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随着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台北当代)VIP开幕,伴随着同期举办的水墨现场台北展博会(Ink Now)、艺术台北(One Art Taipei)、艺术未来(Art Future)以及11月份开幕的台北双年展,4场博览会加1场双年展。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等同城的多场展览也在进行中,分布于大安区和内湖区的多家本土画廊也推出各自的重要展览,在2019年伊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台北。
2019台北当代
台湾是亚洲博览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从1994年台北艺博会创办以来,至今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但台湾博览会的盛况,还要追溯到5、6年前。2013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伴随着香港巴塞尔的举办,以及随后上海的两家博览会的崛起,亚洲的博览会市场逐渐地转移到这两个区域。如今,一场博览会,与全城联动的艺术活动,再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了解,台北当代VIP开幕现场,人气旺盛,似乎再现台湾艺术市场昔日的光彩,但热闹背后,究竟博览会有怎样的前景,一场博览会又能否带动香港、上海之外,亚洲区域一个新的艺术嘉年华?能否再为台湾的艺术市场书写新的辉煌?在亚洲博览会市场已经相当饱和的当下,台北当代能在这块土地上挤出新的生存之地吗?还是终究美梦一场?
2019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台北当代VIP首日销售 人气是否与买气并进?
好客的台湾人,为台北当代首日VIP开幕添足了人气,据各大画廊反应,当日藏家的比重,约有60%以上都来自台湾本土,20%来自内地及香港,10-20%来自东南亚地区。据台湾画廊称,台湾重要的藏家几乎全部到场,而演艺界内额收藏人士包括蔡康永、汪小菲、台湾制作人王伟忠等也出现在博览会上,另外,也见到了在各大博览会熟悉的面孔乌里·希克、余德耀、邵忠等。人气不缺,但实际的购买力是否与之相应,许多画廊却不太敢给予肯定的回复。
台北当代豪瑟沃斯画廊展位现场
VIP当天的销售情况,艺术网了解了不同区域画廊的销售情况进行。国际画廊方面,豪瑟沃斯画廊此次带来了德国抽象艺术家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1952 – 2013)个展,名为“水岸”,展出直接来自弗格艺术家资产的30余件作品,包括艺术家为人熟知的“网格绘画” 、鲜少展出的“灰色绘画”,以及一系列从未在亚洲展出过的“缩影绘画”。展出作品亦包括两幅大尺幅作品《无题》。这是画廊2018年6月宣布独家代理冈瑟作品之后,首次将作品带至亚洲。合伙人Marc Payot谈到:“VIP开幕当天我们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主要来自亚洲区的藏家及美术馆策展人对作品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共售出了6幅岗瑟的作品,根据尺幅,成交价格从2.4万至47.5万欧元不等。”
白立方画廊带来了十多位艺术家的逾25件作品,包括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翠西‧艾敏(Tracey Emin)、安塞姆‧基佛(Anselm Kiefer)、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等国际当红明星,以及刘韡、及何翔宇的作品。据画廊介绍,当天售出了安东尼·葛姆雷,基弗和达伦‧艾蒙(Darren Almond)等作品,价格在30多万英镑左右。
2019台北当代诚品画廊现场
台湾画廊方面,诚品画廊带来了郑君殿个展“陌生的花园”,展出郑君殿自2016年到2018年近二十五件色线画、具象画和素描新作。据画廊执行总监赵琍介绍,当天画廊卖出了3、4件作品,价格在100-300万台币之间。虽然没有像平常画廊参加博览会一样,大部分都销售掉,但整体情况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她提到,在香港巴塞尔、北京、上海博览会上见到的藏家,此次几乎都有来到台湾。而且她还留意到平常很少出现在其他地方的香港藏家,出现在博览会上,令她很是意外。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的藏家,也有许多参加了此次博览会。购买画廊作品的藏家就来自台湾本土以及东南亚。
台北当代亚洲艺术中心现场,展位 F04
亚洲艺术中心中心此次带来东方画会代表人物朱為白的个展:“一念破萬象”,呈现了他从1965年至2017年的13件作品,在当天有销售产生,买给了他们之前不太熟悉的东南亚的藏家。展览企划部总监马于婷告诉艺术网记者,他们目前对博览会的人气很满意,尤其是吸引到了许多平常不怎么出现在香港的藏家。
2019首届台北当代常青画廊展位现场
内地参展画廊方面,对于首届台北当代的人气,几家画廊均表示满意,但实际的购买力,各家画廊表示暂时还无法衡量。常青画廊当天售出了劳瑞斯·切克尼(Loris Cecchini)、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作品,据画廊介绍,不是高价位的作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带去了朱金石、王玉平、蔡磊、赵赵、秦琦、计洲、罗德尔·塔帕雅等作品,据画廊责任人郑林介绍,VIP当天已经有一些销售。
2019台北当代博而励画廊现场
2019台北当代千高原艺术空间现场
许多内地画廊都是首次参加台湾地区的博览会,在去之前,为了满足台湾地区多样化的收藏可能,尤其是偏现代艺术的趣味,各家画廊都带齐了自己的艺术家作品。比如博而励画廊带来了包括:张培力、黄锐,王广义、张伟、薛峰、叶凌瀚、张辽源、王加加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画廊表示当天博览会的人气很旺,但真正销售情况比较一般,VIP当天售出了一件叶凌瀚的《LUCY-C-019》,价格在10万左右。千高原画廊此次带来了陈秋林,庞茂琨,王川,杨述四位艺术家的绘画及影像作品,据画廊创始人刘杰介绍:“博览会首日的人气是很旺的,但真正的销售要看接下来几天博览会的表现。”
台北当代总监任天晋(Magnus Renfrew)
台北当代,会是又一个西方蓝筹画廊的倾销地吗?
台北当代由香港巴塞尔的前总监任天晋(Magnus Renfrew)创办,其背后的赞助商与巴塞尔也是同一个:瑞银集团。除了Magnus自己做展会的公司外,另外还有三家在国际领域有很强实力的展会公司也共同参与到台北当代的筹办。
为什么能够在亚洲博览会市场已经比较饱和的当下,创办一场全新的国际当代博览会。两方面因素提供了契机。
在2018年的香港巴塞尔上,中小型画廊所面临的问题被凸显出来。许多人留意到这一现实:博览会是西方超级画廊向亚洲市场“倾销”的据点,相反,很少西方的藏家会在这个区域下手买作品,大多都是在瑞士巴塞尔或其他国际博览会上购买。随着国内藏家不断将目光转向西方画廊的艺术家,大部分国内的中小画廊,都是西方超级画廊的陪跑员。往往几千万美元成交的明星艺术家消息,就覆盖了其他画廊的成交的消息。在诚品画廊执行总监赵琍看来:“香港巴塞尔越来越给人拍卖会的感觉,关注的都是有哪些高价作品成交的消息。”
2019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不仅如此,博览会本身对西方画廊的重视要远高于亚洲区其他画廊。有内地画廊表示,香港巴塞尔上,一个西方其实很普通的画廊,就能在博览会上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国内画廊,大部分都处于边缘。“博览会霸权,不公平的现象”是许多画廊不忿甚至担忧的现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Magnus于2017年创办了全新的ARTHQ / EVENTS展会公司,其目标旨在全新的区域板块内创办具有高品质的博览会,并且能够吸引新的收藏群体的进入。很快,他将目标投向了香港之外的台北。这个区域,拥有历史悠久的艺术市场背景,尤其在以台北艺博会为代表表的老牌博览会越来越式微的当下,台湾本土画廊与藏家,极其渴望有一个全新的,具有国际品质的博览会进入,能够与包括香港、上海等地的博览会市场形成新的竞争力。因此,很快,台北当代便在2018年宣布即将筹办。
2019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博览会的框架亦是基于Magnus的这一定位设置。除了画廊单元,其他几个有特色的版块包括新生画廊计划展区,聚焦成立未满八年的年轻画廊。个人展艺展区,以个展形式并列展出画廊新锐和艺坛泰斗的作品。而独有的艺文沙龙展区:邀请全部 90 家参展画廊,自行精选一件价格低于 8000 美元的作品在该区展出,以吸引更多年轻及新晋收藏家。
2019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Magnus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台北当代希望将新的藏家带入市场,降低令人却步的门坎,为更多人呈献一个欣赏艺术的环境。”
从首届博览会的反馈而言,许多台湾本土的画廊都对博览会的定位与品质给予了肯定,他们希望台北成为香港之外,画廊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另外一个选择。
然而无论是博览会的资金介入,还是博览会背后的创办者,抑或是从目前参展画廊的比例,这无疑又是另外一场带有西方权利的国际博览会。当台湾画廊与藏家欣喜于一场高品质的博览会进之时,未来它的发展如何,同样不免令人担忧。
台北当代总监 任天晋
2019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亮点
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VIP预展在1月17日下午2时至下午5时举行,开幕之夜将在下午5时至下午9时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90家顶级画廊参展,不仅有亚洲本土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更有在国际具有一线地位的欧美画廊积极参与。此次展会由瑞银集团呈献,分为四个画廊展区、装置艺术以及“新观点共享平台”。
台北当代总监任天晋分享了他对首届博览会的愿景,并介绍了此次博览会的遴选方式:“此次博览会并非采取邀请方式,为了跟上国际标准,我们有一套公开透明的申请流程,交由顶尖国际画廊经理人所组成的委员会,从申请者当中挑选出参展画廊,换句话说就是同行评审。画廊必须在交出的申请数据中,提供画廊自身的历史,列出画廊中展出的艺术家、参加全球艺术博览会的经验,以及博览会展区的提案大纲。”
“最终,我们从超过160名的申请团队中,选出了90间画廊参加这次的博览会。我们希望博览会的焦点能够摆在亚洲:90间画廊中,有70间的主要据点都位于亚洲,而在亚洲有永久空间的画廊更高达80间。”
“平易近人”是这次台北当代的核心价值之一。台北当代的出发点是要鼓励刚踏入市场的新人,给予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艺文沙龙区”则是今年的一个实验行动,希望能藉此展现出每个价格点都能入手高水平的作品,同时替刚展开购藏的新藏家指路。
画廊精粹展区将呈献来自42个城市的73个参展单位,包括成都、北京、上海、香港、福冈、大坂、釜山、首尔、新加坡、吉隆坡、马卡蒂,以及纽约、伦敦、苏黎世、米兰、巴黎和柏林等。重点项目包括 首尔Kukje画廊带来的梁慧圭于台湾的首次个人作品展;在伦敦、中国香港、纽约均有分支的Simon Lee画廊将带来美国观念艺术家梅尔·博赫纳(Mel Bochner)的作品;而来自台北的亚纪画廊则会展示李元佳的作品。
@ Claude Viallat, 092, 1982, Courtesy of Johyun Gallery
新生画廊计划展区将聚焦四家成立未满八年的年轻画廊(即于 2011 年 1月 1 日或其后创立),展区以画廊展览的质量及一致性为评选标准,参展单位都是属于新一代国际画廊中出类拔萃的菁英。首届参加该展区的画廊包括:ROH Projects(雅加达)、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Gallery Vacancy(上海),以及 Yutaka Kikutake Gallery(东京)。
@ 陈彧君,临时家庭NO.160527, Courtesy of A+ Comtemporary
个人展艺展区将以个展形式并列展出新锐和艺坛泰斗,以及多位于20世纪创造历史的艺术大师。13 位参与该展区的艺术家包含智海、村田有子、庄喆、诺尔·麦肯纳(Noel McKenna)、金子富之、霍刚、徐瑞宪、朱德群、谭平、毛旭辉、杨诘苍、小野田实(呈现从未在日本以外展出过的作品),及卡洛斯·克鲁兹-迭斯(Carlos Cruz-Diez)。
@ Yuko Murata, Child of the Star, 2018, Courtesy of GALLERY SIDE 2
台北当代将独特的概念落实在艺文沙龙展区:邀请全部 90 家参展画廊,自行精选一件价格低于 8000 美元的作品在该区展出。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及新晋收藏家,此区的艺术品将会以亲民的价格出售。除了年轻艺术家早期的作品,也包括国际知名艺术家的摄影及纸上作品 ,亮点包括:Javier León Pérez (红门画廊)、Ramesh Mario Nithiyendran (Sullivan+Strumpf)、郭维国 (大未来林舍画廊)、漆澜 (千高原艺术空间)、Bernd Oppl (Galerie Krinzinger)、伊莉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和 Minjoon Park (Gallery Hyundai)。
@ Minoru Onuda, WORK99-dec-c, Courtesy of Anne Mosseri-Marlio Galerie
装置艺术——台北当代的的艺术装置散布在展场各个角落,为观展者提供于装置超越传播展位空间互动的机会。本次博览会呈现分别来自于艺术家叶伟立、周世雄、Ichwan Noor、刘致宏以及John Yuyi的五大装置艺术。
“新观点共享平台”将邀请来自台湾及其他区域的著名文化人物参与,在台北当代艺博会举行的三天期间,每日分别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提出讨论。各界菁英将以当代议题作为基础,进行交流,探讨艺术的创意和表达,如何于更广大的世界中存在,也会一同分享对于艺术史、考古学、城市品牌和艺术市场等范畴的洞见。
@ Dan Flavin, Untitled (to Bob and Pat Rohm), 1969,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过去”这个主题将回顾不同艺术家的创作,例如亚洲二十世纪最重要艺术家之一的李元佳。而“现在”则会聚焦现今新晋及知名艺术家,包括韩国艺术家梁慧圭。围绕“未来”主题的讨论将由意见领袖一齐探讨有关博物馆及文化机构二十世纪后半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1 月 18 日至 1 月 20 日举行期间,非营利机构及台北当代的文化伙伴——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将会为民众提供一共 15 场导览服务,而儿童艺术机构 Little Art 亦将特别为孩童举办导赏团,欣赏各大艺廊的展品,让所有访客都可从创意活动中得到启发。
【部分参展画廊及亮点作品】
白立方将呈现逾25件艺术作品,艺术家包括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翠西‧艾敏(Tracey Emin)、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安塞姆‧基佛(Anselm Kiefer)等西方艺术家,同时还有刘韡及何翔宇两位中国艺术家。
Mona Hatoum,Remains of the day,2016-2018
© Mona Hatoum.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Lee)
Antony Gormley,Butt,2010
© Antony Gormley. Photo © Stephen WhiteCourtesy White Cube
Sarah Morris,Another World [Sound Graph],2018
© Sarah Morris. Photo © Ron AmstutzCourtesy White Cube
Tracey Emin,My Favourite Little Bird,2010
© Tracey Emi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2017.
Photo © Todd-White Art Photography Courtesy White Cube
豪瑟沃斯将推出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1952 – 2013)个展“水岸”(Waterfront),展出直接来自弗格艺术家资产的30余件作品,包括艺术家为人熟知的“网格绘画” 、鲜少展出的“灰色绘画”,以及一系列从未在亚洲展出过的“缩影绘画”。弗格是战后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从单色画到色彩研究、摄影到壁画、青铜浮雕到雕塑,在他涉猎广泛的作品当中,弗格探寻了评论家克里斯蒂·贝尔(Kristy Bell)所称的“视觉领域”,在各种媒介之间快速的转移和变换,鲜明地定义了艺术家自身及其作品。
冈瑟·弗格,《无题》,2007,195 x 230厘米,©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2007,200 x 190厘米,©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1997,丙烯 木板,102 x 202 厘米/ 40 1/8 x 79 1/2 英寸,©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1998,丙烯 木板,70 x 60 厘米/ 27 1/2 x 23 5/8 英寸,©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1999,175 x 190 厘米/ 68 7/8 x 74 3/4 英寸,©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2000,160 x 140 厘米/ 63 x 55 1/8 英寸,©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2003,24 x 16 厘米 / 9 1/2 x 6 1/4 英寸,©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冈瑟·弗格,《无题》,2004,28 x 24 厘米 / 11 x 9 1/2 英寸,© 瑞士冈瑟·弗格艺术资产 / VG Bild-Kunst, Bonn 2019,摄影:Bernhard Strauss
北京公社将携艺术家胡晓媛、马秋莎、宋拓、谢墨凛、理查德·迪肯 (Richard Deacon)、王光乐、杨心广、赵要、张晓刚共九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参展。
理查德·迪肯,新字母 JKL,2018,195 x 193 x 47 cm
佩斯画廊将呈现全球15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其中将包括二十世纪艺术大师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难得一见的大尺寸雕塑,该作品曾于前年由荷兰国家博物馆展出。而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与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精彩作品也将同时展出。完整艺术家名单包括:艾德里安·格尼、奈杰尔·库克、让·杜布菲、蒂姆·艾特尔(Tim Eitel)、洪浩、刘建华、奈良美智、名和晃平、仇晓飞、米歇尔·鲁芙娜、奇奇·史密斯、宋冬、里奥·维拉瑞尔(Leo Villareal)、岳敏君、张晓刚。
Jean Dubuffet, Le Facetieux, 1973/2014, polyurethane paint on epoxy, 245.1 cm x 189.9 cm x 85.1 cm ©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Yoshitomo Nara, When You Feel So Sad, 2012, bronze, 162.2 cm x 90.2 cm x 90.2 cm © Yoshitomo Nara
Adrian Ghenie, The Storm, 2015,oil on canvas, 240 cm × 200 cm © Adrian Ghenie
岳敏君,Some Day, 2017, oil on canvas, 90 cm × 70 cm © Yue Minjun
Kohei Nawa, Villus-Deer(Black), 2016, mixed media, 135 cm × 90 cm × 60 cm © Kohei Nawa
仇晓飞,Roundabouts, 2018, acrylic on linen, coloured cotton cloth, 200 cm × 200 cm © Qiu Xiaofe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臻选艺术家朱金石、王玉平、蔡磊、赵赵、秦琦、计洲、罗德尔·塔帕雅的优秀作品。
王玉平,少年和狗,210x160cm 2018
蔡磊,模稜 170217,180 x 110 x 17cm 2017
赵赵,一秒,200 x 300cm 2016
朱金石,垂柳飞絮扬,180×160cm 2017
计洲,地图3,摄影 80 × 173 cm 2013
秦琦,两个椰子,190 x 250 cm 2018
罗德尔·塔帕雅,灵魂河,172 x 122.5 cm 2017
大未来林舍画廊将带来艺术家陈界仁、刘炜双个展:艺术家陈界仁将展出《泥泞中的星丛》系列绘画,刘炜将展出不同时期的作品。
陈界仁,图像星丛,2017 105x170 cm 黑白照片‧典藏级相纸
刘炜,No Smoking,1998 150x130 cm 油彩‧画布
前波画廊将携艺术家付小桐,石冲,王公懿,邬建安和严善錞的最新作品参展首届台北当代。
付小桐 (b. 1976) 600,000 孔, 2018,手工宣纸
石冲 (b. 1963) 隐语之一, 2015
布面油画, 95 x 122 cm
王公懿(b. 1946) 蓝山 12/01/2018,11/28/2018, 2018
蝉翼宣、水彩,共两件,每件170 x 95 cm
邬建安 (b. 1980) 五百笔 #25, 2017
纸上水墨水彩拼贴 250 x 200 cm
严善錞 (b. 1957) 仲冬040506, 2018
亚克力、综合材料、共三件,每件172 x 112 cm
卓纳画廊将带来20位重量级艺术家作品参展,这也是卓纳画廊首次在台湾地区参展艺博会,将致力于广泛呈现画廊近期的展览项目和艺术家动态。
尼奥·劳赫(Neo Rauch) 《切片机》,2018
布面油画 40 x 50 cm 42.2 x 52.2 x 3.7 cm(含框)
© Neo Rauch / VG Bild-Kunst, Bonn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马塞尔·扎玛(Marcel Dzama),《身份待售》,2018
纸上水粉、水墨及石墨 35.6 x 55.9 cm 43.2 x 63.8 x 3.8 cm(含框)
© Marcel Dzama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 《充满光明,阿德尔伯特,a》,2018
纸上喷墨打印,纸夹 138 x 206 cm,第1版(共1版),1AP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博而励画廊将带来黄锐,王广义,宋琨,前川强,王加加,薛峰,叶凌瀚,张辽源,张培力,张伟的作品,发表针对亚洲文化景观的重要见解。
黄锐,红色北京,四联画,布面綜合材料,171 x 283 cm1990
王广义,紅色理性——古典人体,布面油画,53 x 41 cm1987
王加加,快跑!,油画,喷漆,树脂,布面数码印刷,140 x 140 cm2018
薛峰,看不见的地盘2018-4,布面油画,120 x 160 cm2018
叶凌瀚,LUCY-C-019布面丙烯,150 x 200 cm2018
张伟,AD5,亚麻布油画,220 x 190cm1985
张培力,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 2018
张辽源,“框是做出来的”系列之宝石山上,艺术微喷,玻璃,榉木框,115 x 54 x 3.5 cm版数1/5,2017
常青画廊此次带来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伊黛尔·阿德楠(Etel Adnan)、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劳瑞斯·切克尼(Loris Cecchini)、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Pascale MarthineTayou)、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 Ozzola)的作品参展。
《镜子(黑雾)》,2018年,涂漆不锈钢,95 x 95厘米,独版
《三重巨型蘑菇》,2015年,聚酯蘑菇复制品
聚酯涂层,合成树脂,丙烯颜料,线,油灰,聚氨酯,硬塑料,不锈钢,160厘米,独版
《另一个雕塑》,2007年,大理石,丙烯颜料,25 x 34 x 7.4厘米,独版
《殒落之花 - 瑞士》,2017年,棉纸上喷墨打印,150 x 216厘米,版本:1 + 1 AP
《成形的种子(L 166)》,2018年,氧化铝,217 x 160 x 25厘米,独版
《Rozzi剧院,锡耶纳》,2014年,明胶银盐摄影,58,4 x 47厘米,版本:25
《灌木丛与羊》,2005年,染色铅条玻璃,138 x 248 厘米(每块玻璃 138 x 62厘米),独版
高古轩的展位在D13,将呈现众多艺术家的现当代艺术作品。
Georg Baselitz, 5 mal endwärts, 2018, Oil on canvas, 120 1/8 x 193 inches, 305 x 490.1 cm
© Georg Baselitz 2019, Photo: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Helen Frankenthaler, Champagne, 1991, Acrylic on canvas, 34 1/2 x 54 inches, 87.6 x 137.2 cm
© 2019 Helen Frankenthaler Foundation, Inc./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Photo: Rob McKeever, Courtesy Gagosian.
千高原艺术空间将在画廊精粹单元呈现陈秋林,庞茂琨,王川,杨述四位艺术家的绘画及影像作品参展。
陈秋林, 薄荷-李小英, 胶片摄影, 德国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收藏级纸张, 艺术微喷, 120×150cm, 2018, Ed. 5+1AP
粉红色木框整体喷涂+表面无玻璃+作品冷裱于铝板, 含框尺寸:22×152×6cm
庞茂琨, 格列柯的天空, 布面油画, 120×160cm, 2017
王川, 无形的盒子, 布面丙烯, 194×162cm, 2016
杨述, 无题 2007 1116, 布面丙稀, 260×180cm, 2007
耿画廊集结了王攀元、苏笑柏、杨茂林、林钜、姚瑞中、苏孟鸿、纪嘉华等艺术家展出。综观这七位艺术家如何运用不同的媒材、不局限于任何风格或形式,用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文化问题、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各自演绎其东方哲学理念。
王攀元,引领,1985,油彩、画布,162 x 130 cm
苏笑柏,曹衣出水,2018,121 x 484 x 8.5 cm
杨茂林,黯黑的放浪者‧腔棘魚,2018,102 x 122 cm
林钜,九节拂风 拾 常玉演,2018,水墨、绢、画布,145 x 70 cm
姚瑞中,好时光:莲花潭,2018,印度手工纸、艺术笔、金箔,131.5 x 81 cm
苏孟鸿,魅圆花,2018,压克力颜料、画布,120 x 120 cm
纪嘉华,迷幻的真实,2018,油彩、亚麻布,65 x 130 cm
诚品画廊将在本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郑君殿个展“陌生的花园”,展出郑君殿自2016年到2018年近二十五件色线画、具象画和素描新作。
郑君殿,玫瑰 170205,2017-2018,油彩、炭笔/画布,100 x 100 cm
郑君殿,野姜花 170528,2017,油彩/画布,141 x 215 cm
郑君殿,海边,2018,油彩/画布,200 x 228 cm
郑君殿,天竺葵180910,2018,油彩/画布,170 x 114 cm
Simon Lee画廊带来美国概念艺术家Mel Bochner的作品参展。
Mel Bochner,Ha Ha Ha,2018
Mel Bochner,Ha Ha,2018
Mel Bochner,Ha Ha Ha,2018
Mel Bochner,Ha Ha Ha,2018
Massimo De Carlo画廊参加此次台北当代艺博会的展位位于B02。带来多位东西方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McArthur Binion,Binion/Saarinen:III,2018
Tony Lewis,What a stupid world,2015
刘小东,Yezi(Leaf),2011
Carsten Holler,Snake,2013
台北艺术门画廊呈献来自全球的九位当代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布莱姆・博格特(生于1921年,逝于2012年,比利时)、全光荣(生于1944年,韩国)、刘文涛(生于1975年,中国)、罗伯特・马瑟威尔(生于1915年,逝于1991年,美国)、阿卡恩基罗・萨所利诺(生于1967年,意大利)、弗兰克・斯特拉(生于1936年,美国)、帕斯萨尔・马凡内・泰欧(生于1966年,喀麦隆)、周洋明(生于1971年,中国)和朱金石(生于1954年,中国)。
布莱姆・博格特,《单色》,2005,混合媒材、板,81.9 x 97.2 cm
全光荣,《AU00-166》,2000,混合媒材、韩国桑皮纸,180 x 153 cm
刘文涛,《无题》,2012,布面铅笔,200 x 150 cm
罗伯特・马瑟威尔,《水彩研习6号(绿与蓝)》,1968,亚克力彩、水彩、石墨、纸本,77.5 x 55.9 cm
阿卡恩基罗・萨所利诺,《马克》,2018,倍耐力轮胎及钢工字梁,112 x 107 x 77 cm
弗兰克・斯特拉,《Hacilar Level lc》,2001,环氧、喷漆、铸铝,142.2 x 142.2 x 33 cm
帕斯萨尔・马凡内・泰欧,《粉筆Ä》,2015,粉笔、木头,170 x 220 x 7 cm
周洋明,《20160423》,2016, 布面丙烯,181 x 228 cm
朱金石,《 顛倒的幻象》,2012,布面油画,180 x 160 cm
任日,《元塑系列之一,几何学起源系列#39南非》,2015,天然蜂蜡、木、铁丝,50 x 69 x 5 cm;连框:36.5 x 55 x 5 cm
阿拉里奥画廊甄选了六位艺术家,其中囊括了东亚版图风格各异的国际大师、中青年知名艺术家以及新锐艺术家。他们分别是白南准(美籍韩裔, 1932-2006)、名和晃平(日本,b.1975)、高磊(中国,b.1980)、孙逊(中国,b.1980)、闫珩(中国,b.1982) 以及卢相浩(韩国b.1986)。
高磊,“无题” (胶片盒)",2017,© 艺术家和阿拉里奥画廊
名和晃平,PixCell-Violin #3,2018,综合材料,© 艺术家和阿拉里奥画廊
白南准,写于1954年的东京(音乐盒),1994
孙逊,镜心,2017,© 艺术家和阿拉里奥画廊
闫珩,幻兽 3,2018,布面油画装置,112 x 125 cm © 艺术家和阿拉里奥画廊
索卡艺术将在台北当代艺博会上推出艺术家毛旭辉个展,展出其近年来的新作,包括10件(2010-2018)画布作品和8件(2009-2016)纸上作品。
毛旭辉 圭山•立夏 80×80cm 布面油画 2015.05
毛旭辉 圭山写生•树为长者 之四 70×80cm 布面油画 2015.11
毛旭辉 紫色•圭山黄昏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15
毛旭辉,梦中花园
毛旭辉,天空留下了翅膀的痕迹·致泰戈尔
毛旭辉,春耕中的红土地
汉雅轩会在台北当代艺博会中呈现已故台湾艺术家叶世强(1926-2012)的作品,展位是B13。与此同时,汉雅轩还会参加在台北花博馆举办的另外一个艺博会“水墨现场”。
叶世强,春天里的春天,2007
叶世强,海帆船,2007
叶世强,玫瑰,2011
叶世强,百年老梅(老豪宅),2011
叶世强,二兔仔,2012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台北当代,MagnusRenfrew,艺术博览会,,博览会,当代,作品台北当代 MagnusRenfrew 艺术博览会 博览会 当代 作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