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理论家到艺术家_张敢与他的“动物世界”_张敢-画画--作品-史论-彼得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艺术家)“我喜欢动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相比,虽然那个世界也很

GFl7o1HvJ6DWbrcxhjIxE55qyWf9QSGPSf1bWBIZ.jpg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艺术家)

“我喜欢动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相比,虽然那个世界也很残酷,但更直接,更单纯”——张敢

V3lAN9X0e8Kd5U3nEvSDbewF2MMssOQl8YDv7K5C.jpg

张敢作品:《乡村老鼠》-2017年8月31日-纸本水彩-19x24cm

​热爱艺术与动物的少年

说起张敢,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知名的艺术理论家,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从小热爱画画的人。

张敢在北京的农村长大,小时候,村里的小狗,母亲养的大公鸡,生产队马棚里的马,田野里的小老鼠,树上的鸟窝,水池里的青蛙······是他最好的“玩伴”,从那时开始,他就对各种动物充满了兴趣。

S0Lo38Pqr4FoqePESc0wIxrojiwTy9xKzZlXHJDs.jpg

张敢素描手稿

张敢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动物,可能就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喜爱。甚至还会因为妈妈杀掉家里的鸡,哭上一鼻子。小学三年级,张敢离开农村,进城读书,但是每年放暑假,他还是会回到农村,那个世界让他感觉到自由自在。

Iy1aL7LjHWaTajpCz7ShSasAaRiP4rME9i7AmYkn.jpg

张敢素描手稿

张敢不仅喜欢动物,从小也喜欢画画。那时他最爱看各种小人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每次在合作社看到这些书,就会吵着让父亲买给他。闲暇时,他会临摹各种骑马打仗的场景,尤其喜欢画与动物有关的场面。

他还记得上小学时,班里突然流传起一本横开本的马的画册,几个同学一起临摹这些马,张敢也借过来画,画完之后一对比,张敢觉得自己明显要比其他的同学画的好。因此,他承担起了班里画黑板报的任务。

IsAfryewLSo8DmJXySGohx00ngWGXy2XhNcEQtEG.jpg

张敢素描手稿

就这样,张敢利用自己的闲暇时光一直持续画画,到了考大学时,父亲的一位朋友有一次来家里拜访,聊起张敢平常的爱好,于是建议他可以考美术学院。张敢当时完全不知道还可以考艺术院校,成绩优异的他,原本的计划是考北大历史系。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张敢,有赖于从小画小人书的经历,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的专业考试,进入了艺术院校。

yz3WPdozIlyoIIsEXYoOZ7yhc0HYNMip0lygHtmn.jpg

张敢作品:《中国马》-2018年9月30日-纸本水彩-35x52cm

作品阐释:在绘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法国拉斯克洞窟壁画中,马是数量最多的动物。其中有几匹身长腿短的马被称为“中国马”,因其形态与蒙古马相似之故。

从艺术史论研究到艺术创作 理论对绘画的反哺

进入美院学习史论的张敢,开始系统地了解艺术史,从中、西方艺术史中,他积累了各类有关动物创作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花鸟画作为独立的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也有许多描绘动物的创作。这些知识的扩充与积累,在多年后,张敢重拾画笔时,成了作品背后重要的理论支撑。

ZnVMaAYA1wFtFwUXMjfFRfLM4wsYnE6V6vUg8sje.jpg

张敢作品:《使徒彼得的鸡之一》-2017年3月1日-纸本水彩-21.2x15cm

作品阐释: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画过一幅《圣彼得的眼泪》。表现了正在祈祷的使徒彼得,在他的右前方卧着一只大公鸡。耶稣在被罗马人抓捕前曾对彼得说,彼得将在鸡叫前三次拒绝承认耶稣是自己的老师。 耶稣的话果然应验了,忏悔中的圣彼得流下了懊悔的眼泪。

开始画画,与张敢的工作相关。央美史论系毕业几年后,张敢便调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事理论教学的工作。在教学之余,他还要负责许多管理方面的事物。原本一心计划投身理论研究的他,却因为许多行政管理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根本无法投入到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中。有好几年的时间,一天到晚都是各种各样的事情,不仅没办法写文章,整个人都变得很急躁。

LWB6VOLwKRcxD21QpMzahbc4Ed0Hi3U7TJOKdn0l.jpg

张敢作品:《司晨》-2017年2月10日-纸本水彩-21.2x15cm

作品阐释:西汉韩婴在其所著《韩诗外传》称鸡是“五德之禽”。所谓“五德”:一曰 “文德”,指鸡冠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二曰“武德”,指雄鸡双脚后有“距”,可作搏斗之用;三曰“勇德”,指鸡面对强敌毫不退缩;四月“仁德”,指鸡食不独占,常呼唤同伴共同进食;五曰“信德”,指鸡每天准时报晓,诚实守信。鸡也因此被冠以“戴冠郎”“长鸣都尉”和“司晨”等美称。

那时,他只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片刻的闲暇时光。写文章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想到,要不随便画点什么。刚好他有一次去英国旅行,买了一些画纸,在上面尝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就这样开始画了起来。再次拿起画笔,张敢首先想到的还是画动物。越来越忙碌的工作,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反倒让张敢更喜欢动物世界的直接、简单。

fOR93SB5A3Kls5GTGPjz4PNl3HlWWgDFdnIg196s.jpg

张敢作品:《替代以撒的公羊》-2018年10月15日-纸本水彩-31x41cm

作品阐释:100岁的亚伯拉罕老年得子。为了考验他的信心,神要求亚伯拉罕把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预备将儿子杀掉奉献给神。关键时刻,神用一只羊替代了以撒。当年,布鲁内莱斯基和吉贝尔蒂为了竞争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的委托,都创作过《以撒的献祭》,正是这场竞赛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kafXpYMdxom9DDIe0C44RqsxGcxBCO7imzX5Lc6u.jpg

张敢作品:《格里芬》-2017年9月9日-纸本水彩-19x24cm

作品阐释:格里芬是希腊传说中的神兽,也叫狮鹫,关于它的传说在中亚地区也广为流传。有人认为它是恶魔,有人认为它充满正义感,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基督的标志。但丁在《神曲》中也描述过狮鹫的形象。

张敢画的第一张是一只小野猫,因为多年没画画,一开始没有画好,本来准备扔掉,后来,有朋友看到,建议他再改一改,改了几次之后,画面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这一过程,使张敢重新体会到画画的快乐。自此之后,他就停不下来。上完课在自己的工作室休息的时间,画画成为最好的放松方式。他画的动物,有些是生活中的小猫小狗;有些是童年记忆中的小老鼠、公鸡;还有些,是从美术史,以及神话寓言中演化而来的动物形象。由于时间有限,这些画大多是以水彩和速写的方式来描绘的。在一年多时间里,张敢积累了几十张“作品”。

iD226SQGJRGtMrw81XKYdxlrdsHGqWbQkp3RTEif.jpg

“我喜爱的世界——张敢作品展”来宾合影

首次个展 张敢带来他“喜爱的世界”

因为帮学生策展的关系,张敢与798艺术区桥舍画廊董事长陈昕相识。一次偶然情况下,张敢与他聊起了最近的这些“小画”,对方很有兴趣,提出可以在他的画廊为张敢举办一次个展。这让从未想过可以举办展览的张敢兴奋不已。

2018年12月28日,“我喜爱的世界——张敢作品展”在北京798桥舍画廊开幕,展出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56件水彩画与速写作品。

YbgQOr4cGLC0u7aKnCzBn20Fh1LR8AMwOmewbjEZ.jpg

张敢个展开幕式现场嘉宾

NsMlWa3MRpIyuhRcOKbgX1HISuZgblQMWPYI6TDG.jp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有意思的是,张敢特地邀请同学,艺术家武艺“客串”当了一回展览的策展人,理论家与艺术家身份的互换,使展览变得更加有意思。当天,张敢的老师、同行、朋友、学生、家人们齐聚在一起,庆祝作为艺术家“出道”的张敢举办的人生首次个展。他的老师邵大箴亲自来到现场,参加了开幕式,并对学生的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敢笔下的动物来自日常生活、美术史或神话传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绘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有着独特的情境、格调与味道,向观众们传递了一种纯粹而愉快的享受。”

0IT4gDv3PJLpiKGiUCzgxHNCWTDkb4HW2GfnDgjS.jpg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武艺致辞

彼此相识多年的武艺也在展览现场感慨到:“张敢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一直没有间断,绘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直抒胸臆的表达。他的水彩画真实而朴素,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真实的感情。”

jdJ1dTCYvgmzyFgxGGpW61TRProjpBk7hzEK8koc.jpg

邵大箴先生观看展览

2vh0TybxsA0m6WH5IGjK8IxsoOOqw6JVjIN50rJ4.jpg

吴洪亮携夫人观看展览

张敢将此次展览的名字命名为“我喜爱的世界”。从小时候单纯对动物的喜爱,到如今选择以动物作为绘画的题材,动物成为了张敢精神世界的载体与象征。借助这些动物形象,张敢描绘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它指示了人类寻找当代社会生活情境下思想困境的出口,呈现了一个绘画者对于建构个体化的乌托邦精神家园的见解。

wOA1SArE0MABTJm4QIXdOkeiaKj8uh2bQvXVfnBM.jpg

展览现场

6J4uXZze7UpvNxgljVbERZfnnJ6DBy2Z06WIZMZL.jpg

展览现场

首次个展对张敢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他说:“我还会继续画下去,但并不表示我从此要改行成为一位艺术家。我希望未来,画画可以成为我做艺术理论研究的辅助,帮助我更好地做好艺术理论的研究。”


关键字: 内容标签:理论家,张敢,画画,,作品,史论,彼得理论家 张敢 画画 作品 史论 彼得
下一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5个艺术故事_汪建伟-徐冰-谷文达-崔振宽-改革开放40年--生活-油画-当代艺术||上一篇:艺术不止步于艺术:汉马雕塑揭幕_傅中望《千里之行》亮相华侨城_傅中望-2019武汉马拉松--雷诺-中国-武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