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冀少峰:鲁虹的当代艺术史观——写于《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再版之际_鲁虹--艺术史-中国-先锋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2016年5月,《品图: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正式与读者见面。此书于2014年立项,经过作者两年时

  2016年5月,《品图: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正式与读者见面。此书于2014年立项,经过作者两年时间反复推敲、修改而成书,内容分为“立场”、“品图”、“品书”三个部分。采取多学科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方法,并把问题置于历史的进程中,从艺术史上下文关系中发现问题,对当代艺术不同门类,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更多内容尽在[冀少峰专栏]

鲁虹著《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 》封面

书名: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   

作者:鲁虹

ISBN:9789862820476/9862820470

出版社:艺术家

出版日期:2011

  从事艺术史写作的人很多,但能形成自己艺术史观的人却不多,能策划展览的策划人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潜心研究并能不断推出一部部专著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在当代艺术30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当代艺术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书写者,鲁虹以自我独特的艺术史观而在艺术界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2001年我还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工作,编辑方向就是当代艺术,有机会随易英先生至山西忻州参加了“新视线新媒体”当代艺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在思想上的碰撞交锋无疑拓展了我对当代艺术文献出版的认识。会上的关键词和流行语就是全球化和图像的时代,在和鲁虹先生认识的过程中,获悉他对图像很敏感,他有意撰写一部中国先锋艺术史,当代艺术史书稿就这么在作者与编者间有了口头协定。

  2001年当代艺术的发展并未真正成气候,在山西的会上还约了另一部有关当代艺术展览的文献,即冯博一先生有意把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文献交由我编辑出版,但想到当时的部分作品可能有些敏感,涉及的问题容易导致误读,冯博一最终选在澳门出版三年展文献,从中不难看出当代艺术在当时的生存处境。

  对三年展文献出版失之交臂,让我对先锋艺术的文化传播再不敢掉以轻心,经常电话、邮件、短信催促鲁虹先生要按时间交稿。待书稿交到我手上时,书名已改为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 1979~2004》。仅越界一词亦反复讨论了多次,书中配有大量的当代艺术现场及作品图片,采用文图对照的方式,这是适应图像时代艺术史写作的一种新的方式,图像的直接性、视觉性让人耳目一新,而书中关于“文革”美术的部分图片不得已撤下几张,而对涉及同性恋的作品也被撤掉。尽管如此《越界:中国先锋艺术 1979~2004》还是如期出版了。

  书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如视像艺术横空出世章节则对影像、多媒体艺术开始进行了有意识的关注。艺术社会学转向章节不仅引发了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的主题,几年之后更引起了批评界对图像转向的讨论。很多批评家如邹跃进等参加了这一讨论。他们或者在网上发表论坛或以书面文章进行争论,邹跃进文章题目即为《关于“图像转向”的思考》,此后该书被戏称为红皮书,在罗伯特现代书店及北京三联书店曾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在不同的场合,我也被艺术家戏称为“红皮书”编辑。从鲁虹先生的《越界》开始,我又陆续和鲁虹先生合作编辑出版了《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聚变:2005至200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等一系列文集和当代艺术的展览画册。在合作的过程当中,鲁虹先生亦师亦友,为我进入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纵观鲁虹的写作经验,不难发现,图像一直是其从事艺术批评和展览策划的关键词;而强调历史的上下文关系,则又构成了其艺术史书写的特征;效果历史更为其艺术史书写提供了典型的案例依据。特别是其反复诉求的文图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无疑开启了图像时代艺术史写作的另类表达。

  鲁虹在艺术界以反应敏捷和点子多而著称。有了点子又能付诸实施,则充分展现了鲁虹的一种综合把控能力。这不能不让我们在惊叹他的勤奋与努力的同时,着实对他的执着与敏锐抱有一种敬意。

  从鲁虹策划的一系列展览背后,也让我们清晰地洞察到鲁虹的思想轨迹和艺术史叙事逻辑。从“观念的图像”首开关于图像的研究,从“图像的图像”“变异的图像”“嬉戏的图像”“历史的图像”再到“混搭的图像”“都市镜像”,清晰地勾勒出了图像时代艺术表达的新线索、新方式。而且紧扣时代发展潮流中的敏感话题—图像,反复研究,探究图像所带来的艺术表达的种种可能性。

  而在图像系列研究展中,又开创性地连续举办了四届深圳美术馆批评家论坛,又为他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从首届论坛的“艺术新视野”到“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从第三届“媒介·图像·市场”再到第四届的“当代艺术和艺术史书写”,每一次论坛都为当代艺术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并成为年度艺术界热议的话题,更成为老、中、青三代批评家进行批评探讨的精神场域。

  鲁虹艺术史的第二个特征则是强调历史的上下文关系。其实是把艺术融入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的过程中。众所周知,当代艺术的发展无不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

  从“文革”美术到后“文革”,从对“文革”美术创作模式的反拨,到伤痕美术与生活流,从形式美的讨论到“八五美术新潮”和青年艺术群体,从六届美展到关于中国画的大讨论,从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到当代艺术的横空出现,从文化情境的巨大转换,到政治波普、新生代与艳俗艺术和卡通一代,从图像时代艺术新方式的生成到新媒介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女性艺术及视像艺术。特别是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向,鲁虹以一个实践者和理论者相融合的角色为我们带来了艺术史叙述逻辑和轻松的阅读体验。

  如果说,“文革”“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讲话”构成了其艺术史叙事上文的话,那么贯穿其间的伤痕美术、政治波普和当代艺术则无疑提供了艺术史的下文内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交互发展时,呈现出的则是一个多元多样与多极化的艺术图景。而艺术事件、艺术史线性叙事、艺术家、当代艺术大事记更带给人的是一种重构历史语境的文化感怀。

  鲁虹第三个艺术史观则是强调的是“效果历史”原则,即在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如何生效的问题,根据鲁虹的观点,将可能从那些在画坛上已经产生艺术影响或造成客观效果的重大创作现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与作品作为描写对象、如同迦达默尔所说:“效果历史的原则已经预先规定了那些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学术问题,它比按照空洞的美学、哲学问题去挑选艺术家,艺术作品要有意义的多。

  笔者相信,只要以艺术史及当代文化提供的线索为依据,认真研究效果历史暗合的艺术问题,我们就有可能较好地把握那些真正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这显然为进入艺术史叙事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而风格、样式、交游、师承的综合叙事,于平易的叙述中不乏生动性,于理论的探究中又有形式主义的分析。而图像学方法论的引入,也彻底颠覆了人们久以习惯的视觉经验,而其对政治、社会、历史、文化、集体经验与个人记忆相杂糅的多重语境切入社会现实,进而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下一种另类现代性的人文图景,则又回应了中国当下的变化。

  据悉,鲁虹还在继续撰写《中国当代艺术》,我们期待着……

  2011年10月2日

  刊载于《画刊》2011年第12期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史,中国,先锋,当代艺术 鲁虹艺术史 中国 先锋 当代艺术 鲁虹
下一篇:陈履生: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邂逅安娜_-是一个-观众-芝加哥||上一篇:曹意强:在许江《葵颂》展开幕上的致辞_许江-葵颂--忠厚-创作-担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