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三点,“再寻广胜——梅莹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参加此次开幕式并致辞的嘉宾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张根虎,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报》总编、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人民画报社书画院院长白景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牛宏宝院长。画家梅莹从2014年开始临摹广胜寺壁画,历时三年半的时间创作临摹了广胜寺几乎全部壁画,共407平方米,包括流失在海外的四铺壁画。此次展览作品包含最具代表性的大幅作品《龙王降雨图》、《龙王祈雨图》、《元杂剧图》、《太宗巡行图》,等等。著名艺术评论家彭锋说道:梅莹的临摹与创作不仅延续了广胜寺壁画的生命,而且将个人"小我"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大我"之中。她的作品中凝聚的信息和能量要远远超出了她个人的范围,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梅莹娴熟的技巧和高雅的趣味,而且能够领悟到有来自宗教、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梅莹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好、它精采、精妙、博大精深。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愿意坚守和传承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张根虎致辞
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报》总编、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致辞
人民画报社书画院院长白景峰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牛宏宝院长致辞
画家梅莹致感谢词
策展人张英剑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
艺术的观念,随着时代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现代性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在18世纪欧洲确立起来的现代艺术,被接受为唯一正确的艺术。现代艺术推崇创新和审美,与此不符的艺术,通常被贬低为原始艺术、部落艺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宗教艺术、工艺美术等等,难登高级艺术的大雅之堂。然而,从人类历史上来看,现代艺术只占有非常短暂的时间。在漫长的艺术史中,绝大部分时间和绝大部分文化中的艺术,都不以创新和审美为主要目的。历经数千年不变的埃及艺术,目的是文化传承,丝毫不因缺乏创新而减损它们的艺术魅力。同样,文化传承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目的。在谢赫的“六法”中,就有传移模写。多亏艺术家的临摹,历史上的艺术杰作才能够延续至今。在很长时间里,传移模写不仅是艺术传承的唯一方式,也是艺术家自我修行的重要方式。梅莹的创作临摹和修复,不仅延续了广胜寺壁画的生命,而且将个人"小我"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大我"之中。尽管梅莹的作品是对原有壁画的创作临摹,但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中凝聚的信息和能量要远远超出了她个人的范围。在梅莹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她娴熟的技巧和高雅的趣味,而且能够领悟到有来自宗教、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龙王降雨图 (120cm×345cm)×6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龙王祈雨图(120cm×345cm)×6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太宗巡行图(120cm×345cm)×2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王宫尚宝图(120cm×345cm)×2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王宫尚食图(120cm×345cm)×2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元杂剧图(120cm×345cm)×2 纸质 创作年代:2014年-2017年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月16日。
艺术家简介
梅莹,原名崔淑梅,山西襄汾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文学著作十几部。获赵树理文学奖及中央电视台等多项奖。2010年举办个人工笔画画展。2013年举办古风墨韵个人书画展。2014年举办女子三人画展。2014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画说山西》栏目为其制作个人专题片。2015年由人民画报社、山西省文联在全国政协礼堂为其主办“五彩•和谐”梅莹工笔重彩画个展。 2017年4月由临汾市委市政府,市宣传部,文化局主办梅莹广胜寺壁画创作临摹展。 2018年9月举办由临汾市妇联主办的守护传统、爱我家乡个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壁画,纸质,中国,广胜寺壁画,梅莹,工笔画,壁画 纸质 中国 广胜寺壁画 梅莹 工笔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