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展现江南之美的“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在苏州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展览展示了从晚清民国时期至现当代26位艺术家的创作结晶共计67件。参展艺术家包括吴昌硕、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郑午昌、吴湖帆、钱瘦铁、张大千、江寒汀、张大壮、傳抱石、陆俨少、应野平、程十发、陈佩秋、郑伯萍、朱新龙、朱新昌、丁申阳、丁小方、汪家芳、郑文、汤哲明、庞飞、郑明轩、邵仄炯等。
展览现场
2019年7月14日下午, “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研讨会在正道书院成功举行。
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现场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华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庞飞、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丁小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邵仄炯、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生导师汤哲明、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江苏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朱新龙、上海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郑伯萍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本次展览策展人张立行主持。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两市深具共通的文化根脉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交融方兴未艾。今年以来,苏州美术馆自沪苏“双城”美术交流互鉴着手,以江南文化为共同的文化标识,策划主办“江南意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大展”“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美术大展,主动对接上海,率先探索沪苏“双城”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诗画则是文学艺术的精美表现。江南的人民最能用心感悟美,最常用心珍惜美的感情,最会用心赏爱美的事物和美的作品。希望此次展览能让人探寻到江南文化的多元与丰富,进一步发现江南文化的美好。
“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策展人张立行
张立行表示,缺了苏州,吴昌硕也许无法顺利进入海上艺坛;没有上海,吴昌硕可能更不会成就为一代宗师。吴昌硕漫长的艺术进程,既接续了苏州与上海这两个江南新老都市的文脉,又具有象征意味地折射出苏州、上海彼时在江南乃至全国城市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从书画创作的传承看,我国近现代最重要的美术流派——海派也曾受吴地的吴门、虞山、娄东、松江等画风的影响。虽然其后新兴的海派借助更为开阔的中西文化视野,但诸多海上艺术家的作品内蕴的江南诗性、姑苏诗意却无处不在。
研讨会上艺术家、评论家、美术史家纷纷就“苏州与江南”、“苏州与海派”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胡晓明表示“画家有时候会超出主题的范围去画他们想象当中的江南,不光是古典江南的形象,还会有现代生活当中的人物,但是笔墨的趣味和传统还是江南的。本次展览既有对古典的传承,又有新的江南的特点,二者结合的相当完美。”上海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郑伯萍说“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江南文化更是其中的精华。应该把这种江南文脉传承下去。
据悉,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将持续到7月2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化,上海,海上,江南文脉,海派,苏州美术馆,文化 上海 海上 江南文脉 海派 苏州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