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三儿的问题(三)_-思想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博客
 
  三儿的问题3:当下的学习问题  其实,在这里你提到的主要是采用什么媒体形式语言的问题,这说明你重

  三儿的问题3:当下的学习问题

  其实,在这里你提到的主要是采用什么媒体形式语言的问题,这说明你重视“形式语言”——这不是个“错误”,因为任何主题思想的表达都需要恰如其分的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没有好坏之分,却该有合适如否的讲究。

  一是场合与时宜,如我们对边远山区的农民讲哲学,用“学术术语”显然很难让对方听得懂,若用如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那样的话语形式可能就行得通——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道理并不浅,说得极明白。

  二是事理与内容,举个例子,多年前有个学生看到有人买到一个塑料的裸身服装模特儿,粉粉的那种,抱着它在王府井大街上走,可能是要搬回自己开的服装店。那时王府井大街行人很多,这个粉色的裸体塑料人在这个景观中马上成为一种强烈的对立,这位同学觉得通过这个现象有可能映射出人们心里中各自不同的微妙变化。于是他想将此情此景画成一张极为写实的油画,希望观众通过看到这幅油画,能够再现这样的心理变化。且不说这个作品怎样,在讨论创作方案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如果要观众产生他当时那样的感动,显然画油画并不是最好的语言形式,也许做行为会合适。

  我并不鼓励年轻人为了“时尚”而放弃绘画都来搞装置、影像或行为,但当自己觉得需要的时候,也不要被某种既定的形式语言所累。特别在年轻的时候,多接触一些语言形式就多了一种选择,你没有接触你怎么知道对你是否适合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初只认为能够把人像画得像真的一样就成了,到后来画年画追求“好看就中”,没曾想到过后来会做剪纸、会做装置、会做行为,也不知道什么“观念表达”……在向前行走的途中遇到了新的路径,与你原先所测定的“方位”产生偏差,你就要做出新的决定。这不是放弃过去——过去的那一段仍然在你的全程中。

  小小年纪莫谈什么“人生短短”,如是,老汉我现在岂不就该歇了?年轻人做事情不应该这么多顾虑。理性推敲是要的,但不要因此而踟蹰。

  你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你本来自己能够回答,难的是你自己要决定——是否要对“自己”回答。

  -------------------------------------

  当下大多拘泥在架上绘画,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比较单一。而不是爱好油画国画门类的问题。

  也知道换成其它表达方式会更直接准确,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让人绝望之感,因为总觉得绘画,不如三维的雕塑,装置,而电影dv来得更直接,反倒找不到点了。

  关键是思想吧?剩下的才是怎样利用好这些形式,反倒人生短短,也只能做好一件两件事已算不错了。目前这种转变也不知何去何从?


关键字: 内容标签:思想,思想
下一篇:没文化的博物馆_-都是-体制-奇怪||上一篇:潘诺夫斯基与模仿的悖论_-诺夫-视觉-低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