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洋:电影伦理学的两个维度_-道德-视觉-关系

编辑:杨晓萌 来源:中国美术报 
 
几乎从电影诞生时起,围绕电影的伦理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从是否应该在电影中展现接吻,到如何正确地表达暴力

几乎从电影诞生时起,围绕电影的伦理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从是否应该在电影中展现接吻,到如何正确地表达暴力,从电影分级的标准到私人生活的呈现方式,伦理问题伴随着世界电影每个历史时期。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曾断言:伦理学其实是一个光学问题,有限的可见性建立了我们与他者之间无限的伦理关系。

2010年起,国际电影学界出现了重申伦理学的研究趋势,相关成果不断出版。2010年,英国学者Lisa Downing和Libby Saxton主编了《电影与伦理:被阻止的邂逅》,提出伦理问题在电影的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2011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影中的伦理》,结合经典影片全面拓展了伦理批评。2012年,杜克大学的学者马克思·哈吉安诺出版了《数字电影的伦理学》,把伦理问题与数字媒介的兴起结合起来。随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学者Shohini Chaudhuri在2014年出版了《阴暗面的电影:暴力与观赏电影的伦理学》,延伸了数字电影的兴起与真实、身体和编码相关的伦理问题。2018年,医学伦理学教授M. Sara Rosenthal的《电影中的临床伦理学》从医学伦理学的主题切入,对影片个案进行了跨学科的伦理分析。

重提电影伦理学,不能等同于把电影的研究拖回到保守的道德领域,而恰恰是新的国际政治环境督促我们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回到基本的伦理共识,在技术加速主义下反思人类的伦理特性。总体上看,电影的伦理学研究可以呈现出两个基本维度。

首先,伦理问题在电影世界的呈现。伦理问题始终是导演和剧作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即便在历史上最挑衅道德的电影作品,也体现出对道德性本身的重视,当电影在挑衅道德时,反过来也强化了道德感的发生。每个经典人物的行动与选择,都裹挟着伦理的动机。伦理作为主题,既是布置戏剧冲突的技巧,也强化了剧作本身的分量。《四百击》《浪子春潮》《欲望号街车》和《大理石人》,世界电影史上几乎每一场重要的民族电影运动及代表作品都触及重大的伦理问题。电影如何表达伦理问题,如何通过故事与人物建构道德观,都是电影伦理学关注的内容。过去,似乎伦理意义成为某种保守道德意志的体现,但在今天,强调在电影中建立一种伦理原则作为有限性的批评,恰恰是理性的结果,那伦理作为一种中心原则,并不意味着回到教条,而是捍卫电影对社会的责任。

在这方面,与安乐死有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在新世纪的西方电影创作中反复出现,比如《野蛮入侵》《深海长眠》等电影都以不同方式探讨了在不同信仰、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是否有权终结自己的生命,以及主人公面临的在法律和伦理上的困难。而《21克》则探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带来的情感问题和伦理困惑。迈克尔·哈内克获得金棕榈奖的《爱》就将一对即将告别人生的夫妇置于爱与死亡这个伦理天平上考量。

其次,电影语言本身在视听层面的伦理问题。爱德华·霍尔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去描绘不同的社会关系,他在“空间关系学”中提出了四种关系(公共空间、交际空间、个人空间和私密空间),其对应的视觉关系恰恰是电影中最为常用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四种景别。因此,视觉与景别在无形中就确定了观众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成为调节伦理张力的重要维度。用什么视听语言去表达,是美学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在反思纳粹的大屠杀时,齐格蒙特·鲍曼就把伦理的维度引入了视觉关系,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伦理关切与视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道德就体现在人与人的接近,伦理问题符合接近或远离的视觉法则。我们越是靠近对象,对象在我们视野中就越发庞大而真实,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关注。因此,类似于注视和扫视等镜头技巧就不仅仅是视觉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在电影中,道德驱力的视觉法则恰恰与好奇的窥视法则是矛盾的,人们越远离真相就越是好奇,但是当人们一步步逼近、靠近事实时,好奇心渐渐消散,而道德驱力却逐渐加强。伴随目光的推进,窥视的愿望被道德感取代。

一部电影的伦理观是一个非常陌生而重要的问题,而中国是一个伦理在文化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尝试建构一种以伦理原则为优先原则的电影批评不仅没有不合时宜,反而可能找到富有中国风格的电影批评方法。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道德,视觉,关系,电影伦理学道德 视觉 关系 电影伦理学
下一篇:王乙涵:影像的伦理倾向无处不在_-主观-客观-电影||上一篇:高天民:文以载道_美善合一_-规约-灵明-文以载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