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拿破仑收藏专家皮埃尔-珍·沙朗颂:1500件藏品_每一件都有故事_-收藏-加冕礼-布面

编辑:彭菲 来源:雅昌网
 
“拿破仑特展”嘉宾合影自古帝王故事多,拿破仑也不例外。他的英勇与征服(发动“雾月政变”后,其政权扶摇

kjXGXyAiYOFSD09yzKnOXTZB3oIx9mhSKeA9PINH.jpg

“拿破仑特展”嘉宾合影

自古帝王故事多,拿破仑也不例外。他的英勇与征服(发动“雾月政变”后,其政权扶摇直上,对内建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持续扩张,五破“反法联盟” ),他的大刀阔斧(颁布《拿破仑法典》,建立当时最完善的法制体系;创办法兰西银行,统一货币),他的悲情结局(1812年兵败莫斯科,1813年莱比锡失利,1815年滑铁卢惨败),都被世代流传。可以说,即便在中国,拿破仑亦家喻户晓,但囊括185件关于拿破仑作品和物件的艺术展,不是所有人都看过。

wvyrx5P62o42CaDz4OVAUAvLCg2RG5FnfkibQkiF.jpg

hG4LnwO9NIJ3g2D0YLYVVMA0ZUZ2qMvH5x9oyeN4.jpg

f6ew0Qxjqyve5VGXQyWgvBh3JQpGXSc2e9guFuxW.jpg

展览现场

Bhl0ha80S3XWLgDcz1Ig4Dy8bK3KzwsJQaw5HM7V.jpg

l8ochVeTQob40rMCGtOJYc57MYLtl8EChI5lJTFc.jpg

ye6PoOxQ64ix1M4JIUNJLwsXqc8rJ4B0ItUIA11W.jpg

展览现场(摄影:田小北)

10月26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启的这场“拿破仑特展”,便系统地整理了关于拿破仑的方方面面。展厅分为五个展区,依次为“一代枭雄”、“荣耀传奇”、“浪漫现实”、“历史回眸”和“家族荣光”,由此梳理了拿破仑从平凡走向加冕的一生。作品内容上,不仅展示了雅克-路易·大卫、安托万-让·格罗斯、弗朗索瓦·杰拉德等艺术大师为拿破仑创造的绘画和雕塑,也呈现了拿破仑的手稿、贴身服饰、珠宝、军旅用品及家具等;此外,珍贵的《拿破仑法典》,以及拿破仑两人妻子——约瑟芬和玛丽,以及拿破仑家族的生前物件都得以呈现。上述作品均由法国沙朗颂收藏借展展示。据悉,皮埃尔-珍·沙朗颂从十七岁时开始收藏拿破仑的相关物件,至今已有1500件相关藏品。

“我一直想在中国举办拿破仑大展,因为他的事迹、他的历史、他的一生影响力,是无关国籍的。我很期待中国观众对这场展览的反馈。”沙朗颂说。

展览前夕,艺术网与皮埃尔-珍·沙朗颂进行对话,他和我们分享了丰富的收藏故事。

JZACnBEYgN78rVwGsW1LUmQ0Uwaxq2DOiQz1fvqe.jpg

皮埃尔-珍·沙朗颂

艺术网:这次展览得以来到上海的原因是?

皮埃尔-珍·沙朗颂: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各个国家和城市办展。来中国和我幼年经历相关。在我七、八岁时,我父亲来过中国,回国后他给我带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个国家很神奇,长大以后一定要去。还有一个人促成了我的中国情结,他就是皮尔·卡丹。他鼓励我:“沙朗颂,你一定要去中国。你去了中国,就把拿破仑带去中国。”几年前,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国内推出过一档拿破仑的展览。但那个展览没有来过中国的一线城市,所以我一直想实现这个心愿。

这次能来上海办展,我非常欣慰。展览中,有80%的作品没有来过我中国。比如拿破仑的权杖、拿破仑和约瑟芬的画像等。我觉得这是中国观众全面了解拿破仑的好机会。

艺术网:目前,您一共有多少件拿破仑的藏品?

皮埃尔-珍·沙朗颂:很多人说我有2000件拿破仑的文物,其实也不能这么计算,因为有的作品是一套的,一套里有好多件。我保守估计,有1500至1800件。在收藏界有一句老话,数量不能代表一切,最重要的还是要收到有分量的藏品。

艺术网:在你眼中,恒定“有分量”的标准是什么?

皮埃尔-珍·沙朗颂:比如,如果有一、两件镇馆之宝,要比有100件普通的藏品要厉害得多。对我而言,每件藏品都很珍贵,若从市场价值和作品的稀缺性来说,约瑟芬的肖像、拿破仑加冕的油画价格是最高的。整体而言,这次展览的藏品都是高规格的,值得一看。

PlU0zw8dpSPVLEvG2viEkkoyPhwzaAz4VpsCHYdA.jpg

OfDyT94ZNOwS54XOKKYFU1vZDCwc9uuo8gR5lN9b.jpg

BASnXFY134QJEU9D9FocvxRth0SH188fBXCPdM2x.jpg

展览现场 《洞见》

艺术网:您何时开始收藏拿破仑?

皮埃尔-珍·沙朗颂:我们家族对收藏并不陌生,我的外祖父就是收藏家,他主要收藏18世纪的文物。在我七、八岁时,曾收到长辈给我的礼物。那是一本拿破仑的连环画,当时我并不知画中人是谁,我以为他是超人。我父亲告诉我,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名叫拿破仑。当时,他带我去枫丹白露,拿破仑行宫给我带来很深的印象。到了十二、十三岁,我只要一有钱就开始买拿破仑的文物,最早买了一件他的签名。当时,我不爱买衣服,也不滑雪,就喜欢收藏,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还不太理解我。

艺术网:当时的收藏渠道是?

皮埃尔-珍·沙朗颂:先说一下我的钱从哪儿来吧。当时,文物在法国卖得还比较便宜,我在餐厅当服务员,在服装秀场当保镖,或把我父母给我买的衣服卖了,这点钱就可以收一点东西了。当时,我几乎每天都去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时间久了,拍卖师都认得我,一有好东西就会告诉我。二十八岁那一年,我上了电视,黄金档期间有很长的篇幅报道我的拿破仑收藏,那档节目有1000至1200万人收看,我一下子“成名”了,有更多人来和我分享关于拿破仑的文物。所以,之后就收得越来越多。

艺术网:如何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

皮埃尔-珍·沙朗颂:拿破仑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留下了很多历史文献,这些资料都是我在收藏时候可作参考的。我对它们如数家珍。一开始,我收得最多的是书籍和手稿;有些积蓄后,我开始收藏肖像和油画;之后,开始收藏拿破仑本人和家族使用过的家具和其他文物。

Ige34D7p03OMxv49eMLQNNYytxghnC8G3SeVCYGQ.jpg

展览现场 “凯旋门”

艺术网:能否分享一些收藏的故事?有没有你千辛万苦才收到的作品?

皮埃尔-珍·沙朗颂: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独特的收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藏品是拿破仑和约瑟芬的婚约,我等了它15年;约瑟芬的那张油画也是,纽约上拍时,我还在哥伦比亚,托朋友帮我竞拍,竞拍成功后,我把它藏了很久,不想让别人知道;还有拿破仑权杖也很有意思,我拍下了,但当时没有足够的钱,一时弄得很尴尬,后来还收到各种催款信……这些故事很多,它们也是我收藏的一部分。

艺术网:作为收藏拿破仑艺术品和文物的专家,要是现在还有作品流通于二级市场,您认为哪些最值得收?

皮埃尔-珍·沙朗颂:这很难说。但据我的经验,依然有很多文物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过,比如拿破仑的手卷、戒指和其他生活中的物件。如今,越来越多人体会到了拿破仑的收藏价值,市场推动下,有更多的人愿意把它们上拍至二级市场。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建议他们从大型拍卖公司入手,它们的拍品相对更有保障。此外,收藏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正因为拿破仑是历史人物,了解他的渠道有很多,而这些学习渠道都可作为收藏的参考。

艺术网:谢谢。

看过沙朗颂的分享,让我们回到展览,悉数那些精彩作品。

那些“拿破仑像”

雅克-路易·大卫

雅克-路易·大卫生于 1748 年,卒于 1825 年。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1780 年代,他绘成的一系列历史画,标志着由洛可可风格向古典主义的转变。

TNUDbOPablNKAd30kXcxqgHv7OkSow1rHAlgPAtj.jpg

《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

让-巴普蒂斯特·莫扎伊斯(1784-1844)与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

1807年

 50.8 x 45.72 cm

布面油画

此件《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描绘了拿破仑在战役中以及掌权时的气宇轩昂。在画面底部出现“汉尼拔”和“查理曼”的名字——和他们的英勇气概相同,拿破仑为了震慑敌人,勇敢地指挥军队并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这一战略最终使拿破仑赢得了马伦戈战役的胜利。一个小故事——实际上,拿破仑是骑着骡子穿过了阿尔卑斯山的。这幅画的署名是莫扎伊斯和大卫,为让-巴普蒂斯特·莫扎伊斯在大卫的工作室工作。

smJyllqC3TpY5bE9KaPFXrkIwnSPPqHuSDnAkrwB.png

(左)《身着神圣礼服的拿破仑一世半身像》

1804年

107 x 89.5 cm 

布面油画

(右)《拿破仑·波拿巴肖像》

1789年

71 x 65.5 cm 

布面油画

拿破仑在加冕前 3 个月,即 1804 年 9 月,向大卫订购了《身着神圣礼服的拿破仑一世半身像》。不过,画像完成后,拿破仑拒绝收货。于是,大卫将画像出售给卡多尔公爵,后者在 1804 年到 1807 年时任内务部部长,并在 1807 年到 1814 年间担任了外交部部长。

《拿破仑·波拿巴肖像》是一副未完成品,大卫很快画出拿破仑的脸部后,就将作品裁剪下来了。画像在画家的画室里保存了若干年后,大卫将它提供给了维旺·德农——拿破仑一世博物馆(现为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维旺·德农去世后,德·巴萨诺购买了画像,并在其家族收藏中保存了一个多世纪,直到20 世纪 30 年代,被查尔斯·德·贝斯提吉收购。查尔斯去世后,卢浮宫于 70 年代收藏了此画。因为先前一直被大卫和维旺·德农收藏,这幅肖像的许多复制品都是在 19 世纪 30 年代制作的。

DAZ8gK6ibY65tku1zUlBKOljeUmbdixvFnuNjWpO.png

《教皇庇护七世肖像》

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

1806年

85 x 71 cm / 111 x 95 x 6 cm  

布面油画

这是一幅著名的教皇庇护七世肖像的复制品,由拿破仑·波拿巴于 1805 年委托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真迹保存在卢浮宫。

安托万-让·格罗斯

安托万-让·格罗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格罗斯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微型画画家,从他 6 岁起就教他绘画。1785 年,他进了大卫的画室,不倦地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在马萨琳学院听课。1792 年,经美术学院的推荐,他获得为国民大会的成员画画像的差使。

gtlXw0WRgoFW7RLll89qzATml3aEYCeWizivIQ35.jpg

《第一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

安托万-让·格罗斯 (1771-1835)

约 1802 年 

78.74 x 66.04 cm 

布面油画

弗朗索瓦·杰拉德

弗朗索瓦·杰拉德是一位出生在罗马的法国画家。1789 年,他参加了罗马大奖赛。 1790年,他再次展示自己,但父亲的离世,使他陪他的母亲回到罗马。1791 年,他返回到巴黎。1794 年,他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主题是“八月十日”,即杜伊勒里宫的风暴。1795 年他为一位慷慨的朋友绘制了肖像(今日保存在卢浮宫),获得无可争议的成功。

KjyxrMebhIHRCyTdhwIIL5LyHKgavq59Vmveg93j.jpg

《拿破仑一世身着加冕服装的肖像》

弗朗索瓦·杰拉德 (1770-1837)

1810 年

251 x 176 cm 

布面油画

vHIa0it9E5ZU0WNIPBBRqkCMujI46E8Wd7Ag7j5q.png

《拿破仑在枫丹白露》

保罗·德拉罗什 (1797-1856) 

1848年

110 x 95 cm 

布面油画

这幅拿破仑的沉思画像,是德拉罗什此作品的几个不同的版本之一,它在拿破仑在世时所作的画作中,与雅克-路易·大卫和让·奥古斯托·多米尼克·安格尔的作品有相同重要的地位。这幅画描绘的是拿破仑1814年3 月 31 日在枫丹白露的情形。这天,也是巴黎向同盟国投降的日子。在这之前,拿破仑签署了协议,结束了对法国的统治,并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权力与加冕

5DFFxEFLEudVgLS2DJ20iZoej8hCt9980y5YzXzK.png

《1804 年 12 月 2 日宣布拿破仑加冕皇帝的首席传令官的佩剑》

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 和让-巴普蒂斯特·伊萨贝 (1767-1855) 设计

尼古拉·诺尔·布特(凡尔赛皇家军工厂)制造

1804年

  91.4 x 12.7 x 2.5 cm  镀金铜、镀金银、乌木和丝绒

UyIxmEZUW4nQ75C8wfuajNJeL51hwzwlhO02uZxR.png

《拿破仑一世加冕礼用的传令官的手杖》

制造者不详

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 设计

1804年 

75cm 

木,丝绒,金,黄铜

传令官手杖,木制且包裹着紫色丝绒,下首装饰分为四列的 30 只金色黄铜蜜蜂,两列七只和两列八只。顶上安装打孔黄铜和黄金制成的“查理曼大帝”的皇冠。

Jwjk7POJDY1FmgmQuEvhwVNBf0ixBn4AqmevxYfa.png

《拿破仑加冕礼》

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

1804年

43 x 57.5 cm 

布面油画

这幅预备习作是雅克-路易·大卫和他的学生鲁热为现存于凡尔赛宫的《加冕礼》所绘制。事实上,有两幅描绘了拿破仑的加冕礼的画,第一幅在卢浮宫,第二幅在凡尔赛宫。艺术家参考了卢浮宫的画作,使用了不同的颜料和颜色来完成第二幅画。

mtzXkM1cyXajEBduqrjuefdlgRwVcaaffIod3sNK.png

(左)《在加冕礼上使用的大型木质徽章》

雅克·路易-大 卫 (1748- 1825) 设计

弗朗索瓦-奥 诺雷-乔治•雅 各布-德马尔 特 (1770- 1841) 制作

1804年  

130.2 x 110 x 15.3 cm  果树材质

(右)《拿破仑的宝座设计图》 

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 

1804年

17 x 18.7 cm;16.2 x 18 cm  墨水和水彩画  

拿破仑在圣母院大教堂中殿举行加冕仪式时,周围环绕着的红色天鹅绒一共有十枚徽章,现在只有一件幸存。徽章上环绕着 帝国鹰的是荣誉军团的仪式项链。徽章设计按照查理曼大帝使用的原型而来。左侧的权杖是赐予祝福的正义之手,右侧则描绘了西方第一位皇帝——查理曼大帝手握权杖坐于宝座之上。徽章顶部是帝国的王冠,下面是绣有蜜蜂的帷幔。

eg4jfhmmd1jC95p0CwtDy9fMpxm9LzP8ar81GM0P.jpg

《拿破仑法典》

1802年

38.9 x 54.6 cm 

摩洛哥皮革

写给 1805 年 6 月 7 日上任的意大利总督尤金·德·博阿尔内的《拿破仑法典》。两卷书籍采用全包绿色摩洛哥皮革封面,装饰长谷穗、金色马车轮、中心盾形纹章,背面脉状富丽装饰,切口包边装饰,内页装饰轮盘和金片。两卷书的标题清晰独特,上面装饰着由约瑟夫·兰吉 (1766-1813) 雕刻而成拿破仑线描画像。法典分别用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印刷。由皇家印刷厂主管纳丁负责印刷,并由米兰皇家装订工罗迪吉安尼负责装订。

EdNLuZYGAFHJP7vdUD5Kayni89xMH0YIakgte6Zg.jpg

《教皇庇护七世授予拿破仑的加冕礼戒指》

1804年

戒指尺寸:周长 63 mm;净重:6g 黄金和蓝宝石

黄金戒指戒面上装有金属箔,上面嵌饰一个垫子形状的蓝宝石,周围环绕着 V 形臂章主题图案,戒指肩上以 U 字钉镌刻。底面饰有蓝色珐琅背景的白肩雕,上首装饰伦巴第王冠。

aUav3kZ9XLvFrxBDHcdmRpTtxNwoYLiwENQYWS5p.png

(从左至右)

《拿破仑加冕礼欧仁-罗斯•德•博阿尔内的扁皮袋设计图》

卡尔•韦尔内 (1758-1836) / 1804年/ 43 x 34 cm / 水彩和水粉 

《鹰徽草图》

安托万•德尼•肖代 (1763-1810) / 1804年 / 26 x 29 cm /绘画

《金鹰像》

彼埃尔-菲利普·汤米亚 (1751-1843)/ 1804-1815年/20.3 x 22 x 25 cm/镀金青铜

《拿破仑的荣誉军团大鹰勋章》

马丁·纪尧姆·比昂内 (1764-1843)/约1810年/17.8 x 12.7 cm/布面银线。

      《拿破仑加冕礼欧仁-罗斯•德•博阿尔内的扁皮袋设计图》是拿破仑在加冕时选择的单头鹰徽,象征着权利。备选的徽章符号包括雄鸡、狮子和大象。这件作品最开始属于皮科的收藏。 在拿破仑加冕之时,单头鹰徽继而成为了法兰西帝国的象征,加固了拿破仑的权威。自古以来,鹰徽就是罗马帝国的象征,并且是胜利的代表。《鹰徽草图》是为皇帝战车上的鹰徽做的草图。

《金鹰像》制作于 1804 年。这枚铜制雕像呈鎏金色,鹰头扭向左边,鹰嘴轻微张开。右爪停在一根棍子上。彼埃尔-菲利普•汤米亚是法国雕塑家,是法国第一帝国最出色的镀金青铜制品及家具制作者。他帝国风格的新古典主义青铜器成为了当时青铜制作工艺的最高标准。

而为了表彰各领域的人才和其成就,拿破仑在 1802 年建立了荣誉军团,以纪念罗马共和国的荣耀。军团由骑士、军官、指挥官和高级官员组成。最高荣誉是雄鹰勋章。拿破仑在制服左胸前佩戴了这枚《拿破仑的荣誉军团大鹰勋章》。

帝王的日常

B0fJ5NgZMwCDm4yKe9nga9EOwpTtY6Nt8TRDYLS9.png

(左)《杜伊勒里宫王座室的扶手椅》 

雅各布-德梅尔特制作,佩西耶和方丹设计 

1806年

高 100 cm,宽 55 cm 

 木与丝质

(右)《御用写作台》

弗朗索瓦-奥诺雷-乔治·雅各布-德马尔特 (1770-1841) 和彼埃尔·菲利普·托米尔

1804-1815年

95 x 47 x 125 cm 

木头和青铜

1871年在杜伊勒里宫发生火灾之后,相同样式的《杜伊勒里宫王座室的扶手椅》现在仅存两张。

而右图这件优质斑点桃花心木写字桌,制作于帝国时期。木制部分由雅各布-德马尔特负责;青铜件由彼埃尔·菲利普·托米尔打造。上部开口有五个抽屉和两个架子,底部直脚;装配漂亮的镀金青铜纹饰,比如阿波罗战车浮雕;比如描绘拉封丹寓言的圆雕饰——鹰和猫头鹰、乌鸦和狐狸、狼和羔羊、狐狸和鹳;比如酒神杖和棕叶饰,以及灰色花岗岩埃及饰匾。目前,另一件同款木壁橱台被保存在罗浮宫博物馆。

PV880TzalYsTApjvuT05AID3kNausfDsf1HR3R0W.jpg

《(A)拿破仑的行军床》

玛丽-让·德索什 (1764-1828)

1808年

244 x 198 x 109 cm

铁架和织物

拿破仑曾说:“军队的力量,就像力学中动量的大小一样,是由质量乘以速度来估计的。”在战役中,拿破仑像他的士兵一样迅速行动,睡在可折叠的、容易移动的床上。这个行军床受委托制作于 1808 年,很可能在瓦格拉姆战役中使用过。

PpaKOXlIROvSqmYiyQZFOnNiDlvr3Kr546EYZ6HZ.jpg

《皇帝的帽子(夏季款式)》

御用帽匠波帕德

约 1805 年  

18 x 51 x 23 cm 

毛毡

没有什么比拿破仑的帽子更能代表一代伟人的传奇了。这是他在 1809 年“艾斯林战役”中戴过的帽子。拿破仑更喜欢类似舷侧宽边的设计,两边与肩膀平行,这样在战斗中,可以和他的军官们区分开来,他们的帽子是“纵向船型”。那顶著名帽子的式样、形状和尺寸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改变。几个冬夏款都被保存了下来。

C0WroQYlrNkSRlEA9GN2ulbpWzqsGUEMR8ynVXFu.jpg

《拿破仑·波拿巴 14 岁时的亲笔信》

1784年

 30 x 30 cm

水墨纸本

拿破仑的堂弟阿里戈·迪·卡萨诺瓦毕业于巴黎一所军事学校,在给堂弟的信中,拿破仑详细叙述了他日常的作息时间表,显示了他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法语的熟练掌握程度——毕竟,法语不是他的第一语言。他用他的意大利语名字署名,即:“Napolione di Buonaparte”,之后改用的都是法语的形式。

帝王的女人与珠宝

4xszFQnMKJo5ERJmyMbIBnSGfL3B4iV1fEv4LM4t.jpg

《红衣主教费什亲笔签名颁发的拿破仑和约瑟芬的结婚证》

1804  纸质  巴黎亲笔签名件,1804 年 12 月 27 日。

《拿破仑和约瑟芬皇后婚姻废止书 /约瑟芬皇后的副本》

1809年

41 x 31 cm

红色摩洛哥皮革

这件手工制品为一式两份其中的一份,包括宣布拿破仑和约瑟芬婚姻结束的正式文件,和证明他们宗教婚姻不合规的书面陈述。

RaEJ7vJT6YobTcSD3wdr1kIGiyj25AYO5bzkIErs.jpg

《约瑟芬皇后回忆录及书信》 / 1820  29.7 x 42 cm 水墨纸本

本书现藏于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的私人图书馆,该图书馆藏有 1,600 卷书。拿破仑曾说,他需要至少 60,000 本书才能打发他在岛上的无聊时光。拿破仑在去世前收到了《约瑟芬皇后回忆录及书信》一书。在阅读几天后,他一病不起,并于1821年3月逝世。这是他阅读过有关约瑟芬皇后唯一的书,他质疑其中有些内容的真实性,这也让他心烦意乱。

enRlSVCQde61sGYfMcb5LO5nXxw3bqSNfqckqdYe.png

《饰有罗马王画像的手链》

让·巴普蒂斯特·伊萨贝 (1767-1855) 绘制

1811 彩绘 3 x 2.2 cm;手链长 14.5 cm

黄金和象牙

金手链上装饰有一幅罗马王的缩微象牙肖像,拿破仑在他的儿子出生时作为礼物赠送给玛丽·路易斯皇后。

IsXhoj73tvTMtKpJhNJUaSBV05vu4ne5M5g7Rts4.png

《乔基姆·缪拉亲王的墨水瓶时钟》

钟机芯由宝玑制作

1805年 

 7.6 x 33 x 12.7 cm 镀金铜和瓷釉

拿破仑在将他妹夫乔基姆·缪拉封为帝国亲王和海军上将时,赠予他这件礼物,一个精心设计的船形墨水瓶,图案为波塞冬立于船上。作为19 世纪伟大的骑兵军官之一,在原那不勒斯国王约瑟夫成为西班牙国王之后,穆拉特被任命为那不勒斯国王。尼铎制造,艾蒂安·尼铎 (Etienne Nitot et Fils)生于 1750 年,卒于 1809 年,是一位法国珠宝商,也是拿破仑皇帝的官方珠宝商。他从 1780 年开始,作为宫廷珠宝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学徒,来到了奥伯特学习,他在法国大革命中幸存了下来,于 1802 年被任命为拿破仑皇帝的官方珠宝商。尼特创造的珠宝象征着拿破仑想要传达的国家盛况和皇族权力。

【结语】正因历史无法重演,我们亦没机会穿越,才让这些记录生平和时代的物件弥足珍贵。它们是拿破仑在世留名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的痕迹。

(若未额外标明图注,图片均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提供)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收藏,加冕礼,布面收藏 加冕礼 布面
下一篇:武汉美术馆十周年:收藏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_-展览-开馆||上一篇:张士军任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委员_杨晓阳-张士军--党委书记-工作-党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