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振华:死者的尊严_墓园--是一个-苏黎世-公墓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死者的尊严》选自第一辑“社会观察”。

  更多内容尽在[孙振华专栏]

人活着不容易,死也不容易。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在讨论“死不起”的问题,表面看来,“死不起”并不是死者死不起,而是生者送葬的成本问题,最多只能算死者的遗留问题。但是,说到底,“死不起”仍然和死者关系重大。因为每个死者都曾经是生者,他们在生前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他们是带着怎样的态度和心情去死的?这非常重要。

5pjmugn2cQehYg2rXdLTeE1ghP7NT0ON4J9PgMBm.jpg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方说,一个老人,知道了“死不起”的情况,然后带着对后人的愧疚,忧心忡忡地去死,这是多么难受的一件事情。

最近在国外的一次经历让我感触很深。六月份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住在苏黎世,一天清早没什么事,离出门还早,就在旅馆门前把公共汽车线路坐到底,来到了一个山上,这里原来是一个动物园,四周环境非常好,附近有一个公园一样的门,大树参天,信步进去,到了里面才发现是一个墓园。

整洁、宁静,以树木鲜花为主,坟墓和墓碑只是间杂其中,看不出有任何墓园的痕迹:例如,进行一些提示性装饰和布置,卖各种祭奠物品和纪念品,或者很夸张、很刻意的营造肃穆、沉重的氛围……

园子里是细砂石的道路,路边有供人们休息的木质长椅,紧挨着墓园,是一个森林公园,隐约传来孩子们早起登山时的喧闹。坐在椅子上,我仔细端详这些墓碑,它们和我看过的其它欧洲的墓园不太一样,例如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巴黎的拉雪兹公墓,那些公墓由于名气大,里面不仅坟墓密集,而且体量大,雕塑个个争着醒目、突出……所以,它们成了景点。

kWEUVoHI4m6C2EopSUFM0XS5reFRxiaCdm1zHyxb.jpg

j0XQjCmwt81LYaAEFKT8affqyCMf0sg3NOtHEShp.jpg

巴黎拉雪兹公墓(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黎世的这个“无名”墓园完全是森林公园式的,低容积率,坟墓体量小,有的只露出一个不大的墓碑,少数人留有雕像,也是小体量,不张扬。在这里,你感到死者静静地和鲜花、绿草、树木躺在一起,在大自然的怀抱,继续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蓦然涌出一个念头,假如一个人知道,他死后的归宿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他大概会减轻许多对于死亡的恐惧,当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甚至会欣然地“视死如归”。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调查问卷,有人回答“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答案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

是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想去思考“生命意义”的问题,但是,即使不思考为什么活着,也一定不愿意去死,对死亡的恐惧是生命的本能。

一个人如何战胜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是一生的功课。有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哲学家的工作就是训练如何死亡。可见,人死后的处置、仪式、归宿,其实都是一种暗示,是一个人死亡训练的一部分。

我比较欣赏苏黎世这个墓园对待死亡的态度,它让死者有尊严。在生和死之间,它并不刻意去阻断它们的界限。墓园可以随意参观,甚至当作公园来游览,它越是环境优美、宜人观赏,越是能收到“回归自然”的效果,它有助于让人们战胜对于死亡的恐惧,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环境中,给后人以巨大的安慰。

中国人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对自己的亲人讲究“厚葬久丧”,对于其它凡涉及到死亡的人或事都认为晦气,避之唯恐不及。像瑞士这种把墓园和公园结合在一起,恐怕一时还难以接受吧!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是一个,苏黎世,公墓,建筑 墓园是一个 苏黎世 公墓 建筑 墓园
下一篇:谈支子珪墓志_-朴茂-用笔-书法||上一篇:牛宏宝:图像、欲望与视觉伦理_-胡适-生产-美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