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
图片由东京/新加坡/上海大田秀则画廊提供
图片版权:草间弥生
密密麻麻的圆点、无限延伸的镜屋、大小不一的南瓜……提及草间弥生,这些标志性的符号总让喜爱她的人如数家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们先后与她交汇,一起共生半个多世纪。近年,草间弥生个展遍布全球——泰特现代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等先后为其举办回顾展,而其拉丁美洲和亚洲巡回展,更吸引200万人次观看。2017年,草间弥生迎来自己的美术馆,让人不免感叹:这是个草间弥生的时代。
如今,她的全新个展“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将于今天下午登陆复星艺术中心,这并不是草间在上海的首档个展——2013年,其“我的一个梦”在曾在沪收获30万人的观展量。时隔六年,“圆点婆婆”再次“抵沪”,她将带来哪些新的体验?艺术网跟随复星艺术中心展览部总监端木霞子,一同为你提前探班。
高达三米的《南瓜》亮相BFC上海外滩金融中心 这是艺术家在今年创作的新作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珍贵新作
一个享誉全球的艺术家,如何能满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的好奇心?这或许是每个艺术机构举办“大咖”个展时的挑战之一。
为此,复星艺术中心以“新”为展览核心基调。据悉,本展汇集艺术家40余件作品,均为近几年的新作——无论是绘画、装置,还是雕塑,展览力图呈现草间最新的创作面貌。“九旬高龄的草间弥生依然坚持突破自己,创作新的系列和语言。我们想通过近些年的这些新作,让大家看到一个持续创作的、永远站在艺术前沿的艺术家。”端木霞子告诉艺术网。
端木霞子介绍,虽然艺术家本人并未来沪,但其团队多次往返上海与东京,针对复星艺术中心的实体建筑和空间,特制了多件作品,包括沉浸式空间与互动装置《隐匿的人生》《无限蕴藏的波点希望将永远笼罩宇宙》与《我要亲眼见证内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带来最新的“豪华版”镜屋。
“我们鼓励观众在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作品与建筑与空间的关系。”端木霞子说。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草间弥生创造的新世界。
草间弥生新展“爱的一切终将永恒” 展览入口处,右边这条通道可进入第一个空间作品《隐匿的人生》。
草间弥生新作《隐匿的人生》新展“爱的一切终将永恒” 展览现场
草间弥生新作《隐匿的人生》(局部)镜面可反射周围的一切
草间弥生新作《隐匿的人生》(局部)凸面镜下的世界
上述图片由艺术网拍摄于复星艺术中心现场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整个二楼共有四件沉浸式的新作。首先进入的是《隐匿的人生》。在这条长廊里,一个个直径不一的凸面镜被镶嵌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观众每走一步,都会发现镜面中不同视角的自己。据悉,在草间团队考察场地后,他们选择保留朝向外侧的玻璃墙面,此举让建筑外观成功映射在凸面镜上,形成空间内部与外部的连接。
仅这一件作品,就蕴含着草间对圆点和镜面的执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她携圆点绘画“闯入”纽约,六十年代则首次尝试“无限镜屋”。这件作品还令人想起《那喀索斯花园》——1966年,她在尚未受邀的情况下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于现场铺设1500个塑胶镜球,并以2美元一颗的价格现场出售。在当时,此作是草间弥生对镜面材质的延申,也是她将波点图形延展向三维空间的举措。
在空间内部,草间弥生作品《我要亲眼见证内心》摆放于中央,装置表面也覆盖镜面,与周围的环境交相辉映。
《我要亲眼见证内心》中有几个“窗口”,观众可同时窥望里面的镜屋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作品《我要亲眼见证内心》被放置在《隐匿的人生》中。这座小型“镜屋”的外观同样被玻璃包裹,观众可从六边形的镜屋小窗中窥视内部。透过镜面的反射,镜屋内的灯被无限复制和延申,空间和光纤向各个方向扩张。这件作品,让观众体验了一种自我的消融。
草间弥生作品《无限蕴藏的波点希望将永远笼罩宇宙》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无限蕴藏的波点希望将永远笼罩宇宙》体现了一种“上升感”。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走过《隐匿的人生》,可来到《无限蕴藏的波点希望将永远笼罩宇宙》——这又是波点的世界。黄色茎状装置由地下一路通往顶部,他们互相交融,与同色图案的墙面形成平面与立体的交融和错觉。据悉,这种黄色茎状图案最早出现于绘画作品《Yellow Tree》,此次是艺术家首次将该形象3D化。“在创作这件作品时,草间提出了关键词——‘上升感’。这不仅是她所带来的视觉符号,也与她所关注的时间与宇宙有关。”端木霞子介绍。
此次展出的《无限镜屋——我永恒的灵魂熠熠生辉》外部同样包裹镜面,形成“镜屋”套“镜屋”的效果。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作品《无限镜屋——我永恒的灵魂熠熠生辉》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镜屋”一直是草间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此次展出的《无限镜屋——我永恒的灵魂熠熠生辉》同样利用了镜面复制、延申的属性,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边界。值得一提的是,此件“无限镜屋”的空间外部,同样覆盖了镜面,并贴上标志性的圆点。“镜屋”套“镜屋”成了本场展览的最大亮点。
在一楼和通往二楼的衔接处,放置了草间弥生的影像视频与部分参考资料,无论是视觉的缓冲,还是功能性的铺设,都为展览做了承上启下的功能。
复星艺术中心三楼空间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来到三楼,四周展示了三十余幅绘画作品“我的永恒灵魂”系列和雕塑作品《花卉雕塑——我的灵魂永远绽放》。“我的永恒灵魂”系列是草间弥生始于2009年的新作。十年来,该系列已超过500幅。与以往大家熟知的点状、网状不同,该系列有不少新元素,比如“眼睛”、“人脸”、或是“太阳”。而相较其他系列,这一系列结合金属颜料,色彩更明快。这些作品,反映出草间生生不息的创作灵感,以及她对于色彩的敏锐度和驾驭力。
草间弥生作品《花卉雕塑——我的灵魂永远绽放》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放置中央的五座花卉雕塑,亦是草间弥生为复星度身定做的作品。对于草间而言,花朵象征着“未知与生命的奇妙和美丽”。她所绽放的花朵,姿态各异,神情颇具拟人化,这亦体现着她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草间弥生作品《让我们为青春呐喊》2018 布面丙烯 194x194cm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于复星艺术中心现场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作品《我想做个漫画家》2015 布面丙烯 194x194cm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于复星艺术中心现场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作品《为世界和平祈祷》2013 布面丙烯 194x194cm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于复星艺术中心现场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作品《降落在花园天堂》2013 布面丙烯 194x194cm
图片由艺术网拍摄于复星艺术中心现场
作品版权:草间弥生
总体而言,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草间弥生持续至今的创作状态。正如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所评价:“草间弥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圈粉无数。她常用的波点、南瓜、镜子,爱用的斑斓色彩,看上去简单而有力量、老少咸宜。文艺青年趋之若鹜,小朋友看了也欢呼雀跃。但是,这表象的快乐,却源于艺术家的坎坷人生……起因是恐惧,表达的却是大爱。人们在草间弥生的作品里感受到的是宇宙的浩瀚、生命轮回的奇妙、以及人类心灵的宽广。看到的是美、浪漫、热情、自由、飞翔、以及无尽的爱。”
(本文部分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版权归艺术家所有,所有照片不得截图与转载。)
关键字: 内容标签:草间弥生,复星艺术中心,,作品版权,图片,隐匿草间弥生 复星艺术中心 作品版权 图片 隐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