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樊洲
导语:“某年的秋天,我在弹古琴,突然发现韵律中有根线;当时恰好点燃着一支线香,香飘散出来时便是虚虚实实的线,我发现水墨画其实是线的艺术,千年来表现的那么丰富。于是,我开始实验绘画只用线表现,开启了‘曲线交织法’的创作。”樊洲回忆他的标志性图式形成之因时这样说。那一年是2009年,那之后,樊洲的“线山水”让艺术界为之一怔,征服了挑剔的东方批评家和高明的西方观众。
樊洲说,至此,他从表现山水外部肌理深入到表现山水内在结构和律动。批评家彭德先生将其山水画分为三种:寓意山水,书写山水,乐律山水。“曲线交织法”创造的“线山水”便是彭先生口中的“乐律山水”,是有些批评家口中的“纯粹的抽象”,也是樊洲直到今天仍在坚持的重要水墨实践手法。
这些线是“独奏”或“合奏”或“交响乐队”,也是谜一般的网格。体现着樊洲无止境的自由与独立的自然观。
樊洲与“曲线交织”
“画隐者”的山与水
樊洲曾是位“画隐者”,1992—2018的26年间,樊洲山居于终南山的翠华天池畔。时有烟云供养有典籍可翻,有山之气水之韵月之动可观,养成其天真如婴又广袤无边的浩然个性。
访谈樊洲先生之前,笔者观看了其一则终南山居日常与创作的视频。太极、古琴、书法、绘画贯穿了一天的光阴,樊洲说“每日五点起床,有时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觉累”。镜头中的终南山寂静如海,时光如停滞,有种隐秘的玄妙。有个特写格外动人,樊洲秉烛夜览墙壁上的书法,寂静之静中,一份远古的庄严感与书卷气弥漫,樊洲成了“高士”。我一直不知当代人中“高士”会是什么样子,那一刻便想就是樊洲先生那样吧。
智者仙境240x120xm纸本彩墨(早期作品)
蜃景96x179cm纸本彩墨2002年(彩墨山水系列)
龙蛇舞秦山300x130cm纸本水墨2005年(水墨氤氲系列)
一阴一陽为之道 390x282cm纸本彩墨2006年(水墨氤氲系列)
20余年的时光于山水中度过,贾方舟先生说“他作为艺术主体在山水中践行了人生理想,艺术只是他在对山水的精神需求中转换为一种精神诉求”,因此“山水人生是第一位的”,“山水艺术”只是山水人生的一个副产品。而笔者认为,山水艺术不仅是一个副产品那么简单,它是艺术家的重要终极目标。
樊洲的山水作品大致分为三个系列:《彩墨山水》《金墨交响》《水墨氤氲》,这是他山居之后的三个重要时期代表作。
2018是樊洲的转折年,他结束了“画隐”生涯,回归城市。同时,艺术创作上又有新思路,在巴黎、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连续举办大型个展,均引发强烈反响。
从研习传统到实验创新到回归中国文化精神,樊洲的艺术演变为何是一条具有共性却难以复制的杰出个案?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曲线交织法,终南山,樊洲,水墨,,山居,批评家,氤氲曲线交织法 终南山 樊洲 水墨 山居 批评家 氤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