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乔晓光艺术创作手记六:纸的对话•龙和我们的故事_今日美术馆-民间艺术-剪纸--中国-北欧-挪威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2013年,为迎接中挪建交60周年,在挪威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与帮助下,挪威“纸的对话”项目组来北京与我

2013年,为迎接中挪建交60周年,在挪威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与帮助下,挪威“纸的对话”项目组来北京与我确定了最初的合作意向。这是一次奇妙而又独特的文化合作,合作的内容是中挪两个国家选择各自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剪纸艺术家,来共同创作以“龙”为主题的作品。中国的“龙”与挪威的“Dragon”是东西方不同的“龙”文明,而中国与北欧又都有各自的剪纸传统。

文化的相似与差异构成了这个项目对话的当代意义。21世纪是人类文化遗产交融对话的新时代,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之间的对话,开始呈现出更加包容开放和相互理解接纳的新趋势。2013年4月,挪威艺术家凯伦·碧特·维乐来中央美术学院的专访,开始了中挪之间“纸的对话”之旅。

ABYGQbjhiWm64Y3XqksaP8qDRJPhmEiGaeGc88VC.png

画室一角(曹量摄影 2014年)

我喜欢这个项目的主题内容,更希望尝试不同国家艺术家之间的共同主题的对话式创作。我建议把“龙和我们的故事”作为展览的副标题,当今文化遗产时代我们应当倡导人类文化之间的平等共识与沟通融合。碧特是当今北欧最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她继承发展了北欧的剪纸艺术传统,也延续拓展了安徒生的艺术剪纸手法。

碧特剪纸艺术的成长经历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剪纸艺术创作实践几乎陪伴了她大半生,但都是以业余的方式从事的。碧特很小的时候跟妈妈学剪圣诞节用的折剪式的雪花纹样,她16岁时在哥本哈根古老游乐场蒂沃丽(Tivoli)看见一个男人在阳光下剪纸,像安徒生那样,他直接在纸上剪出各种形象,碧特发现了剪纸的艺术表达,那个在阳光下剪纸的男人成为她终生的感动。碧特跑回家要妈妈教她,妈妈教不了就把剪刀送给了她。

CRYZ3BjcwnfUsK6svAZtHRv0VdEzpNt6VPJOSHfc.png

在画室《鱼龙变化》剪纸草图前(曹量摄影 2014年)

从16岁开始,碧特再也没有离开过剪纸的生活,她经历了自己漫长的业余摸索实践过程,直到50岁被人们发现的那一天。成功的碧特一直有一个梦想,她想来剪纸的原乡中国访问,想把自己的剪纸作品介绍给中国观众,也想有朝一日和一个中国的剪纸艺术家合作。当碧特来到北京与我们见面,她说她已经意识到梦想有可能会成真了。

《纸的对话》是一项深度的艺术合作。它要求我们以纸为媒介,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表达龙这个十分古老的题材。龙是世界多元文明共有的文化创造。龙的传说在中华文化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中都十分鲜明和突出。但是,这两个不同文化中的龙有相似性吗?具有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中国龙和北欧龙如何沟通对话?不同文明的“龙”又各具什么样的象征性涵义和历史形象?这些疑问背后的问题,既是中国与挪威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是我与碧特作为个体艺术家对龙之文化的思想交流,是不同文明背景中剪纸艺术的对话实践,也是我创作经历中一次新的创作方式的体验。

龙在中国被称为“Long”,是吉祥与神通广大的虚拟神兽。龙在中国有着近8000年的文明史,它一直活在不同民族的节庆民俗生活中。作为时间之龙的含义是多义的,龙不仅是帝王的象征,也是民众崇拜的自然天神。在西南山地的苗族村寨中,龙又产生出许多变体,像牛头龙、鸟头龙、人头龙、蛇头龙等复合型的龙形象。在苗族端午节的赛龙舟、汉民族年节的舞龙中,龙又成为民众节日欢乐嬉戏的吉祥之物。

在西方,龙被称为“Dragon”,是象征邪恶的怪兽,创世神话中龙被描述为凶暴的太古动物。龙还会以海蛇的形象出现,成为令人恐怖的海怪,许多传说中的英雄都与海怪进行过生死之战。基督教中的圣乔治,便是少数杀死恶龙的圣徒之一。北欧的神话中也有很多龙,有些龙长着翅膀会飞,有些像一个大虫。其中最著名的两条龙是缠绕着世界并咬着自己尾巴的米德贾德索曼,和藏在地下不断啃噬着世界生命之树树根的尼德霍格。在维京时代,龙头常常被雕刻在船头上,成为驱邪避凶的超自然力量的象征。

无论是神与怪、善与恶,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龙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关联。超越历史传说中东西方龙之善恶的局限,透过当今世界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与认知具有世界文明意义的龙文化,龙在今天依旧是我们来认识自己与未来世界的一个故事。

《纸的对话》展览作品的准备过程,也是我和碧特围绕着龙和剪纸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实践过程,我们正是在了解认知对方的文化传统中来重新认识自身的。

许多灵感的来源,是在更宽阔开放的人类文化遗产视野中去比较发现的。碧特到北京来了解剪纸原乡的中国剪纸传统和现状,参观了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陈列室,我通过民间美术藏品介绍了中国民间美术的文化观念和艺特点,尤其着重介绍了中国剪纸的地域分布和最新的多民族乡村剪纸的田野调查成果。我还安排碧特在中央美院作了介绍她剪纸艺术创作思想的专题讲座,学院的艺讯网进行了专题报道,大家为碧特技艺精湛的剪纸惊叹,也为她充满古典情怀与现代时尚感的剪纸衍生实践感动。

r8Ivn4wmaCu5cVNHkCCTXQnxyMHmkY5gsOQWLNUy.png

拜访北欧著名剪纸艺术家碧特(刘云摄影 2013年)

2013年的夏季,我和爱人刘云赴挪威的特隆赫姆市访问了碧特的画室,参加了碧特剪纸个展的开幕式,也考察了将要展示我们作品的国家装置艺术博物馆,就展览的空间布局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即不采用传统墙面悬挂镜框的展示方式,把墙面空出来,把剪纸在空间中与光影交互呈现,用光与影让剪纸的镂空在地面与墙面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剪纸在空间中与光影的交互展示,应当是“纸的对话”交流过程中碧特带来的新方式,这种方式也是她常用的展览方式。西方人的空间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尤其在工业化时代的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表达上。碧特的剪纸虽说继承了安徒生艺术剪纸的传统,但她又融入了毛衣编织、挑花纹饰及许多古典传统的符号形式,这一切又服务于她对古典音乐的感受与兴趣,服务于她世俗宗教情感的升华与外衍。碧特创造了一种大体量玻璃墙式的剪纸空间叙事,她用钢丝悬挂起空间中的大型玻璃,玻璃夹着的白色剪纸像从巴洛克教堂墙壁上飘落下来的壁画,光与影使剪纸的灵魂明亮起来。

Qr2XfWqOuTQRZkjJ08rVEFSqaXzfaQzovEo59Gwd.png

碧特作品前的芭蕾舞表演(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曹量摄影 2014年)

i3yyb02DmKQpRPiDoYhKAQ5r1Gx0AM1haTAl5ImE.png

北京今日美术馆《纸的对话》布展现场(曹量摄影 2014年)

我和碧特在展览展示的创意上一直保持着坦诚透明的对话与尽可能的互动互补,但如何使创作不沦于表面的纹饰形式而去关联到当代的意义,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国有着几千年浩瀚复杂的龙的图像谱系,但又都有着内在相似的形式因素和结构格式。无论是哪个朝代的龙纹饰,随便选取一个都有着鲜明的历史感和民族性,但我更想创造一个属于今天的龙。碧特的创作最后选择了以“七个龙蛋”的形式,来诠释北欧从创世纪到未来的神话与现实生活的情景,她保持了以往严谨、装饰与剪影式手法的图像风格。

经历了大量有关龙的图文资料的查阅和无数个展览叙事方案的反复创意推敲,最后我确定了以“鱼龙变化”为剪纸的叙事主题,以落地生根的九龙壁式的透明影壁墙为空间展示,以一纸两面的对偶思维来隐喻表现混沌多变的现实世界。鱼变龙暗含民间剪纸常用的隐喻思维,我试图以“鱼龙变化”来隐喻我们当今生活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国人在经历着中古时期以来从未有过的文明转型时期。

ASN7mHUeQkxptn035McqWSN4GybrGF8tWdpHQ6aU.png

在碧特的剪纸作品前(曹量摄影 2014年)

hihvalsoGh5JZquGYPjn7GJpOPT2nPYWZ0gFWuXp.png

UWMvgpB3F7D1q4Ua7i1RDcgwQSz6TDYlEbQJKjvK.png

画室(曹量摄影 2014年)

“鱼龙变化”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普遍流行的传统吉祥纹饰,是中国古老的汉语成语。“鱼龙变化”的成语最早出现在宋代古籍文献中,后来成为汉语典籍中流行久远的成语,其常用来比喻世间事物在发生本质变化。我发现了成语思维的现代性和独特的叙事魅力,也发现了其潜在的对偶形式意义,一纸两面的叙事表达即是在一个物质载体中呈现两个不同又互补共生的剪纸图像。一纸两面的光影效果也是意外的,当正反两面剪纸被光穿过纸的镂空后,落在地上的影子是两面剪纸镂空纹饰的混生影像。这区别于碧特剪纸投影的图像因果关系,回到了混沌交织的现实。这种正反两面图像相异又互补共生的叙事手法,是《纸的对话》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创意收获。

pcKCOrYh3aDbz2ObyeS06zPMOVGrWYLljJLkogQ9.png

画室(乔晓光摄影 2014年)

p5ZtpB9QRLFymbUCfemBFu3IRywGuuzIiDHoxxnv.png

《鱼龙变化》作品的现场展出(北京今日美术馆)(190厘米×900厘米 乔晓光摄影 2014年)

《鱼龙变化》的作品一面是鱼,一面是龙,鱼与龙图像的互衬互补实现了鱼变龙的主题表达。有鱼的一面以对称式构图,双鱼相戏,中间为牡丹与大莲花,辅助的纹样有水草、水纹、小牡丹、蝴蝶、蜘蛛、蛙娃、骑鸟人、鹭鸶、蜥蜴等,构成了一水、陆、天、地混沌一体的神秘生命世界,也是一个蕴含着古老农耕文化内涵的世界。其中的双鱼又包含了非对称的因素,左为鱼,鱼身饰莲,鱼口吐珠,右为“摩羯”,鱼身龙首有翼,口戏火珠。“摩羯”又称“鱼龙纹”“鱼龙变化”。在双鱼中对“摩羯”纹的使用,不仅点明了“鱼龙变化”的主题,也暗示了一个开放和融合的龙文明。源自印度神话的河水之精“摩羯”,4世纪末随佛教传入中国,最后复合成为鱼龙一体的“摩羯”纹。“摩羯”纹的使用,选择了8000年龙之文明的中古时期的龙象征,这是一个文明开放鼎盛的时代。当下中国人正在经历着自中古时期以来从未有过的文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正从古老农耕形态迅速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鱼龙变化”正是当今巨变时代最恰当的表达。

《鱼龙变化》作品中龙的一面,为我们创造了一条极具现代特征的“基因龙”,这是以往传统龙谱系中未曾有过的形象。这条闪烁着彩虹色彩的龙,龙头凤尾,寓意龙凤呈祥。龙身巧妙地运用了现代科学发现的人类基因链模式。这是一条象征着新时的彩虹之龙,也象征着绵延不断的中国龙文明。《鱼龙变化》隐喻着龙之悠久深远的过往,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回到人之基因的龙文明,也回到了中华龙文明经久不衰的真正奥秘所在,代代相传的龙文明是依附在人之文化信仰和生存情感需求的土壤上,人性基因的文化传递才是龙之文明代代相传的根本所在。《鱼龙变化》的彩虹“基因龙”,揭示了这个朴素的文化存在。

NmjW26b3uXSDd8Yhqs7lsQuFa6NCc5bElaWadYoj.png

中挪《纸的对话》项目团队合影(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4年)

U7FBLcrtPLDLKVIcJrtEkKDm3BR17ZCjmgYs8LiQ.png

乔晓光《纸的对话》作品前的古琴表演(北京今日美术馆 乔晓光摄影 2014年)

2014年10月在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的中挪剪纸艺术家展览《纸的对话》,成功地在北京、上海、奥斯陆、特隆赫姆四个城市进行了巡回展览,这个以龙为主题的中挪艺术家的当代剪纸艺术创作,为中挪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力的全新视觉艺术体验,为中挪文化艺术的交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挪艺术家的作品和作品对话,都带来了新的思想话题与艺术创新。

PPu1gLEJY2yzMIs3X2aHgIerCnwmIzoqb02GPOps.png

《鱼龙变化》作品细节(乔晓光摄影 2014年)

YCXU5D1nLio4cAtsTzBnAzcOfYHjZFI4FRKwQJTp.png

与碧特在《鱼龙变化》前合影(曹量摄影 2014年)

《纸的对话》展览是世界剪纸艺术领域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高水平的艺术展,也是中挪建交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持续了近四年的《纸的对话》展览的准备与操作实现过程,在中挪的艺术家、美术馆、博物馆、大学、文化与政府机构等之间产生了积极友好的交流对话与影响。

GEre6l9LllWhKKWPzHfNJ1AX4Lc0b4HlqLQLjCn4.png

在挪威特隆赫姆国家装置艺术博物馆教儿童剪纸(乔村摄影 2015年)

Pk75d0Xz7Vkz2s9hABW3VDlL8SIS0aw95VuTHJ5z.png

中挪《纸的对话》项目组在乔晓光北京画室中交流(曹量摄影 2013年)

《纸的对话》展览结束了,但中挪的文化对话和剪纸艺术交流才刚刚开始。在中挪不同城市展览中,每次的剪纸工作坊互动活动都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剪纸使成人和孩子们都迷恋不已,尤其到了挪威,吸引了更多成人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看到挪威人对剪纸的热情,我觉着北欧漫长的冬夜,如果能建立起一些剪纸屋让大家来学剪纸,体验剪纸心手造物的魅力,用剪纸来剪自己的生活故事和心灵想象,一定会点亮许多人的心灯。让剪纸陪挪威人度过长长的冬夜,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梦想成真的事情。还有,我还希望有机会以我们学院多年剪纸教学课的经验,帮助北欧通过培训的方式恢复安徒生剪影式剪纸的艺术传统,这是我设想的一个安徒生剪纸传统的复原计划。

1UxMpiyzT2OFDcGXTFxmzwDtN5otRyK25a7c4ah1.png

《鱼龙变化》剪纸草图(正、反面)(190厘米×900厘米 乔晓光摄影 2014年)

RXvkHKTHhqlDIU6XMSCm6R1ybiKwQz4nuWaWf9qV.png

《鱼龙变化》正面(190厘米×900厘米 乔晓光摄影 2014年)

cltPERUTnNZnWQ5YcLhvLeRhZJNBxdTv5HqUwo5b.png

《鱼龙变化》背面(190厘米×900厘米 乔晓光摄影 2014年)

我和碧特《纸的对话》展览结束后,我们的龙又被英国泽西岛的博物馆请去展览。我们的龙在北京相聚,经历了长江之岸的上海,又漂洋过海到了奥斯陆维格兰博物馆和特隆赫姆国家装置艺术博物馆,我们的龙承载了自己的使命,或许会在世界走得更远。

(注:文章原载自乔晓光著作《空花——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北欧,挪威,文化遗产 今日美术馆 民间艺术 剪纸中国 北欧 挪威 文化遗产 今日美术馆 民间艺术 剪纸
下一篇:刘越:雍正珐琅彩瓷赏析_雍正珐琅彩瓷--瓷胎-康熙-杯子||上一篇:陈明:大潮起头_艺文灿烂——读“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深圳美术作品展_当代水墨-当代艺术-深圳美术作品展--水墨-版画-作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