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廖上飞:里希特——真正的明星画家_-的是-艺术-照片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博客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1932~)——德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 )——德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问鼎国际当代艺术家百强之首,成为21世纪画价最高,也最知名的明星画家之一。

  与同时代的其他知名艺术家相比,里希特不追求时尚与艺术潮流,而注重表达自身内心体验,致力于追求幸福的感觉。尽管他今天已名利双收,但他在艺术创造道路上依然匍匐向前,并没有任何终止其探索的迹象。可以说,里希特身上带有西方所有伟大艺术家都具有的伟大品格——不断创造,挑战自我。他拥有“杜尚式”的智慧,反对风格,决不坚守自己的符号领地;他曾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的观念里漂浮过,变了又变,试图不臣服于任何一种规定性。而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本身是其最大的贡献所在。

  作为一位多变的艺术家,由于其所选择艺术表现题材的多样性和创作方法的另类性,他曾被理论家、批评家以“历史画家”、“政治题材艺术家”、“讽刺现实主义画家”、“画照片的画家”等一系列标签,但他本人对此没有表达过任何态度。正因为排斥风格,所以他的作品很难归类。除了其作品在技法上采用平涂(追求画面触觉似照片表面般光滑)手法、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新闻图片(如抗议活动、灾难、内战等)外,突出性贡献真正体现在作品历史文化背景、艺术家本人内心体验和艺术追求的独特性上面。他曾说过,“只有希特勒才有自己的风格”,“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绘画是我的信仰,是在有太多秘密和不解时对自己的安慰,单单接近这种状态就已经可以唤起幸福的感觉”。这种人生观与艺术观,一方面反映出里希特“无功利”的平常心态;另一方面反映出里希特试图将绘画与生命本身统一起来的追求——贯穿几十年艺术创作的惟一引线实际上并非艺术家本人对名利地垂涎,而是艺术家本人通过绘画抵达彼岸幸福的生命诉求;也反映出里希特试图通过绘画“思考”的惯常作风。

  里希特是尝试过很多艺术流派观念之后才找到自己的绘画理念的,所以他的作品有包容并蓄的特点(因为这一点,有评论者将其誉为“21世纪的毕加索”)。而将照片特性引入绘画的行为成就了里希特。他说,“当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么创作时,人们嘲笑我。我很明确地表达了我的作品来自照片,看上去很幼稚。可以说这种挑衅是直接的”。但人们最终还是认识到了里希特画照片的真正价值。像艺术家本人所认为的,他作品的形式源自自己周围的结构和观念而没有更深奥的东西。而他的举动也证明了这一认识。他几十年不停变换绘画风格和题材。上世纪60年代(当时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开始了“照片绘画”,从而与当时的艺术思潮拉开距离;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转向抽象画;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新疯狂派”盛行),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上世纪90年代,他从抽象绘画转向具象绘画,开始创作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里希特一直致力于表现自己的真实知觉(这种知觉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统统与艺术家本人所处时代的脉搏相一致)。他创造的是不同风格样式、承载着不同艺术理念的作品——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而他对于当代人的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创造了什么样的绘画图式或开了什么样绘画技法的先河,而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精神。也就是说,对于当代更有艺术进取心的艺术家来说,里希特的“明星效应”已经变得很不重要,而重要的是:里希特继承下来的创新精神与艺术家所应具有的纯粹性在他之后是否能被年轻艺术家传承下来。

  从一位独立艺术家自身精神探索的私密性上来说,里希特绝对不是“明星”;但是如从一位位居国际艺术家(艺术作品卖价)百强之首的画家来说,他绝对是一位“明星”。何况有那么多的“里希特模仿者”和“里希特信仰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里希特是一位真正的明星画家。理由如下:第一,德国《资本》杂志排行榜的权威性。《资本》杂志排行榜是公认的德国人的严谨工作方式的产物,其准确而严格的统计数字令人信服。(它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记点数的方法,诸如:某个艺术家一年之内在全球200个西方重要博物馆举行了多少个展;参加了多少次全球120个最重要的群展;全球最权威的艺术专业杂志对这位艺术家有多少评论,甚至提到过多少次名字;在画廊的成交总额等等,然后把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的总和进行排列。)第二,里希特是逐渐位居榜首的。1970年(第57位),1981年(第30位),1998年(第2位),2004年(第1位),这事实上显示了一位西方艺术家成为“明星”的艰苦历程。第三,里希特用自己个人奋斗、屡创佳绩的事实,向自己的崇拜者与追随者证明了自己作为“明星”的魄力,而并非得“明星”地位而倒崇拜者胃口。而在“画照片”这一事实上,里希特曾自我反讽地辩解过,“我做的,白痴都会做”。当然,为数极多的艺术家对此种技艺进行模仿是否有害另当别论,但就这种创作技艺在西方艺术史上的价值来说,它实际充当着与传统古典学院派以人体解剖素描与速写为基础的艺术创造进行对抗的角色。

  里希特的“明星效应”与大多数中国当代艺术拍卖行里面的“明星”可以形成鲜明对照。如“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均、岳敏君)、刘小东。虽然,这几位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线画家,尽管其中有部分画家确实具备艺术家的纯粹性,但在笔者看来,他们远远不具备里希特的品格。笔者这里将其归类为“伪明星画家”,以便与里希特这位“真正的明星画家”形成对照。之所以称其为“伪明星”,理由如下:第一,多数画家基本都是一夜成名,带有“暴富”的特点,很多都是因为在拍卖行拍出天价而走红艺坛,如刘小东、张晓刚等,但我们看不到后面应起支撑作用的学术评估。虽然我们可以说刘小东与张晓刚的成名也耗费了数十年时间(有人评述,张晓刚成名花了20年时间),但我们很难感受到其探索的深度与绵延度,像刘小东给人的印象就是“很能画”。第二,作品大多符号化,竞相固定自己的图式,对“个人风格”垂涎欲滴,固步自封,试图取得“商场”的永恒霸主地位,因此,其艺术创造缺乏探索精神、其作品缺乏增进深度的可能性成为必然。第三,甚至有艺术家请枪手制作赝品;以别墅数套、名车若干辆、私人美术馆数栋、挥霍无稽等为炫耀生活作风;这从根本上显示的是,艺术家基本独立品格、探索精神、知识分子良知、对艺术虔诚信仰等特性的死亡。真可以说,在中国艺术界,“成名”大多意味者一位艺术家创造力的终结,大多意味着一位艺术家个人品格的沦丧,而不能提示、证明更多的东西。

  而中国当代部分艺术家的创作深受里希特“照片绘画”的影响。如最早画老照片画出成果的张晓刚。他的“失忆与记忆系列”、“描述系列”都是以照片为雏形创作。这里张晓刚所选取的图像基本是自己的忧伤回忆,幸好画家本人带有一种忧郁的气质,所以画面给人一种精神性、心理性、心灵性的沉重隐喻,这或许是超越里希特的部分。我们知道,里希特的绘画就是通过模糊画面,通过一种细腻的技术使传统艺术题材或风格具有现代感,照片是其绘画素材的来源。那些基于照片的模糊绘画贴近真实,同时又与真实世界保持距离,因为观众不可能精确地捕捉影像,这近似于回忆记忆中事物特征。通过“照片绘画”,里希特颠覆了艺术和日常生活间的层次和距离。张晓刚说:“我一直在遵循着一个原则:艺术应该与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取向和气质特征保持紧密的关系,而非从一种观念跳跃到另一种观念,或者仅仅是一场关于智力的游戏。”很明显,张晓刚采用的是“里希特式”的照片绘画手法,但由于其致力于探讨个体人性与人的心理状态而获得很大的突破,笔者认为这是张晓刚成功的地方。而单从技术层面上讲,画照片、采用平涂手法的中国艺术家中,张晓刚成功的例子实际是对中国艺术一贯深受前苏联造型模式影响的最有力反驳。也就是说,张晓刚的成功证明了一点,技法纷繁复杂,但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信念”更为根本,不一定人人都需要去画古典学院派的人体解剖,但人人都有能力去复制照片,重要的是创造时是否带有艺术家本人的“敏感性”、“创造力”与“探索精神”。但是在张晓刚像大多数中国当代成名艺术家一样坚守“符号领地”这一点上笔者实不敢恭维。

  学*里希特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中国绝大部分艺术家以为里希特真是仅仅在画照片而已。肯定的是,里希特的确是画照片的艺术家,但“画照片”绝不等同于“复制照片”为了卖钱。所以说,里希特没有错,错的是中国的模仿者与追随者。

  二零零八年六月八日于虎溪


关键字: 内容标签:的是,艺术,照片,的是 艺术 照片
下一篇:段炼:鉴宝与赝品_-持有者-电视-欧洲||上一篇:段炼:抚摸文字,或煮熟的鸡蛋变生了_-写作-出版社-美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