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于今天下午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揭晓。青年艺术家易连斩获这一殊荣。其作品《痴人说梦》由策展人蔡丽媛提名。本届摄影季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先生为获奖者易连颁发20万元奖金,易连也将获得2020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展示其作品的机会。
因艺术家易连因故未能及时到场,策展人蔡丽媛代其领奖。策展人蔡丽媛讲到,从2010年开始,易连开始关注自己生活里梦境和虚幻中的故事,本次的作品分为两个不同的线索展现:一个线索是艺术家从2010年起,以一种科学化图谱化的方式,拍摄大量视频记述梦境中的故事;另外一个线索,是艺术家不断回溯梦境中自己和故乡的关系,并以影像的方式呈现。这两者是互相呼应的,作者希望通过10 年的故事,重新梳理10年中对影像和图像的理解。
在这10年完整且不断延长的时间里,易连逐渐形成了他自己方法论的主要方面。一个介乎于梦境与现实的场景常常出现在他同期的许多作品当中,安静又神秘,充满了不可知与疑问,但又充满想象。类似于奇异的戏剧表演,许多元素在梦境中出现又消失,荒山野岭,枝丫交错的树林,动物斑驳隐逸的身影等等。那些被描述的全部场景与精神的质感,那些徘徊在家乡山水中的故事与人们,都不再消失。它们只是以另一种的形式,重现在呓语的每一个片段。
易连始终保留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观看,而通过作品体现出的“公共性”正在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是如何理解或者试图理解他人(他者)作为另一个生命个体的感受或者处境。虽然影像不同于梦境,但是艺术家认为,作为一种无法直接体验的“影像生产”,所有媒介都成为梦的外化部分,互为解释并体验。而与影像本身,似乎与梦保持某种同源性,这也是重新梳理并理解易连作品的途径。
策展人蔡丽媛(左)艺术家易连(右)
易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品《痴人说梦》体现了人作为一个个体怎么去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梦境十分清晰,所以多年来都有记录梦境的习惯,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作品。决定参加本届集美阿尔勒之后,进而开始思考如何梳理呈现自己10年来积累的素材。在整理的过程中,慢慢从中看出了关于梦境的抽象联系。
关于艺术家
易连
1987年生于江西宜春,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
2009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易连的创作包括影像、装置、摄影及声音等。通过调度灯光以减弱空间纵深感,易连的影像营造出一个既置身现实又抽离于现实的画面。近期个展有:“易连-天堂电影院”,本来画廊,广州(2018);“时间轴上空无一人”易连个展,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北京(2016);“畜牲-易连个展”,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15)。
艺术家易连赶回三影堂接受采访
2019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艺术家:
范西(1984年)、 刘玗(1985 年)、彭可(1992年)、屏控小姐(1983年)、 孙大棠(1982年)、 唐晶(1989年)、吴鼎(1982年)、严怿波(1980年)、易连(1987年)、张文心(1989年)
2019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评委阵容:
+ 顾长卫 著名电影导演、摄影师
+ 黎静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
+ 萨姆· 斯道兹 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
+ 马修·奥尔良 法国国家电影资料馆临展项目负责人、策展人
+ 菲利普·尚塞尔 艺术家
+ 荣荣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
本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邀请5位策展人担任提名人,分别为:蔡丽媛、韩馨逸、施瀚涛、宋振熙、王欢。由5位策展人提名的10位有才华的中国摄影师,提名的艺术家在摄影季期间以个展的形式展出自己的作品。本届发现奖奖金由好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赞助提供。
【评选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梦境,作品,影像,梦境 作品 影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