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美术与传播”第一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来自国内17所高校、艺术类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专家学者齐聚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参加本次会议。
开幕式嘉宾合影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梁远钢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许奋教授致开幕词,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主持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杨振国教授以《学报·学术》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从宏观的历史角度阐述了美术类学术期刊在中国美术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梁远钢出席论坛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许奋教授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京师范大学杨振国教授作《学报•学术》主题报告
开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共设三场主题报告及评议。第一场报告以“中国古代画作与画派的流变与传播”为主题,邀请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担任主持,湖北美术学院沈伟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叶康宁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安徽美术出版社、武汉工程大学的青年学者朱亮亮、石榴、陈震、王圆圆分别以《“九相图”初探——兼论中日佛教观念图像表现之异同》、《帝王理想与文人趣味——从<听琴图>的鼎插花谈起》、《文徵明<行书水仙诗轴>原貌考 》、《明代江夏画派流变及海外输出研究》为题,对中国古代画作及画派的特征及流变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研究,从多个层面作了充分的论述,试图为中国古代画作与画派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阐释语境。
第二场报告以“西方艺术及观念的衍变”为主题,邀请天津美术学院学报主编邵亮教授担任主持,四川美术学院邹建林教授、广西艺术学院闫爱华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武汉纺织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的青年学者刘凡、王珊禄、柯腾、李珂分别以《墨西哥当代艺术——身份、传统、文化符号》、《欧洲现代艺术观念向美国的流动——以汉斯·霍曼夫为例》、《法国历史画的危机》、《“一个经验”与当代公共艺术的观念嬗变》为题进行交流,对墨西哥当代艺术的特征、汉斯·霍曼夫对欧洲现代艺术的传播、法国历史画的变迁、公共艺术的崛起进行阐释与分析。
第三场报告以“图像的空间传播与接受”为主题,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范军教授担任主持,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主编李永强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学者吴端涛、刘宏晖、张开玮、许溪分别以《报刊在晚清民国色彩学传播中的作用》、《<利玛窦像>图像异术传播生态学研究》、《故事的魅力:图像小说的时空叙事探究》、《20世纪上半叶“和平鸽”图像的传播与接受》为题,对报刊在中国色彩学中所担任的历史重任、图像小说的叙事特征、“和平鸽”的意义及传播过程进行知识考古,从多个层面探索了图像生成的过程及传播中意义的扩展与转换,作为图像的载体——报刊所起到的作用等等。
三场主持和评议专家分别对主题发言进行点评,普遍对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赞赏,并就文献、方法等问题与发言人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陈望衡教授在充分肯定青年学者们体现出的学术敏感和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同时,也对他们在表述中存在的逻辑、语言凝练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与建议,期待他们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更强的“学术力量”。
在三场主题报告会结束之后,为了保证论坛讨论的充分性与广泛性,与会人员又进行了圆桌讨论。讨论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韦秀玉共同担任主持人,邀请陈池瑜、范军、杨振国、邹建林、邵亮、叶康宁、闫爱华、李永强等知名学者担任座谈嘉宾。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刘北一、华中师范大学肖笛、湖北美术学院李珊、任珊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胡敏等青年学者围绕各自关注的学术兴趣点进行自由发言,提出研究中的心得与困惑。座谈嘉宾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讨论气氛轻松而热烈。
圆桌讨论现场
本届论坛以“美术与传播”为主题,对美术传播与美术进程的互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讨论,成果丰富。作为一个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同时通过跨学科研究,促使美术学与传播学两个领域研究相融共生。经过一整天的集中交流研讨,“美术与传播:第一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在热烈气氛中落下帷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学报,传播,主编,湖北美院,美术与传播,论坛,学报 传播 主编 湖北美院 美术与传播 论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