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至8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及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文脉传薪——2018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和江苏省美术馆共同主办,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87位艺术家作品120余件。
“文脉传薪——2018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展览现场
自2015年起连续四年举办的“文脉传薪”系列研究展,以年度展的方式,每年120余幅油画作品的规模,呈现写意油画学派整体面貌。“文脉传薪”系列研究展获得国内多个美术馆的支持,相继在广东、陕西、福建、湖北、北京、重庆、内蒙、山东、吉林、广西、河南、江苏等省市美术馆巡回展出,受到各地观众欢迎的同时,带动了各地艺术的参与。
“文脉传薪——2018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展览现场
“中国写意油画,是在现代以来中国油画发展中逐步清晰和明确起来的学术概念,它是中国油画实践方式的一个维度与取向,重在从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汲取知识、哲思与视觉造型方法,融汇西方油画的各种经验,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基于时代感受与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
《大象·绮照》徐里 200cm×15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油画从欧洲传入中国,经过本土几代画家的艰辛探索与传承创新,融入了中国的绘画视觉语言,成为表达中国文化主题和再现中国绘画思想观念的新的表现手段。油画在艺术内涵和语言上不断进行中国化的深入与多样探索,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执手天涯》鸥洋 140cm×150cm 麻布、胶砂、油彩 2012年
《绿映山村》杨尧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瓶花 2017》沈行工 60cm×6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关山月美术馆艺术总监文祯非对此进行了具体介绍。在文祯非看来,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发展首先是有着其客观的现实意义:“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徐悲鸿、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等艺术家创作出大量优秀且带有鲜明中国写意精神的作品。在杭州艺专的体系中,出现了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吴大羽、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新中国成立后,罗工柳、詹建俊、靳尚谊等艺术家不断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被几代油画家们所看重。”
《一花一世界系列》陈宜明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局部一)》俞晓夫 360cm×21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夜梦》徐东林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苗寨集市》陈和西 8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面对当代艺术思潮在媒介和观念上的不断挑战,如何梳理传统文脉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并向国际艺坛提供中国文化的贡献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的全球文化格局中,以范迪安、戴士和等为代表的中国油画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油画道路,要使中国油画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并把这种学术理想付诸实践和研究。‘写意油画’的提出,既是时代所需又是历史的必然,它把中国写意精神融汇到油画表达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形成艺术家的个体语言及风格,呈现不同面貌。”
《丽水古堰》谢森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其次,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在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看来有着其主观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文化总有一种对‘家园’的依恋,‘家园’作为人类的心灵归属,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家园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体现中国文化根性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也促使艺术家热切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关照和反映当代生活和精神的家园,而使这种家园意识在新时代彰显出新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写意油画,国家艺术基金,武汉美术馆,,布面,文脉,美术馆,精神写意油画 国家艺术基金 武汉美术馆 布面 文脉 美术馆 精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