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冯玮瑜:革命的传家宝_一对原山东省委书记旧藏“毛主席用瓷”入藏记_7501瓷-醴陵瓷-拍卖--瓷器-湖南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激昂嘹亮的歌声,唱响了一个波澜壮阔时代。新中国,毛主席,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这首激昂嘹亮的歌声,唱响了一个波澜壮阔时代。

新中国,毛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看着我手上几张发黄的老照片,那是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一个省委书记的合影,本来这几张照片与我没什么关联,却因为合影里这位省委书记的一件传家宝,从而也有了某种联系。

LiAGR5xGaan77MfLpVUSXP0Xm69YTBeNLoujTKPs.jpg

毛主席和原藏家合影

sPm7qSIyIzkKtcyt4MluOJcYLVC2p6I35t7oB24L.jpg

周总理和原藏家合影

Sq7mCYIJoZJuSU7ExxZqaFDwLNL1oM64Y6qnrywC.jpg

邓小平和原藏家合影

FKSvx3hfpNJ2NZdSnDvR5fWAIGPaF1gujkTbRAkb.jpg

胡耀邦和原藏家合影

我生年也晚,在我出生的时候,毛主席已经离开了人世。当我懂事时,中国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毛主席和他的时代已渐行渐远,但历史并没有忘记,在中国社会里,毛主席的仍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初中小女生,十六中位于广州传统的名校区东山区,毗邻着著名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孙中山医科大学,同学们大多出自知识分子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看主旋律电影,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之一。那一年,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去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榕泉电影院看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看完电影还要写影评,没想到我的那篇影评竟拿了广州市的大奖。后来有同学事后告诉我:连《广州日报》都登了你的文章。不过因为已过去了几天,所以我没有亲眼看到过报纸。

后来我又在广州市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拿到全市第一名,所谓现场作文比赛,这是没有事前拟定题目,也没有老师、家长帮你改稿润色,全凭临场发挥的作文比赛,我是代表学校参赛,结果夺得了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市那么多中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勇摘桂冠,是多么的不容易!在全校大会,当校长隆重宣布学校获得的荣誉和让我上台领奖时,在全校师生目光注视下接过奖品,那时那刻,一个中学女生是多么的激动和内心的小小骄傲。

我的获奖档案,应该从越秀区教育部门可以查得到。

多年以后,当我重新写作的时候,才蓦然发觉:中学时期获得了两个广州市作文第一名的激励,实在是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埋下了我对写作浓厚兴趣的种子。

广州是革命的策源地,“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革命史迹众多,我们小学的时候,每逢清明节,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去扫墓,最前面的同学抬着花圈,每位学生拿着自己手制的纸花球,集体唱着革命歌曲去广州烈士陵园献花、宣誓,在“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地,少先队员扫墓来……”的歌声中缅怀革命先烈。广州烈士陵园就在市中心,在十六中的马路对面,是我上学时天天经过的地方,我们自小就在革命精神的鼓励和教育下成长。

工作后我曾专门到过湖南韶山冲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也曾冒着严寒在天安门广场排队缓缓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在我心目中,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一代伟人,而且学养深厚,文采飞扬。世人大多知道他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而我却喜欢他的两首言情词,一首是“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情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另一首是《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来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钓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一个豪情万丈吟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革命领袖,居然还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儿女情长,真真不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才大略和“剩有离人影”千般柔情,这样的气魄,这样的文采,他的用品是怎样的精美才配得上这份豪迈与才情呢?

出乎世人所想,据档案资料和回忆所述,毛主席出自农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生活用品不大讲究,现在让世人津津乐道的特制生活用品就是“毛主席用瓷”了,也就是世人所称的“毛瓷”。

“毛瓷”被收藏界誉为“红色官窑”,是有明确记载专为毛主席烧制的生活用瓷。“毛瓷”狭义地说是特指1974年醴陵烧制和1975年景德镇烧制的两批瓷器,这两批是专为毛主席设计研制的瓷具,也是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从文献记载和馆藏记录来看,湖南醴陵和江西景德镇都曾为毛泽东烧制过专用生活用瓷。根据原中央警卫局副科长、负责毛主席生活事务的吴连登回忆,从1958年开始,毛主席生活中一直使用醴陵瓷具,直到生命的最后。其中1974年醴陵瓷具是毛主席去世前使用的瓷具。

湖南醴陵从1956年开始成立瓷业公司之后,便一直负责烧制国家用瓷,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毛主席专用瓷,根据记录,一直到1974年,醴陵16年间为毛主席创烧专用瓷共1555件。代表性作品包括1958的胜利杯、1971年的釉下彩瓷餐具和烟灰缸、1973年带盖鱼盘,以及1974年为庆贺毛泽东82岁寿辰烧制的薄胎双面釉下五彩花卉碗。

湖南醴陵烧制国家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用瓷源于建国初期。1956年5月,毛主席在广州听取中南各省的汇报时,湖南汇报团提到成立瓷业公司统管醴陵瓷业之事,毛主席当即表示:这好嘛,可以试办。并详细询问了醴陵瓷业的具体情况,连瓷器烧成的温度是多少都问到了。之后国家马上投入了800万,轻工部派出专家组改进醴陵窑,这为给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关烧制釉下五彩瓷做好了关键的准备工作。

1958年4月11日,中共湖南省委奉命为中央首长试制一批茶杯,这一光荣任务由当时的醴陵陶瓷研究所(现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承担。中央派专人送来一个在延安使用过的无花、无盖、瓷质粗糙、颜色灰白的桶状茶杯。经陶研所高级工程师梁六奎的反复设计修改,增加杯盖,创造出杯底带釉工艺,共试制六种造型式样,先后四次送长沙鉴定,终于烧制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茶杯。7月2日首批送往北京中南海的茶杯共60件,其中釉下花三十件,白釉的三十件,杯底印有湖南醴陵楷体字样及和平鸽标志,全部编了号码。同年8月19日根据湖南省委通知又补送了60件。这些杯子被命名为“胜利杯”。从此毛主席用上了醴陵特制的瓷器。

1974年秋,毛主席最后一次回湖南,在省委九所一号楼住了114天。早在大江南北巡视时,毛主席就指示:“我们每到一地,要尊重地方的领导和同志,不要搞特殊。”他首先从自己做起,盖的、铺的、穿的、用的——包括油盐酱醋茶统统带上。据吴连登回忆,毛主席所用的生活瓷具都是随身带着走的,为了防止路途碰烂损坏,所以那些瓷器较为厚重。已至耄耋之年的毛主席,晚年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一手持文件,一手拿放大镜,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疲惫时连碗都拿不稳,有必要另外选用一批轻薄瓷器。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为了庆祝毛泽东82岁生日,提议烧制一批轻薄的小碗专供毛主席寿宴上使用,作为家乡人民对他的祝福。

时任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的萧根如获知这事后提出,醴陵的制瓷水平颇高,能否由醴陵承担这任务?萧根如坦言:“作为湖南人,我想让主席用家乡的瓷,让他高兴高兴。”

有关部门对这批瓷器的要求是:釉下五彩,内外双面有花;重量轻而结实耐用;保温效果好;无铅毒,不含镉,确保用者健康;永不褪色。

釉下彩双面有花,这在当时的制瓷业尚无先例。据萧根如回忆,这建议也是他先提出来的,为了让毛主席吃饭时心情愉快。没想到他这一提,竟造就了中国陶瓷彩绘工艺史上的一大独创。

醴陵群力瓷厂接受这项任务后,成立了研究小组,多次试制,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毛主席用瓷”终于在1974年11月烧制成功,赶得及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使用。毛主席第一次看到这个碗时,高兴地说了句:“这好啊!”,直到毛主席去世,使用的一直这种醴陵釉下五彩碗。

制作贺寿用的“毛主席用瓷”选用顶级的、存量极少的湖南洪江市的大球泥,“洪江泥”在当时便被作为国家用瓷专用土而封存(这种泥粘度好,质地白,烧制瓷器成型好,透光好,是烧瓷的优质上等泥料。)“洪江泥”只有十年的开采时间,因开采殆尽而在一年后绝迹,从此无法再找到。

瓷碗在超过1400度高温下烧制而成,当时共烧制成品逾2万件,有关部门从中精选了12厘米瓷器40套上乘佳品带走。另奖励给制作者极少几件外,其余全部销毁。据说流落于民间的不足200件,这也是醴陵“毛主席用瓷”被收藏界珍若拱璧的原因之一。

半年后,景德镇也接到为毛主席烧制专用生活用瓷的任务。

197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汪东兴向江西景德镇国家用瓷办公室下达了一项绝密文件;为毛主席设计,烧制一套专用瓷器,要求能代表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这项工程被当时中共中央视为1975年头号重大工程,因而下达文件的代号为“7501”工程。

“7501工程”生产文件正式下达后,江西省公安厅随即组成专门工作组,由厅长带队亲赴景德镇,进驻当时的轻工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监督此项工程的实施。陶研所当时与其它许多单位一样,实行了军管。军代表与业务领导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后,在全所进行总动员。当时的陶研所集中了一批景德镇最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从中选出四十余名技术过硬、政治进步、出身无问题的设计、制作和生产人员,其中包括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高级工程师徐亚风、刘平和彭召贤等人。据参加者讲,当时对此项工程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密,参与工程的全体人员都经过严格政审,窑场四周设立岗哨,未经工程指挥部批准者,一律不得入内。凡历史上有“问题”的人,都不敢靠近窑场。从选料到成型,从配釉到彩绘,直至烧结、包装等大部分工序都是靠手工完成,并有公安人员在一旁监视,以确保产品安全。

“7501工程”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任务,江西省委专项拨给制作经费35000元,同时安排抚州地委提供10吨特级高岭土,特级高岭土是烧制高白釉瓷的上等原料。瓷器的图案征集了众多稿件,最后选出三种:“水点桃花”、“翠竹红梅”、“双面对画芙蓉花”,皆是从毛主席诗词中汲取的灵感。

器具类型方面,因主席用瓷中已有盖杯,不配茶具;主席不善饮酒,配酒壶也会多次传倒酒,增加不安全因素,所以“7501”瓷没有茶具酒壶,只生产茶杯酒杯。

制作前,首先要从效十吨上好的原料中,人工手选出两吨精选料。当时人手不够,工程指挥部又调来了数百名“红卫兵小将”加入了选料工作。如果说工程参加者享有政治上被信任的荣誉感,而他们的工作却十分艰苦,而且有风险,他们经常连续多日不得休息,不能回家;万一出了问题,很可能就会被上纲上线划为政治问题。

烧制试验中又多次发生倒窑现象,造成此前的心血付之一炬。

几经波折,直到一九七五年八月,陶研所烧制了22窑,入窑14103件,成品4200余件,合格率为30%左右。然后优中选优,挑选出两套派专人护送进中南海。每套138件,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据说每套包括:9-15厘米盖碗48件;15-30厘米盖盘(又称和合器)40件;1号和2号茶杯各10件;调羹10只;醋壶、酱油壶、胡椒筒、牙签筒、香烟筒、烟灰缸、饭锅、品锅、大汤勺、茶叶罐各一件。

按规定剩余下来的“7501”瓷,封存库里的应全部销毁,但考虑到专用瓷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补充,加上陶研所提出要求:希望能留下一部分给所里作科研用。所以只毁掉了一部分,一部分留做储备。

陶研所当时所销毁的那部分主要是碗盖。此后又拿出一部分陈列在该所贵宾室的珍品柜中,其他均封存入库。

在改革开放后,政治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存的“7501瓷”已经无须向中南海补充了,一九八二年春节前夕,陶研所将封存的部分“7501瓷”连同其它库存产品一起当作福利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据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当时在分“7501瓷”时,只分了碗、盘、杯、勺等小件物品,饭锅、品锅等大件产品和碗盖等均未分。当作用福利分发的这部分景德镇“7501毛主席用瓷”从而流散到社会上。

2019年5月广东崇正春拍的原山东省委书记李子超旧藏“无邪斋雅集﹒李子超珍藏”专场拍卖,246件拍品,其中245件全是书画,剩下一件拍品是一对瓷碗。这个专场因名家书画众多,这对瓷碗就淹没在一堆书画里。瓷器和书画是两个不同的收藏门类,自成体系,自成圈子,较少有藏家跨门类的,而我偏偏是除了收藏瓷器外,也收藏书画的,所以两个门类我都有关注。我当然就注意到书画堆里的这对瓷碗,它们竟然就是海内外收藏界里传得又玄又神秘的“毛主席用瓷”!

“毛主席用瓷”被收藏界称赞为“红色官窑”,工艺复杂、用料昂贵,是现代中国陶瓷大师集体智慧空前绝后的结晶,“毛瓷”的设计和制作,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陶瓷人才,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颠峰之作,也是他们高度协作、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一类瓷器上集中了诸多大师的智慧,堪称空前绝后。

“毛瓷”作为日用瓷器,之所以能让收藏界热烈追捧,除了它的稀有性外,更在于“毛瓷”在艺术性开创了中国制瓷史上的新高峰。“毛瓷”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在于“毛瓷”烧造时的社会背景。从50年代开始,新中国将瓷器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调用了各个学科的尖端人才和资源分工合作,在原料、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上保证了陶瓷艺术的创新跨越。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集合全国最好的资源、最高技艺的人才、最严格的政治思想要求而烧制,当然是新中国陶瓷制造的顶尖之作,而这种条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这对醴陵“毛主席用瓷”碗来源非常清晰,是1974年湖南醴陵群力瓷厂为毛主席贺寿生产月季碗中的两只,1975年湖南醴陵群力瓷厂的主管领导湖南省轻工业厅原厅长张永,来山东省交流学习陶瓷隧窑技术,请求山东省支援湖南省重油、油焦物资时,送给原山东陶瓷公司总经理、山东省轻工业厅党组书记崔永顺的,后来崔永顺又把这对“毛主席用瓷”碗转赠给了省委书记李子超。

李子超历任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委书记兼秘书长、山东省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这样来源清晰、品相完美的“毛主席用瓷”对碗,可遇而不可求,竟然被搁在这个书画专场里而淹没光芒,拍卖图录把这对“毛瓷”定价为2万至3万,如果真是以这个价格能拿到,做梦都会笑醒的。

kDX2QYDB23QTfhse0cGZ66uMj7rDnQjuzZ556eIb.jpg

参考:醴陵市博物馆藏品著录

我查对了由故宫博物院、中共醴陵市委、醴陵市人民政府合编的《醴陵窑 釉下五彩瓷珍品集》一书,书中第170页、图150所收录醴陵市博物馆藏“釉下五彩双面月季花纹碗”与本拍品完全一致,醴陵市博物馆的藏品明确注明:“毛泽东主席用瓷。1974年”,由产地政府博物馆的权威性可知崇正上拍这对碗确是“毛主席用瓷”无疑。

崇正拍卖过去连续三场谷牧副总理旧藏《九藤书屋》专场拍卖轰动收藏界,今年春拍又乘势推出了李子超的《无邪斋雅集》专场,拍卖现场人头涌涌,举牌涌跃,见此程形,我就知道那对“毛主席用瓷”对碗不会低价成交了。“毛主席用瓷”对碗拍卖编号较后,我耐心等待。由上午九点半一直到了中午一点多,拍场激战犹酣,这个省委书记旧藏专场还在持续竞拍中。参加拍卖的收藏爱好者们已经饥肠碌碌仍不下战场,崇正也在现场派饭盒让众人充饥,这也验证了这个专场拍卖的受追捧程度了。好不容易等到这对“毛主席用瓷”碗上拍时,果真有几个牌在竞价,始起彼落,哪会是底价的二万三万呀,足足十多倍才成交!当然,最后还是小女子竞得,携碗笑傲江湖。

虽然溢价十多倍,其实还远远未达我心目中的预设价,我认为是自己“捡大漏”了!试想,毛主席用瓷、罕见的贺寿瓷、省委书记旧藏、来源清晰、流通稀少、首创双面五彩工艺……这么多独特的优点汇聚一身,它的价值是多少呢? 落槌后我兴奋不已,走到拍卖大厅外的拍卖场次告示牌前,指着“无邪斋雅集﹒李子超珍藏”专场栏目,拍照留念,以纪其事。

QA89IHL89MvoXHXIdQqmdozqOBVOQx0vLgntm9No.jpg

冯玮瑜在崇正拍卖现场

WMCDjhKD8O81Lx5RonIqANPZWOLYK08JSpc4BmfQ.jpg

拍卖会现场

提货时,崇正拍卖董事长许习文先生专门在办公室等我,他告诉我:他去李子超家属处征集藏品时,见到这对“毛主席用瓷”对碗放在客厅的博古架上作陈设器,非常惹眼,他便问缘由,李子超儿子说:这对碗非常漂亮,更重要的是,它是极为珍罕的“毛主席用瓷”,父亲去世前专门叮嘱,说对碗非常珍贵,要小心保管,作为传家宝,不可以打破打烂。许董还说:“花了不少说服工作,才征得家属同意把这件‘传家宝’上拍。拍卖现场我看见是你竞得,顿觉安心了,这是最好的结果,这对‘毛瓷碗’递藏到你那真是最最合适的,这样的结果太好了!”

一件拍品,贯穿那么多动人的故事,能够做到让旧藏家高兴,让拍卖行高兴,让新藏家高兴,真是功德圆满,可谓拍场佳话。我们捧碗相视大笑,快慰欣然。

s5nk50DGxpGnFYo15VaEyFpG59AKv1UFHyPohGbe.jpg

崇正拍卖董事长许习文与冯玮瑜合影

许董行止儒雅,文人本色,四十多年每天泼墨挥毫,勤练不缀,书法自成一格,他的书法集或散文集每年都见诸新刊,他总会签名送一本给我。在他的“补读书斋”里,我们谈书画、谈文学、谈收藏掌故,随意自在,逸兴遄飞。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改天换地的一代伟人!我只是十四亿芸芸众生里一介民女,从没想过自己的藏品会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沾上边。虽然当初在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时,我也曾举手宣誓“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事实证明,我没做到,真惭愧,食言了。短短二十多载,斗转星移,社会急剧变迁,自己毕业后从商,“老大嫁作商人妇”,以为“此生只合江湖老”,没想到今天竟能入藏到这样一对来源清晰的“毛主席用瓷”,霎时间戴红领巾时的誓言涌上脑海,想到小小年纪曾满怀感情写过一篇刊登在《广州日报》怀念毛主席的文章,是历史的偶遇还是早有因缘? 今天手捧对碗,前尘旧事,恍若隔世,抚碗追昔,思绪万千,让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自已。

由于“7501瓷”烧造成功已是1976年初,那是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一年。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再更换日用瓷器,所以严格来说毛主席并没有使用过景德镇生产的“7501瓷”。这一对醴陵瓷碗是真真正正的毛主席用瓷,而且是专为毛主席82岁生日烧造的,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贺寿专用瓷器,其意义不言而喻。须知醴陵“毛主席用瓷”比“7501瓷”传世更少更罕见!

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花纹图案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而且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能同时满足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并且还有独特的艺术之美,造型富于变化,没有墨守成规,釉色没有大红大紫之类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贵的气质。

c1giV51pO1UUU3clHYOY7rGPNZBVeqiHylsZUUIR.jpg

这对“釉下五彩双面月季花纹碗”又薄又轻,每只重量只有124克,半透明的小碗似玉嫩肌般温润可人,真是“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碗的里外都彩绘有月季花图案,象征祖国山河月月红,因为月季花月月开、季季开,故又名月月红。在灯光照射下,白色的瓷胎晶莹水灵,华美俊逸;红艳的月季色彩艳丽,溢彩吐芳,花瓣层层叠叠,光泽明亮,绿叶舒展,傍边还有几朵小黄花呼应,真是“四时长放浅深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此碗红花绿叶白地相衬,淡雅之中透着喜庆,无负“毛主席用瓷”的美名。

这对贺寿用的“毛主席用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奠定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具有独特的工艺技巧性和观赏性。它不仅是生活用品,还是超越生活的艺术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华。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抬头仰望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收藏路上,西关小姐低头凝视月季碗,千言万语道不完。

  更多内容尽在[冯玮瑜专栏]

  冯玮瑜简介:

  著名收藏家、文化学者、收藏理财燃灯人、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融熙文化和玮瑜文化创始人、艺术网等多家媒体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藏富密码》、《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英国广播公司(BBC)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纪录片主角之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瓷器,湖南,毛主席用瓷 7501瓷 醴陵瓷 拍卖瓷器 湖南 毛主席用瓷 7501瓷 醴陵瓷 拍卖
下一篇:王萌:“风起海上”的期待——在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研讨会上_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展览--水墨-艺术-艺术家||上一篇:九层妖塔内曾进行过一番考古探索_鬼吹灯--考古-金字塔-盗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