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来了!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_科学-艺术家-中国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
 
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2019年11月15日-1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会议

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2019年11月15日-1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会议邀请国际知名艺术院校与科技艺术相关专业机构的创办者和专家学者做专题演讲。会议将进一步梳理全球科技艺术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创作成果,交流和总结全球科技艺术教育的相关经验和方法。就如何打造中国科技艺术教学体系,科技与艺术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将包括来自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实验室、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与研究设计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等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

研讨会将包括:重观机构、重思教育、重访数字性和重构科学四个板块。

时间:2019年11月15-16日

Time: 15th-16th November, 2019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Venue:  Auditorium, CAFA Art Museum

介绍

2019 年第三届 EAST- 科技艺术季将于11 月正式启动, 本次科技艺术季由中央 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本届科技艺术季以“新时代的全球科技艺术全景”为主题, 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协同进行,邀请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五十余位艺术家、理论家、 科学家及三十余家知名科技企业围绕相关议题展开重点讨论,活动包括三场顶级学术会议,四个展览,四场工作坊及若干场讲座。

科技艺术是秉持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积极面对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崭新的人类经验和人类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丰富艺术的冲击力与感染力的探索性艺术实践和研究,是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巨大的创新策源能量的艺术与科技之间的交叉学科,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蕴含着大量的发展潜力。中央美术学院自 2017 年开始了科技艺术战略的建设和发展 , 并重点打造“EAST- 科技艺术季”这一国际性的科技艺术学术平台 (EAST, Educatio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随着这一平台的建 立,中央美院在科技艺术领域的科研创作成果、理论体系架构和学科机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EAST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科技艺术教育联盟, 以促成艺术和科技领域中新观念的传播;科技艺术谱系的梳理与理论建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介的应用;创新工作模式的学习和推广;促成科技研究者、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创新型企业等诸种创新力量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联合世界各地的富于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个人与机构,汇聚全球智慧,让新科技和新艺术惠泽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的科技艺术季将于11月15日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启动仪式。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今年的科技艺术季将进一步梳理全球科技艺术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创作成果,交流和总结全球科技艺术教育的相关经验和方法。就如何打造中国科技艺术教学体系、科技与艺术融合、科技艺术创作的成果应用等问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以便促进当下和未来的中国科技艺术教育的学术积累和体制建设。

大会议程

嘉宾介绍

vZxVQdrRB8OBlbvoFC4ganuMHpYIb7CuTGcgSBFA.png

马丁·霍齐克 (奥地利)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 / 电子大奖 / 展览部门总监

马丁·霍齐克是一位艺术家,也是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电子艺术大奖及展览部 门总监。 他曾在林茨艺术大学学习视觉实验设计(2001 年毕业),并在林茨大学和萨尔 茨堡 ICCM 大学获得文化与媒体管理硕士学位(2003 年毕业)。 除了担任多个艺术项 目的独立艺术家外,他还是未来实验室团队成员。直到 2005 年,他的职责包括展览设计、 建筑艺术、界面设计、活动设计和项目管理。2006 年,他担任林茨电子艺术节和林茨电 子艺术大奖的总监,并负责电子艺术中心的展览以及国际展览项目。

四十年的人性化技术

本演讲将介绍文化机构如何关照数字革命及其对全球社会和自然的所有影响,并引 领着一种新型艺术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媒体艺术和媒体艺术家。此次演讲是关于奥地利林 茨电子艺术节的简要介绍,同时也是对日趋复杂的技术世界的反思。

5S3vU7GYJCztX4yIUYcn3o553yWkLoGvkBDIseu9.png

约珥·费雷(美国)

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科技艺术实验室总监

约 珥· 费 雷 是 美 国 洛 杉 矶 郡 立 艺 术 博 物 馆 (LACMA)艺术与科技实验室主任。

LACMA 科技艺术实验室

他受到 LACMA 初期艺术与科技项目(1967-1971 年之间)的启发,把艺术家和南 加州地区的科技公司匹配在一起,实验室也支持运用新兴科技的艺术实验。通过一系列的 资助方,实验室得以在博物馆内支持新兴艺术项目。目前已经有超过 30 名来自加纳、匈 牙利、爱尔兰、韩国、墨西哥、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国的艺术家通过艺术与科技实验室的 奖项发展了他们自己的项目。

5PZOWzm0mu0akc5kXOtA8yENG0PwSd8yGSuI73oh.png

安杰丽珂·斯班尼克斯(荷兰)

荷兰埃因霍芬 MU 艺术机构总监、策展人; 2012-2018 年 STRP 创意技术双年展艺术 总监、策展人

安杰丽珂·斯班尼克斯(Angelique Spaninks)将新闻,批评和策展相结合,开发 了一种通才、跨学科和混合的实践,将艺术、设计、创意技术和流行文化联系在一起。她 在蒂尔堡丰提斯新闻学院完成了学业,并在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大学进行艺术与文化研 究。拥有十年写作经验的她也跳出边界,进一步进行实践和策展角度的反思。

自 2005 年起,她开始经营 MU 艺术空间,担任总监与策展人,该艺术空间是荷兰 领先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以多学科研究文明。在 2012 年至 2018 年期间,她将自己在 MU 的职位与 STRP Binnial 的导演和策展人结合起来,后者专注于创意技术。目前,她 是荷兰创意产业基金会人才发展委员会的主席,阿姆斯特丹视觉艺术和数字文化艺术基金 会(AFK)的顾问,圣若斯特 / 埃文斯艺术学院讲堂和正在埃因霍芬市开发的未来实验室 的顾问。多年来,她一直是许多文化委员会、思想库和委员会的成员,以帮助进一步发展 荷兰国内外的文化实践和政策。

演讲概要

讲座将从年度生物艺术与设计奖(BAD Award)的角度出发,探讨生物艺术与设计 作为一个鼓舞人心的新兴艺术领域,它在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起来,并成为荷兰优秀年轻艺 术家们的文化生产和展示平台。

埃因霍芬(Eindhoven)MU 艺术空间的总监和策展人安杰丽珂·斯班尼克斯将描 绘及阐释 MU 的一系列案例和策略,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未来的计划。每年冬天在埃 因霍温,年度最佳 BAD 奖的三位获奖者都将在这里进行生物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展览。

bOfddj958mBR1VrilmwIaCYsQtC6hcSZBK8GfYdb.png

英格博格· 赖希勒(奥地利)

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媒介理论系系主任

英格博格· 赖希勒(Ingeborg Reichle)教授是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媒体理论系系 主任,并在 2017 年和 2018 年担任系跨学科策略的创始主席,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为 艺术学士学位设计跨学科策略:适用于学习艺术、科学、应用研究、哲学与全球机遇的目 标课程。她曾在伦敦和汉堡学习,并于 2004 年在柏林的洪堡大学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 在 2013 年取得洪堡大学的教职。 在 2016 年加入媒体理论系担任全职教授之前, 她是 FONTE 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在维也纳,她是 Leonardo LASER Talks 的合作主持人,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聚会计划,旨在将艺术家和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进行非正式对话。她的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是艺术与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的相遇,同时考虑了艺术 性以及科学在我们社会中各自的论述,以便对艺术在二十一世纪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批判 性的理解。

演讲概要

演讲将描述关于当前巨大的挑战将如何影响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标准的辩 论。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寻求为解决重大的社会和生态挑战做出贡献,这证明了大学 研究和教育的价值。一种替代模式正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被探索,从跨学科课程到坚实的 整体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整合的教育方法将人类知识和能力的全部多样性结合在一起。 这种整体学习模型有意识地试图弥合不同形式的知识,并理解与桥接各种学科(如人文、 艺术、自然科学、工程学、数学和医学)教学方法之间的鸿沟,以及使学生为以后的工作、 生活和成为二十一世纪公民做准备的新技术。一体化教育相关的学习成果,例如批判性 和整体性思维、沟通、团队合作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在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包括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和交流在内的技术飞跃发展的世界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体化教 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具有许多不同的面貌,但始终需要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这对一体化教育的教学人员提出了深远的要求。这种发展给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期望,他 们的角色从专业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创新者和导师,他们主要是在不同的认识论和知识 的不同领域之间架起桥梁,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这个全球化及与日俱增的分裂的世 界中全面发展。

bXidqba2s3zePrX4TEmHCAKCq0LFuNmYM9eqoWoc.png

玛尔塔·德·梅内泽斯(葡萄牙)

葡 萄 牙 Ectopia 和 Cultivamos Cultura 艺术中心总监

玛尔塔·德·梅内泽斯(Marta de Menezes)是一位葡萄牙艺术家(1975 年生 于里斯本),曾获里斯本大学纯艺学士学位、牛津大学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硕士学位,莱 顿大学博士候选人。她一直在研究艺术与生物学之间的交集,以及新的生物技术如何作 为新的艺术媒介。

1999 年,通过修改活蝴蝶的翅膀图案,她创作了第一件生物艺术作品(“自然”)。 从那以后,她使用了多种生物学技术,包括大脑的功能性 MRI 来创建人的大脑可视化肖 像(“功能性肖像”,2002);荧光 DNA 探针在人细胞核中创建微雕塑(“核液艺术”, 2002 年);由蛋白质(“蛋白质肖像”,2002-2007),DNA(“内部云”,2003; “家 族”,2004)或并入活神经元(“知识树”,2005)或细菌(“去杂质”,2007)制 成的雕塑。她的作品在国际展览、文章和讲座中发表。

目前她是里斯本 Ectopia 实验艺术实验室及葡萄牙 Cultivamos Cultura 艺术中心 总监。

“身份问题: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由什么构成?我们去向何处?”

玛尔塔·德·梅内泽斯的作品探索了现代生物学为艺术家提供的可能性。在过去的 20 年中,她一直在将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用作新的艺术媒体,并在研究实验室(也是她的 艺术工作室)中进行实践。她不仅试图描绘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而且试图将生物材料纳 入她的艺术领域,以传达其他任何媒介都无法实现的话语:使用 DNA、蛋白质、细胞和 身体也提供了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机会。在玛塔·德·梅内塞斯的艺术研究 和实践中,她尝试了有生命的材料,将其改变为艺术和哲学领域的概念表达。通过她的艺 术作品,她以一系列视角来定位自己和观众,从而通过他人、自然和和“替代性自我”中, 产生对自我的不同理解。

MAA7ktcaLdaazy7PWoYqiKtXdLlvOzwGFQ1k5W4K.png

崔彤(中国)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李 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副主任

崔彤,1962 年出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建筑学硕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者,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津贴。现 任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 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 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外交部驻外机构工程建议咨询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 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以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北京大学 建筑学研究中心科技建筑研究所主任。

演讲概要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科院研究生院)于 2012 年成立的集建筑学术研究、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生产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作为这所学术机构的领路人,崔彤教授深耕于艺术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并通过建筑作品予 以诠释和呈现。此次研讨会,他将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实践经历,就自然、传统与科学 的关系展开深入的探讨。

RDvvzlSxB8JK4Tzs8r5aWW4i9qLvam4JGcet6CRA.png

奥瑞利·贝森(法国)

Molior 馆长兼艺术总监

奥瑞利·贝森目前是 Molior 的负责人兼艺术总监。Molior 是一家国际媒体艺术展览 机构,其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并与来自不同国家(例如中国,巴西,秘鲁,法国, 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瑞士)的合作伙伴合作举办大型展览。 奥瑞利·贝森 在 2007 年至 2010 年期间策划了艺术,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多个项目,此前曾领导欧洲在 艺术和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和活动。 她是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博士候选人。她的论文 项目由 L. Poissant 和 V. 共同指导, 与蒙特利尔大学组织了十次会议。 她协调了由 L. Poissant 执导的 Lumièresde la ville(PUQ)一书的制作。 她在书籍和杂志上发表了 数篇有关数字艺术的文章。 她拥有传播学硕士学位(里昂大学;乌得勒支大学)和文化 开发及项目管理硕士学位(里昂大学)。

MOLIOR——国际展览制作者

Molior 是一家关注作为创作、表达和行动工具的科技,并进行展览和艺术作品制作 的组织。 自 2001 年成立以来,Molior 与多个传播合作伙伴合作,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 众多创新项目。 Molior 还在已建立的网络之外开展各种活动,以促进受众的发展。

Molior 的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与来自不同国家(例如中国,巴西,秘鲁,法 国, 捷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 匈牙利和瑞士)的合作伙伴共同举办大型展览。 它在北京 的国际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国家美术馆、千禧年博物馆研讨会、圣保罗的 SESC、在 Paláciodas Artes and File Festival 和 Biela Noc,以及布拉格的布拉迪斯拉发和信 号节上都举办过展览。

对于 Molior 来说,重要的是要与各种各样的策展人合作,以呈现艺术、科学和技术 动态中心的各种论述、方法和美学。

fWa8ew3mCWY1EeBR9sCgkquL2R4ZW7PVgG6PayJV.png

汉娜·雷德勒·霍斯(英国)

开放数据研究所 " 数据作为文化 " 项目总监、 独立策展人

汉娜·雷德勒·霍斯(Hannah Redler Hawes)是当代艺术策展人,专门研究结 合艺术、科学、技术和协作实践的项目。除了独立实践,她还在伦敦的开放数据研究所(ODI) 兼职,指导由艺术家朱莉·弗里曼(Julie Freeman)于 2012 年创立的“数据作为文化” 艺术计划。通过 ODI 和她的独立工作,汉娜策划了博物馆、美术馆、数字空间、企业环 境和公共领域的项目。她的工作涉及美术馆之外的数据和开放数据、网络文化、新媒体、 能源、气候科学、成瘾、网络安全以及新的编程形式。 她 2019-21 年于 ODI 研究与合 作主题是“复制它?重复复制时代的剩余数据”。其他相关项目还包括有关宇宙起源的跨 学科展览,以及为期十四年的对器官移植的情感和生理影响进行跨学科探索的展览。

数据即文化

“数据即文化”将介绍开放数据研究所(ODI)在伦敦具有同名意义的当代艺术创新 项目“数据与文化(DaC)”中的工作。 ODI 由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 - 李(Tim Berners-Lee)爵士和 AI 专家尼格尔·沙德博尔特(Nigel Shadbolt)爵士于 2012 年 成立。开放数据研究所与公司和政府合作,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可信赖的数据生态系统, 人们可以在其中做出更好的决策记录数据并管理潜在的有害影响。DaC 提出,为改变这 些影响,需要提出何种批判性和人性的问题。

讲座将讨论我们如何使用古老而前沿的艺术策略和流程来应对快速发展的创新领域。 讲者将把自己在 ODI 的策展工作与其作为跨学科策展人超过 25 年的工作联系起来,并 思考在英国各个部门中建立跨学科合作及思考的兴趣和需求,及其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3JWvXiKmviS3lzu2tH0tjHjLLqFh7DQbT2AohbiR.png

孙立军(中国)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

孙立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副 校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戏剧与影视学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同时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漫画分会理事长;中国 动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及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 北京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以及韩国首尔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第 21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A 类)金爵奖动画单元评委;国际动画教育联盟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社 会职务。

演讲概要

孙立军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原创动画、漫画作品的创作与研究,以及行业顶尖人才 的培养,他主创及导演的多部动画电影曾获得了包括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第 十二届全国美展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近年来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院领导,他积 极推进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这所中国顶级的专业院校提供新的创新驱动。此次研讨会, 他将向我们介绍北京电影学院在科技艺术领域所进行的诸多实践,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在高 精尖创新平台上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YLctA61vd5eFufc1ed6BMRZV1KZsb7SeYR9mmVgw.png

肯·阿诺德(英国)

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惠尔康基金会艺术总监

肯·阿诺德(Ken Arnold)教授是伦敦科学文化中心惠尔康收藏基金会(Wellcome Collection)的创意总监和公共项目负责人。他曾取得自然科学(剑桥)的学士学位,在 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论文探索了作为“珍宝柜(好奇之柜)的博物馆”的早期历史,并于 2005 年出版。肯·阿诺德教授目前担任了两个角色,他部分时间在哥本哈根大学担任教授, 领导医学博物馆;另一部分时间则是伦敦惠尔康基金会的创意总监,他在那里从事国际文 化活动。

演讲概要

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的互动要求科学家在他们的工作室中寻找艺术家,更经常的是 艺术家在实验室中遇见科学家。这些访问对于相互理解至关重要。但我的演讲将重点放在 另一个“中立”场所的作用:研究型博物馆。基于在伦敦、哥本哈根和国际上召开跨界项 目的经验,我将讨论这些老式机构可以提供现代协作的价值。我将描述博物馆的物理和公 共空间的重要性,保存在其中的物品和物质文化,以及它们所进行的基于好奇心的策展的 重要性。

nzoUEAncDHnqej7RkrMPMbdrTShoSc1ZSF1RR1Tu.png

安德里亚·班德利(荷兰)

国际科学艺廊执行官

安德里亚·班德利(Andrea Bandelli)是全球唯一的致力于科学与艺术公众参与的 “国际科学网络”的执行总监,负责运营与所有网络成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他是 一位敏锐的聆听者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讲者,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和实施科学艺廊的网 络。他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科学传播硕士学位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并专门研究”学科 公民。他是世界经济论坛专家网络的成员,于 2017 年和 2018 年担任达沃斯文化领袖, 并于 2017 年和 2019 年担任大连文化领袖。他还是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和科学杂志的董 事会成员、哥本哈根大学诺和诺德基金会基础代谢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

我们如何计划无法预测的事情?

这是当今文化部门面临的挑战。 从传统的学校教育到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政府和企业必须为今世后代做好第四次 工业革命(4IR)的准备。公民身份所需的技能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哪个教育系统 能够跟上不断革新我们工作和共同生活方式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们社会的根本变化意 味着年轻人需要新型技能,其中许多技能甚至还没有被完全理解或编码以学习。今天,我 们需要的新技能包括情商、跨文化敏感性、创造力、问题阐述(而不是解决问题)、经济 公民、同理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当艺术与科学共同创造面向未来的新方式时,他们还将为基于创造力和跨学科性的 教学创造新平台。该演讲将说明科学馆在该领域的经验,并提供实施艺术和科学的实例和 想法。

xX1HznAJGG2kN3eXSVvW21dCHH5F8HjiCh9k9ouR.png

达利娅·帕克霍门科(俄罗斯)

莫斯科 LABORATORIA 科技艺术空间 总监、策展人

达利娅·帕克霍门科(Daria Parkhomenko)是一位专门从事跨学科艺术与科学 互动的策展人,LABORATORIA 艺术与科学基金会的创始董事和策展人。她的策展项 目反映了其科学兴趣,包括量子物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替代能源、气候变化和 生物技术。

达利娅·帕克霍门科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社会学专业,并在莫斯科社 会经济学院获得了艺术和文化管理硕士学位。

演讲概要

实验室艺术与科学基金会(Laboratoria)致力于建立艺术家与科学家团体之间的共 通点,在这些共通点上,科技艺术作品是通过平等地利用各种知识文化的互动而产生的。 在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中,Laboratoria 发展出了一种帮助四种主要参与者(艺术家、科学 家、工程师和策展人)进行互动,以保持思想交流的方法。该方法的三种主要途径是“浸 入”、“移位”和“三阶观察”。 这些方法将在 Laboratoria 与领先的神经科学家和深 度学习研究人员合作生产的几个最新科技艺术作品实例中得到证明,并发展为展览“机器 中的守护程序”(ММОМА,莫斯科,2018 年),重新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与社会 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科学,艺术家,中国,科学 艺术家 中国
下一篇:七彩云南镇店之宝亮相2019中国国际珠宝展_翡翠-北京-设计||上一篇:第三届中央美院EAST-科技艺术季启动仪式11月15日晚精彩呈现_数字-启动仪式-中央美术学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