖。”

RM9frsRitGYkeIpl9YM8fz40xdynW81qAdNLyks3.jpg

买得多了,吴胜利在圈里就小有名气,古玩商们有货了就会跟他联系。只要看上了,看对了,吴胜利都会立马买下来,一点都不含糊,“捡漏”是他收藏乐趣所在。吴胜利直言,捡漏靠的就是眼力和知识。“齐白石那块算是一个捡漏。我也打眼过。”在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小文里,吴胜利这样写到:“收藏是个悲喜交加的活。捡漏与失漏永远是古玩的热门话题。捡漏的人是知识加运气,失漏的往往是缺少知识的人。人无完人,知识太多,门类太广,谁都难免。”

GQj6EZ53f22U4xDk7d16K1F2brcaOTynlm2gVIBl.jpg

8Jh3RzNVyPFwZG45vrQAxgwPDLeagMIo3kFoYR7d.jpg

dMbwYsSUULKYVKjYujLepX50NwuGSS6zZZVKr6b7.jpg

mU9CfVPAq9lEqmPbfPbVdJKjcw3bWzRgV7ykPeq1.jpg

博物馆里展示的砚台

【收藏是条“不归路”】

在古玩市场行情好的前几年,每年送到吴胜利眼前的砚台有上百台。一有老货的消息,吴胜利便按耐不住那种探宝的冲动,一看到好的砚台就欲罢不能:“在收藏中,能够学习到许多知识。尤其是砚台,它蕴含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雕刻、金石考古和地质研究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玩古玩的人都说,收藏是一条不归路,吴胜利深有同感:“只要你爱上就会延续下去,直到进棺材。”

这么多年来,吴胜利一直买多卖少:“古玩商们四处奔波寻宝,宝贝很便宜流入他们手中。为了生计,他们的宝贝大部分流入了藏家手中。虽然都赚了钱,但是藏家才是最后的赢家。留住了货,才留住了钱。”他分享一方东坡砚的来历。这方东坡随形砚是两个古玩商在宁乡大山里发现的,在湖南古玩界流传了十多年,一直在待价。

“当时他们看到一农户家鸡笼上压了一方石砚,砚身满是黑泥黄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以30元成交,后来估价800,折价后归其中一人所有。2014年,这个古玩商急用钱,我花12万收了进来。砚台正面刻了明月、云雾、古潭、溪流和圆石,背面有高山峻岭、古柏苍松。在高山流水中间的平台上有小隶铭文三十二字,款印东坡二字。我查证了资料,这方砚台是是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谪居黄山所雕。我后来还在《中华古砚100讲》中发现了一方清代吴秉钧铭仿此砚之砚。”

吴胜利的收藏时代跨度很大,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到近现代砚。问到他的收藏标准,他的解释很简单,古代的,有故事,有历史。“总体说来,砚台以铭文为贵。砚台上留下的诗词,雕刻的人物,都是文化的沉淀。我收藏了一方毛主席在延安用过的砚台。当年毛主席送给了他的秘书李六如,我从李六如的孙子手里买了过来。虽然材质一般,但是具有历史价值。”名人砚系列是他这几年的收藏重点,其中比较齐全的是湘军将领系列,比如左宗棠、曾国藩款的砚台。

jIHm3xnsD4lyxbXJtPIiPJmbdIz30KAD2VtgSPfp.jpg

vY4XWMDSoQVK0RZCafWzxV1PH174CmCmAN9x3MVl.jpg

IAxezVBtkqMQfP8TZaPusGPnYRL3qmIiGFF27HOt.jpg

vcUe8CGAXOojz9Csv8SLHNhciD14pFMyqHBPcJyt.jpg

【不止于收藏】

吴胜利边收藏边学习,博物馆里订了很多与砚台相关的报刊杂志。“砚台从汉代开始,到魏晋、唐宋,再到元明清,从造型到使用收藏都格局特色,比如唐代流行梯形砚,宋代流行抄手砚。明代的器物比较简洁,清代的比较工。古玩都是共通的。木器都有包浆,这是岁月的痕迹。木器、砚台、瓷器和青铜器,都是看包浆。如果懂瓷器和木器,也就能看懂砚台了。”

收藏越来越多,与书画不同,大大小小的砚台如何存放,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2012年,吴胜利耗资5000余万元购置了位于长沙市南边一小区的门面房,花重金装修,申请成立了私人博物馆,用来展示自己的收藏。据介绍,场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800余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0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为序厅,二楼设有书法工作室、金库、传统文化展览区及办公区。

gck7ex3JRNopexiaeWBikxdcavO1YsasXz2317xB.jpg

P0IgSxbR6lJLDzGyQNyYC696Zz8SbaUQIln8YaaP.jpg

jH9vKxX83rzYSLZc9gQSfxHy9eWQ4QRGYylTByMg.jpg

95snrDn4Rn9a5SYM1ACpUOhoEb5hM0kSRDeIv4eM.jpg

无心插柳柳成荫,收藏还让吴胜利重拾幼年的爱好--书法。“开始收藏之后,就不像之前经商那么忙碌了,有了一些闲暇时间,也就慢慢开始重新练字了。”博物馆装修好以后,吴胜利在旁边设置了一个书房,取名为“一拙堂”,闲暇时间写写字,伴着书房外的潺潺流水,十分惬意。笔者注意到,书案旁边摆放的是一只现代砚台。吴胜利解释:“古代人一般都是写小字,古砚比较小,需要研磨,现代人就比较喜欢写大字。我就用现代砚台,用着趁手些。”饶了一圈之后,说得更直白些,“也不舍得用。”吴胜利喜欢郑板桥的字,临的是爨宝子碑。他把拓片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日日手课,已经颇见成效。

hSxU2wEFKWyk74ozD4MZlAnzBBHJck37iEimfVvF.jpg

V4pf4QScmAy7XoDwRbcG1cXpEI2fjk2zMZNkWp4n.jpg

吴胜利复印了拓片,日日手课

吴胜利在收藏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推广砚文化。盛砚博物馆主动与学校联系,组织中小学生来博物馆参观学习、参加专题讲座,在免费对外开放的同时推出“盛砚博物馆之夜”研学项目,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宣传研学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反响不错。馆里工作人员告诉艺术网和艺术头条,博物馆前两天刚刚接待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参观者。他从网上得知这个博物馆后,专程坐车过来参观。得知3月23日即将举办潇湘砚语论坛,他仔细问询了时间,表示将会到现场学习。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收藏,砚台,私人博物馆,,古玩,捡漏,齐白石收藏 砚台 私人博物馆 古玩 捡漏 齐白石
下一篇:里森画廊进军上海_首展“爱是形而上的引力”_里森画廊-当代艺术--中国-上海-美术馆||上一篇:史国威:通常被忽视掉的景象,对我非常重要_魔金石空间-史国威--艺术家-提供-空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