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
导语:大唐与长安,中国史学上的巅峰王朝与卓越名城。他们相互成就,相互垂范后世。“铭刻盛唐”的物证有何?毫无疑问,石碑为最。碑石上的文章与书体,无不演绎恢弘与风流。
2019年11月30日--12月8日,《铭刻盛唐》唐代长安名碑拓本特展在大唐西市古玩城举行。展览精选出了30余件极具唐代特色的著名碑刻拓本作品,无论从唐代历史沿革、唐代书法艺术、唐代社会生活、唐代历史文化名人等几个方面,都有鲜明的展示特点,也契合本次碑帖展览在大唐西市这个曾经唐王朝最繁华的地址上特别展出的初衷。
石墨镌华 后世所仰
唐时,世人极其重视的树碑立传、镂于金石活动中,金石文物上刊刻的珍贵文字,给我们留下了重要而丰富的史料,许多史料如果不是当年被镂于金石,或许早已湮没无闻。此外,因为树碑立传的严肃性,文字书丹者也往往是当时德高望重的善书者。
走进《铭刻盛唐》展场,仿佛置身大唐名流的朋友圈,我们所熟知的明君帝王、贤良名臣、大诗人大才子大书法家,他们纷纷云集一个舞台,是一场顶级文化秀。
此次展览策展人、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欣宇告诉艺术网:“此次展览全部是唐碑拓本,贯穿了三百年唐史,云集了最优秀的书法家作品。以清拓为主,偶有民国拓”。此次展览的亮点有:颜真卿老中青三个不同时期的三件作品、欧阳询和其子欧阳通父子的作品、柳公权两件作品、褚遂良两部圣教序(展览一楼《同州圣教序》,二楼《雁塔圣教序》);还有李隆基书的《石台孝经》;还有影印宋拓本集王圣教序,原件是碑林的镇馆之宝,这部石碑也是国宝级文物。
碑石已逝 拓本流芳
历史上的金石文物因为诸多磨难,许多早已化为齑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庆幸有他们早年的拓本存世,为我们留下金石文物的不朽记忆。如此次展出的唐代《等慈寺碑》《王忠嗣碑》《李辅光墓志》、柳公权《魏公先庙碑》等,原碑民国以来都已经被毁。更多名碑历经风霜破坏,如今已经伤痕累累、残破不堪,而早年的拓本还保持着他们青春无邪的风采,如《樊兴碑》《圭峰禅师碑》《韩仲良碑》。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欣宇(右)和未来出版社总编辑陆三强(左)先生作直播导览
扫码看现场直播导览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盛唐,金石,柳公权,大唐西市 铭刻盛唐 长安名碑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盛唐 金石 柳公权 大唐西市 铭刻盛唐 长安名碑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