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冯玮瑜:一只马钱特旧藏清乾隆豆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碗入藏记_瓷器-艺术收藏--大碗-专场-纹饰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发布
 
“能够与苏富比携手协办清代御瓷的拍卖,为事业生涯画上句号,本人实感幸甚。回首过往六十七载古董生涯,自

“能够与苏富比携手协办清代御瓷的拍卖,为事业生涯画上句号,本人实感幸甚。回首过往六十七载古董生涯,自觉其乐无穷。转眼已达退休之年,如今正是向马钱特(Marchant)道别之时。敞公司创业九十五载,现在由家族人第三代长子司徒特(Stuart)、第四代成员森美尔(Samuel)及娜塔莉(Natalie)继承掌舵。

马钱特素来与苏富比合作无间,经年已久。敞公司创办人森美尔﹒西德尼﹒马钱物(Samuel Sidney Marchant 1898-1975年)曾出席1940年5月伦敦苏富比著名尤莫弗普勒斯(Eumorfopoulos)珍藏拍卖会。在事业生涯早年,我幸得多位贵人真诚相助,赠我金石良言,包括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前任主管A,J,B‘Jum’Kiddell。他搭着我肩向我赐教的身影,令我感念至今。Kiddell荣休后,我与继任的苏富比中国艺术部主管朱汤生亦保持密切联想系。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权威人物,后来成为苏富比主席。每念及这位故人,仍觉缅怀不舍。苏富比自1973年起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我在七、八十年代经常参与。此后,我的长子司徒特亦开始到场观摩,时至今日,苏富比与敞公司关系仍然友好。

通常我出外远行,周游列国、广结善缘,收获许多毕生难忘的宝贵回忆。当中颇为令我惊讶的,应是历年来市场转变不断的收藏风向。在我年轻时,清代御瓷远不及明瓷般受青睐,但仍丝毫不减我对清瓷的喜爱。多年以来,我对清瓷的珍赏之情始终如一,亦素来看重藏品的质量、状况与来源。我对清代御瓷的热爱和评鉴标准,尽见于这组珍藏里。希望今次的拍卖会能为它们觅得新主,让这份惜瓷之情延续下去。”

理查德.马钱特(Richard Marchant)

2020年4月

这是英国伦敦著名古董商号马钱特(Marchant)的第二掌门人理查德.马钱特在苏富比为他举办的荣休专场“马钱特—清代御瓷五十选粹”扉页上的留言。

V5WNAJUHHK4SgUFrwoK3dPsiRS6HybDYRZ6Mas8z.png

苏富比也在公司网站发文:“马钱特屹立英伦九十五载,第二代掌舵人理查德.马钱特(Richard Marchant)明鉴善辨,遨翔艺坛六十七年,荣休在即,严选清代御瓷五十件,藉此志庆。他的古董事业,将由家族第三及第四代人承继,托付长子司徒特(Stuart),及其儿女森美尔(Samuel)及娜塔莉(Natalie)共同打理。专场各器,质佳饰雅,品相上乘,来源有绪,佐证这近百年字号对中国艺术的热忱与坚持。”

一个英国伦敦的古董商号,经四代人苦心经营中国文物长达95年,声名赫赫,确是佐证了这家近百年老字号对中国艺术的热忱与坚持,马钱特也赢得了同行和市场的尊敬。2020年7月,香港苏富比专门为第二代掌门人举办了这个荣休专场,50件专场拍品质量非常高,每一件上手都是一种享受。

一个资深前辈金盘洗手,退隐时把自己秘藏多年的50件清代御瓷,留给江湖,转身翩然而去,从此,江湖再也没有他的踪影,而他的传说,与他那留下的50件清代御瓷一样,依然在江湖流传。

当然,这样一个专场,不过是苏富比拍卖公司和古董商马钱特合作营销手段,把一个商业拍卖包装得充满情怀,这也是人家成功之处。

不管怎么样的拍卖,归根到底是拍品见真章,如果拍品品质不行,再怎么忽悠都没用;如果拍品质量过硬,再加上打动人心的宣传,则事半功倍。这场“马钱特—清代御瓷五十选粹”拍品相当精彩,可知马钱特入藏时的眼光是何等的歹毒。当然,既然是马钱特荣休专场,以个人名誉作背书的,洋人讲求信誉,拍品当然是挑选过的,真心一句,真的不错!

本应在四月举办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改期到七月初才举办。没想到即使拖延了几个月,也没躲过疫情,疫情还在反复,香港与内地的关口还在封闭,双方往返人员入境还要分别隔离14天,即如果从内地到香港参加春拍,来香港时要隔离14天,回内地又得隔离14天,28天的日子要隔离中度过,打消了许多内地客人来港参拍的念头。

我想,苏富比这场春拍可能凉凉了吧,没想到人家还是人气旺盛,虽然不似以前的摩肩接踵,可看预展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内地客退出,本地客进来,香港不愧是具有深厚艺术品收藏底缊的地方。

由于其它公司的春拍或取消、或延后、或缩减、或网上,苏富比是唯一还敢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拍卖活动的拍卖公司,这场拍卖也成为疫情下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市场极度关注。

7月11日拍卖当天,我到了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拍卖现场,除了没有往年在拍卖大厅门口也挤满人外,拍卖大厅里还是坐满了人。我也没找到空位,工作人员把我安排坐到第一排。

那件全场最高价的乾隆御制洋彩玲珑瓶以港币7041万成交。拍卖过程却看得人提心吊胆,拍卖官先以港币4500万起叫上拍,接着连续叫出5口出价,叫价至6000万时,由坐在委托席的苏富比亚洲区CEO程寿康(Kevin Ching)代客举牌应价,这时,无论拍卖官怎么叫价都没人再举牌竞价了,这只乾隆瓶的拍卖底价是7000万,难道就这样流拍了? 如果真是这样,会影响苏富比的声誉和市场的信心,因为这只乾隆玲珑瓶是香港苏富比本季春拍的王牌拍品,专门以独立专场和单本图录上拍的,是苏富比春拍古董类别排在第一位的主打拍品。

这时拍卖官有点迟疑,一边继续叫价6000万,一边瞅着委托席,等有没有人再出高价,毕竟还没到底价。这时,坐在委托席上的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仇国仕和程寿康都坐不住了,不停地打着手势让拍卖官快下槌,明白到没有人再出高价了,再不下槌,就得流拍。

槌声一响,6000万下槌,7041万成交,虽然没到底价,在疫情中能够以此价位成交,已经相当难能可贵,再次奠定苏富比在香港市场的领导地位。

xtHq3ePQcXsv6FbiK6kJUlh94dDSgmGbLSEU2NIh.png

拍完了明星拍品乾隆御制洋彩玲珑瓶,接着就到 “马钱特——清代御瓷五十选粹”专场了。我早就选好了几件,争取在这个疫情里偷袭一下,哪知——

清乾隆霁红釉高足碗没竞得。

清乾隆仿汝倭角方瓶没竞得。

清雍正广彩“献寿图”胆瓶没竞得。

清咸丰霁红釉碗没竞得。

只竞得了一只编号为3124的清乾隆豆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碗。

对那只广彩“献寿图”,因为我是来自广彩的发源地广州,而且这件是外销瓷,不是官窑,估价也不低,是80万至120万,我想应该竞价不甚激烈的,哪知竟拍至520万落槌,成交价为642万港元,创了拍卖史最高价的广彩作品纪录。

AWOyxYIP1ChCr1AqAtvJEu454ULlXCHmaMNfLkwt.png

那只咸丰霁红釉碗更是让人郁结,当拍卖轮到这只咸丰碗前,我忽见著名古陶瓷鉴赏家翟健民带着一个中年女性又折返拍场内,他刚才不是跟我点点头说要出去吃午饭吗? 此前他跟我同坐在第一排,我左排他右排。这女的可能是他的客户或朋友,可能是翟先生指点着又回到场内参拍。翟健民的绰号就叫“大佬”,他经营的古董店“永宝斋”声名远播,他主办一年一度的“香港古董展”也是每年古董界的盛事,他在古董行业的江湖里有着大佬地位。当这只咸丰霁红釉碗开拍时,由15万开始叫价,我迅速举牌,一时间多支号牌交叉举牌竞价,到了40万,翟先生的朋友也加入战团,原来他们也看中这件,专门折回场内竞价的。这只咸丰霁红釉碗一直争至80万元下槌,成交价为100万港元,是不知名人士通过网络竞价获得的,场内的众多参与者全部铩羽。这只咸丰碗拍到如此高价,拍后引来了众多议论,成为一时的网红话题。

dADU5zKUVP6q44e6DGqYXzJh9gBWyHyKo2sUkn0l.png

我原以为趁着疫情影响,可以用较便宜的价格在这个专场里入藏几件的愿望,一一落空,真是好货善价,马钱特荣休专场实至名归。幸好,我不至空手而归,还拿到了一件。

GyX7stcypFx2xsExykQ2LgwiPhM5vyD22zzYSrYy.png

马钱物这个专场的每一件拍品,我都上手过,东西很干净漂亮,都喜欢,但我要根据自己的收藏体系来入藏。此专场的几件黄御瓷我已经有同款的,质量不比他差,所以就不考虑。当上手这只豆青釉大碗时,突然着魔一般被它吸引住了——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见过最漂亮的豆青釉之一,那青翠莹碧的釉色,真让人赏心悦目。手捧着大碗,久久凝视,令人“忘乎所以、美若神仙、不忍释手”。

“豆青”是青釉的一种。我们常见的青釉瓷器,有的叫粉青,有的叫豆青,有的又叫冬青,它们是怎么区分的呢? 一般来说,青色较浅者称为粉青,较深者称为冬青,更深者就叫做豆青。

Ot3WbWPEw4jkqgzR1G6Yd34zfcYZr5O1gxDiPQqK.png

此碗口径达27厘米,造型硕大,胎质坚实,釉色撩人,釉质饱满,釉色肥厚均匀,亮泽晶莹,豆青釉色仿似明湖净水,釉面翠绿,青葱欲滴,莹润如玉,匀净雅致,荡漾着迷人的气息。大碗底部用青花篆书六字三行“大清乾隆年制”款识,字体工整有力。

这只大碗外壁通体采用剔花技法饰以缠枝牡丹纹,碗沿饰以两条弦线,弦线内饰绕一圈云纹,碗腹环绕一周饰缠枝牡丹纹,牡丹瓣与缠枝叶雕刻得一丝不苟,却又清晰流畅,灵动脱俗,如行云流水般起伏有致。剔出的花纹微微凸起,形成浅浮雕的效果。因凸凹造成的透光性差异,使积釉处略有深浅不一的釉色,层次感丰富,浮雕纹饰若隐若现,云暗动花摇曳,在釉色的衬托下,大碗漂亮迷人,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而大碗的内壁则采用暗花技法,口沿刻一周回纹,碗内壁环刻一圈缠绵不断的缠枝牡丹纹,碗内底刻绿叶衬托着一朵盛放的牡丹。大碗内外均刻满纹饰,与乾隆御瓷繁缛的风格相一致,刻花与釉色互相配合,但最打动人的还是它那如湖水般静明的釉色。

这一刻,我好像被闪电击中,一见钟情那句话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

不辜负此刻的相遇,于是,在这个秋天里,在这个秋拍上,我牵着它的手回家了,从此不离不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乾隆时期的单色青釉瓷器,釉面肥腴,光洁平净,胎体细密,制作规整。而这种剔刻工艺复杂,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刻工与釉色两者结合在一起,精致考究,可见乾隆御瓷烧造水准极高。

对于外壁的浅浮雕效果,有人说是模印的,但我仔细看过大碗,认为是剔刻的,因为模印较为死板,没有这么灵动,特别是凸起的纹饰,清晰、干趣、利落,确是剔刻所为。

在香港苏富比竞得这只豆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碗后不久,玮瑜文化摄制组到景德镇采访黄云鹏老师,拍摄完成后,我们二人坐下来聊天。我打开手机上大碗的照片,向黄老师请教。

gPUrBnBa6be3NohRCQDedy9oFEqHQgqqKc60d0KV.png

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代表性传承人黄云鹏(左)与冯玮瑜在工作室合影

黄云鹏从事陶瓷研究和创作近40年,是一位深悉陶瓷生产工艺的陶瓷艺术家。他是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代表性传承人,他亲手制作的古瓷复制品,神韵酷似,几可乱真。他在景德镇创立占地达210亩的“皇窑”仿古瓷器生产作坊,再现传统制瓷的各道路工序,以真人实物反映古代能工巧匠的制瓷过程。

他的这个创举,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皇窑”成为景德镇的一个旅游景点。工人们穿上古人服装工作,把工厂的各个生产工序展示在众人面前,俨如古代制瓷重现。既是表演,又是实际生产,所有产品在烧制后出售。他在弘扬陶瓷文化、振兴瓷业经济等方面起了先导作用。

黄云鹏由于很早就从事仿古制瓷,在仿古瓷界名气很大。在国内考古和古瓷鉴定界很有名的“扬州陶瓷鉴定培训班”于1983年开办时,那时,黄云鹏就与冯先铭、耿宝昌、汪庆正等名家一起当老师了,并非文博系统出身的他,能与这些名字响彻业界的著名专家一起并肩授课,靠的是他的仿古烧造的资深技艺。

黄云鹏看后告诉我:外壁不是模印的,取得这样浅浮雕效果的是瓷器雕刻的一种特殊技法,叫剔花。需要在雕制之前对大碗外壁的空间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针对不同的部位、空间、大小等做出规划,使每一朵牡丹花图案大小都一样,纹饰都一致。当刻刀在素坯上游走时,必须对雕刻力度有极强的控制力,屏息凝神之间要做到收放自如,稍不注意整个大碗就毁于一旦。这十分考验工匠的耐心与技艺,纯手工一刀一刀地雕刻,劳眼伤神,考验的是耐力与细心。

黄云鹏接着解释说:剔花又有“刻、划、剔、扒”待几种技法,“刻”是最基础的工艺技法,以宽、窄、虚、实,以及错落分明的线条结合为主,使纹饰呈现出篆刻阳文的效果。“划”这一技艺的主要用途是获取较为纤细的线条,从艺术角度来说,比较适合泥坯上存在舒展性空间的情况。“剔”能够进一步突出纹饰的立体质感,采用平口刻刀将纹路之间的多余空隙剔出掉,以此来突出所表现的主题部分。“扒”是一个从内而外的动作,是指将雕刻轮廓线以内的部分“扒出来”。时至今日,这种精巧的装饰技法,依旧在陶瓷艺术创作之中使用。

黄老师专业解释,说得明明白白。剔花是指以剔除纹饰以外的空间进行坯胎装饰的方法,实际是凸雕技法的一个变种。在半干的瓷坯上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再施釉焙烧,烧成后花纹均在釉下。由于所雕花纹凸起,因而烧成后具有浅浮雕的效果。剔刻的花纹在釉下可以长久保护,既可显示花纹层次,又可显示釉色之美。

剔花因下刀雕出纹饰后还要剔去纹饰外的一层胎土,在视觉效果上形成泥坯“凹入”,刻纹“凸出”的效果,立体感非常强,是瓷器上的浮雕。

剔刻有时容易被误作模印,其实是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cKaStnXIHa6Za7U1t7IBZCOgVKWw4eAK2oXJwAbl.png

因古瓷的工艺技法而谈起,我们很自然就谈起了景德镇的仿古瓷的现状。

我说:“随着外国一些大博物馆发布了藏品里大量中国古陶瓷的高清图,以及拍卖行业这些年来推出了珍藏数十年的旧藏,明清御窑瓷器的品种和纹样都让仿古者不再陌生,再加上科技的进步,现在生产仿古瓷不像民国那时,还要猜器型、猜釉色、猜纹饰,直接对着高清图仿烧就行了。所以,现在拍卖场上,不时出现新仿的东西,以假乱真,可见景德镇近年来仿古水平之高。”

黄老师摆摆头说:“也不尽然,样本多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景德镇现在能做好仿古瓷的工匠越来越少了。古代的工匠是十多岁就开始干活,手的柔软度和感受力是自小练出来的,对各种不同配比的泥性也要从小通过多拉(坯)多利(坯)来了解,没有十年八年工夫很难掌握造型的细微之处。现在的年轻人,自小就进学校读书,父母督促着学习,将来要考大学,哪有十多岁就出来干工匠的,等他们高中毕业了,手都硬了,最佳的学艺时机已过去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过后,新仿的水准不是提高了,而是会下降的。还有,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手艺好的工匠,都想做自己品牌产品,做仿古的越来越少,毕竟自己品牌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黄云鹏扳着手指,向我逐一数着做自己品牌的名匠大师。是啊,时代在进步,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在与时俱进。

黄云鹏看着我手机的照片说:“你收藏的这件相当不错了,那个雕工很难的,而且有多种工艺相结合。不是说现在做不了,但你要找一个人那么专心来做,费那么多时间,一时还不容易。最难得是釉水好,现在配釉能配得这么好的,基本没有。毕竟这釉料是矿物料,不是化工料啊。”

纵观中国陶瓷史,青釉历经东汉、六朝、唐、宋、元,发展至清代可谓盛况空前,清代景德镇的工匠们以其勤劳和智慧,吸取龙泉青瓷的优良技艺,掌握各种釉料配比变化和窑炉气温的技术,烧出了深浅不一、异彩纷呈的粉青、豆青、冬青等各类青釉瓷器。

清代景德镇所产瓷胎洁白匀净,所烧制的青釉瓷器,较之龙泉窑的粗胎厚釉,更显清澈剔透、匀净莹润。青釉烧制难度高,需于纯还原焰中烧造,佳色难求。雍正时达到了呈色均匀、稳定的烧造水平,乾隆时期制作技术更为成熟,对于釉色控制收放自如,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成就之卓越,为后世所不能及,其精湛的制瓷技艺,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这只豆青釉大碗就体现了乾隆御窑的水准。

大碗纹饰充满乾隆时的繁缛、华贵的宫廷之风,却又被豆青釉空灵、明快的釉色笼罩着若隐若现,惊鸿一瞥之间是碧青一色,回头再望牡丹缠枝纹隐现,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灵动脱俗,如行云流水,每一根线条呈现出的深浅变化,虚实相间,造成的透光性差异,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这只大碗反映出皇家规范的一丝不苟和工匠的精湛技艺。

一件四百年前和古典器物,到今仍能如此打动现代人的心扉,能够与现代社会时尚、生活情趣、审美心理相适应,可知当年它是何等的明艳动人。

在那没有喧哗的豆青一色里,有着沁人心肺的清澈和不经意的惊艳,温暖了草木山川,洗涤一切红尘世俗,照见世间的美好。

马钱特第二代掌门人的退隐,第三代、第四代的接棒,薪火相传,生意自有后来人,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扬光大,为市场提供更多好拍品。第二代掌门人以一个专场作为谢幕,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在这个专场入藏这只豆青釉刻牡丹纹大碗,也让自己在收藏路上的留下一个印记,由玫茵堂专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专场、天民楼专场、十面灵壁山居专场等等,这些年在一个又一个专场里选择入藏合乎自己体系的藏品,每一件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至。缘散缘聚,没有前人的释出,何来自己的收藏呢?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新机遇的开始,与一件又一件古器物相遇相伴,实是我的幸运。

收藏是一种文化现象,本质也是传承。再伟大的藏家,也不过是在享受器物“暂得于己”的欢愉之后,最终变成器物递藏记录里一行小小的备注文字。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人生如白驹过隙,收藏是因缘,且藏且珍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藏品简介:清乾隆豆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碗

尺寸:口径27厘米

年代:清 乾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来源:1956年 利百提百货公司 伦敦

英国私人收藏

马钱特收藏

2020年7月11日 香港苏富比拍卖会 编号3124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碗,专场,纹饰,冯玮瑜 瓷器 艺术收藏大碗 专场 纹饰 冯玮瑜 瓷器 艺术收藏
下一篇:被低估?对工笔大家陈白一的重新认识与定位_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研讨会-陈白一--中国-美术-艺术||上一篇:王犁:徽商、诗人、画家留下有趣的痕迹_王犁--诗人-也有-黄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