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周华诚:两个人的玩珠之美_古珠-许丽虹-梁慧-一枚-都是-珠玉

编辑:杨晓萌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玩珠:人无癖,不可交只要休息天有空,许丽虹会起个大早,从杭州坐高铁去上海。一整天,她会在梁慧的工作室

玩珠:人无癖,不可交

只要休息天有空,许丽虹会起个大早,从杭州坐高铁去上海。一整天,她会在梁慧的工作室消磨到很晚。她们把各种各样的珠子摊出来,占据一整张大大的桌面,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她们头抵着头,摩挲着珠子,一边赞叹,一边交流,抚摩,欣赏,讨论,比画,痴迷之状不可描述,也不知光阴是怎么悄悄流逝的。

为了节约时间,吃饭都是叫外卖的。

与珠子相对之时,觉得一切世事都可以放开。一串串、一枚枚珠玉穿越时光的重重迷雾来到你的面前,那悠远的瞬间就让人气息沉静,让人觉得眼前的苟且都可以忽略不计。

说起来,这二人因古珠结缘,也是有十几年时间了。对一样事物迷恋多年,乐此不疲,其中必有缘由。平时,经常有人问她俩这个缘由,她俩也回答一些。但更多时候,是两人相对窃笑:此间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梁慧当初从国企辞职后,误打误撞进入艺术品收藏行业,后来沉迷于古珠这个小门类。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颇有心得,再到今天随便拿到一枚古珠子就能侃侃而谈其后几千年的深邃奥秘,其间投入多少精力与心血,也是外人所无法知晓的。大家所能知道的便是,梁慧像是一位奔走在国际各大珠子古董商之间的游侠,为寻找到美好的珠子而辗转奔波,又将寻到的珠子流布到世界各地,仿佛过着如古代游牧民族一般的生活。

许丽虹,则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从事金融工作三十余年,也是一位高级经济师。她本已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十多年前结识梁慧而被古珠之美所深深诱惑折服,此后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孵在了古珠里,安静地与它们相守、对话。这两人因珠结缘,一经相遇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动一静,因古珠而相知,多年来默默心会。她们将痴迷古珠而得到的点点滴滴,用文字整理记录下来,此后在《杭州日报》副刊开设专栏《珠光宝气》长达两三年时间。2017年,两人首度合作的一本书《古珠之美》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引发各界反响,一度占据各类畅销书榜单。许多素不相识的读者通过读书,想法与二位取得联系,探讨交流古珠的知识与令人沉醉的美好。

一枚珠子何以有这么巨大的魅力?

原来,每一枚珠子都是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产生的作品,它身上携带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每件古物,可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信息场,承载的信息之丰富、活跃、立体,让人犹如听见那个时代的脉搏跳动。

许丽虹也常常感叹说,古珠不是一件件呆板的、僵硬的器物,而是充满灵性、具有生命力的物品。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史,也可以感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史,更能感受到人类的聪明与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珠之美是千真万确的,也是值得人们珍惜、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为了深入学习、获取古珠的相关知识,许丽虹、梁慧二人不仅经常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学习,也进入美国、英国等地的学府去研学,与国际级的专家、藏家交流探讨,在实践中学。这些知识,涉及门类极多极丰富,社会学、人类学、世界历史、地理学、航海史、经济史,甚至气象学……都有涉及。

正是一次次与实物相对,又去顶级的博物馆观看、研究,使得二人在此方面的造诣日益精进。最为有趣的是,她们有时在国内一些博物馆参观时,经常能发现有些珠玉、饰物的说明词句有错误之处。

访珠:聚散皆有缘

说起来,人与珠子的相遇真的有很多奇妙的故事。比如说,为了一枚滚印,梁慧曾守候了整整两年。

滚印,是一种刻有图案或文字的,圆筒式或圆柱式的印章。中国史学界根据英文的Cylinder seal翻译为圆筒印章,后来又有人称其为圆柱印章。在陪伴楔形文字走过几千年的光辉历程后,随着楔形文字的消亡和楔形文字文明的失落,最终于公元前4世纪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梁慧大量的收藏品中,滚印是非常珍稀的一个类别,也是梁慧特别留意的品类。有一次,梁慧注意到有一位阿拉伯商人手上,有一枚图案特别的滚印。梁慧与它一照面,就决定要拿下,但一问,对方的出价实在太高了,梁慧只好又退了回来。

此后,双方多次展开拉锯战。阿拉伯商人强调这一枚滚印材质如何稀有、图案如何霸气、品相如何完整,反反复复,口若悬河。总之,就是不肯让价。而这个过程中,梁慧偶然从其他渠道得知了该枚滚印的底价,更加觉得售价太高,不肯就范。

那么,梁慧是怎么知道底价的呢?原来,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非常有趣。梁慧说,阿拉伯商人绝大多数在做生意时是有商业禁忌的,比如严禁重利盘剥,禁止在商品中搀假、以次充好,禁止购买偷窃、抢夺来的物品,同时还禁止经商中使用欺骗手段等等。两位阿拉伯商人之间做生意时,如果一方要求对方以手抚胸发誓说出商品的底价,那么,对方一定会说实话的。后来,这位阿拉伯商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另一位与他共同做生意的商人把他的滚印盘下来,最后才终于谈妥价格,让给了梁慧。

拿到这一枚滚印,梁慧前前后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其实在梁慧看来,每一枚珠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她记忆力惊人,有些特别的珠子只要经眼过一次,就会在她的脑海中留下印象。有的珠子在经历漫长的时间、众多的中间人手之后,又会意外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在国际古珠市场,有时还会遇上一些不可思议的人。有一位年轻人,长得帅气,颇有些像王力宏,此人经常在国际性的古珠大会上现身,他是去做义工的。然而此人对古珠非常了解,哪里有人不懂珠子,他就过去免费作介绍。要是有骗子拿着假珠子行骗,他就想方设法悄悄提醒买家。

正是此人,曾有一次,在曼谷珠子大会上买到半颗“七线珠”,他也没什么钱,好珠子买不起。结果你根本无法想到,半年后有一次,他云游到中国的甘肃一带,竟然碰到了这个宝贝的另一半!

简单令人难以置信,一颗几千年前的珠子,断成两半,而这两半各自在世界各地漂游,经历时光的淘洗。最后,居然由同一个人先后遇到,这个概率是多么低啊!所以他也认为很神奇,买下后,将两枚残缺的珠子粘起来,合璧而成,整天戴在身上。

这也是梁慧遇到的古珠奇遇记,她特意把这位朋友和珠子拍下来,回来后与许丽虹分享。两个人看着图片,一边讨论,一边摩挲着自己的珠子,觉得小小的珠子上蕴含着无穷神秘的力量。

爱珠:美好的事物经手流传

因为共同的热爱,许多人与梁慧、许丽虹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因珠结缘,与美相伴同行。

许丽虹向我们聊起一件事。有一次,她因为工作关系,赶到一家公司去处理罚款事项。对方公司的女主管精瘦干练,双方直入正题,因涉及罚款,女主管面容板正,应对精明。而许丽虹对此也已习惯,本是工作中常见的一幕,她摆事实讲道理,不多时,工作谈妥,剩下的只是复印签字盖章这些细枝末节。

其实那天一进门,许丽虹就注意到她手婉上有一只玉镯,只是刚才需要集中精力而目不斜视。现在工作告一段落,她顺口提了一句:“你这只玉镯好漂亮。”

确实也没有恭维的意思,那是许丽虹见过而觉得中意的玉镯。那只镯子浑厚圆形,冰灵透水的地子,有丝丝点点的蓝花不经意间飘缀其间,整体感觉既轻灵淡雅又润泽温婉。

也许,在一只完美的玉镯面前,双方的社会身份隐退了,年龄隐退了,走到一起的前因后果也隐退了,两个人还原成对着美惊叹的单纯女人。

此时,那位精瘦干练的女主管,声音立刻软化了,轻快的话语絮絮叨叨流淌出来,谈起了自己心爱之物。

原来,这只镯子,是她在缅甸陌生的一个商店买的,当时也花了重金,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找专家鉴定。结果,第一个专家说:假的。再找第二个专家,还是说假的。不甘心,再找第三个。这次的答案还是那两个字:假的。

专家们都很干脆,理由也简单:“若是真的,哪有这么完美?”

女主管极其失望,甚而绝望。她不再找专家了。假的也带着呗,大不了陪了些钱,总比嫁错人陪上一生要好。结果十年过去了,时间的功力胜过任何专家的眼力,时间证明了它是真的。如果有假,不到三四年就会露出马脚,玉体会混浊,颜色会衰退,光泽会黯淡。可是,它越来越润泽,越来越清灵。

如此失而复得,便愈加珍贵。

那一次,一只玉镯的故事,便让两个女人陷入深深的感叹与感悟之中。世界上的许多事情莫不如此,面对纷纷扰扰的外部环境,有时候只是需要内心的一种宁静,一份定力。而对于珠玉之美的着迷与沉浸,往往使人忘却世事纷繁,心中只留下一份简静的参禅一般的意境。

许多年来,许多人因为珠子与许丽虹、梁慧成为了朋友,她们在一起品珠、赏珠、串珠、戴珠、藏珠,成为心灵相交的好友。一枚珠子,或是一串珠子,经历时光的淘洗,穿越二三千年的时光来到你我面前,又经许丽虹、梁慧之手,把一个个散落的珠子串成精美的手链、耳环、项链、头饰,使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以其美好的容颜呈现在众人眼前。而这样的沉静之美,毕竟带上了时光的印记,显得沉静而内敛,具有摄人心魂的美感。

“我一直相信,人与珠子是有缘的,人与人也是有缘的;人对人会发生影响,珠子同样会对人产生影响。”朋友们都说,这些年许丽虹的性格更加沉潜温润,整天乐呵呵的,目光宽容;而她自己知道,这正是与多年来与珠子的耳鬓厮磨有关。

许多热爱美好事物的人因此结缘,当她们与许丽虹、梁慧二人一次又一次深入交流之后,更加热爱这一种古雅之美。她们除了在一起交流探讨美物,更把对美好的领受力贯穿到生活之中,让自己的生活、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也变得精幽而美丽。

读珠: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两年前,许丽虹、梁慧二人合著的《古珠之美》一出来,便被人所追捧,短短时间内多次加印。毕竟是二人多年来玩珠、读珠的心得,加之文辞典雅优美,实物彩图精致华美,作者将古珠产生、流传的文化背景和与其有关的历史、传说,一一娓娓道来,令人品读之间,爱不释手。

受到第一本书的鼓励,两人决定总结再写。这次从哪入手呢?两人讨论来讨论去,终于达成意向,不如干脆从国学名著《红楼梦》这本书入手。经过两年的爬梳整理,一本相当厚重的新著《吉光片羽:红楼梦中的珠玉之美》又呈现在众人面前。

许丽虹说,她读《红楼梦》,读到某个点会猛然脑洞大开。如贾母的蜡油冻佛手,根据脂砚斋批语推测,此物伏贾家之祸。一个不起眼的小小古董怎会给一个百年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弄清它的来路后,有了新的启发。

再如,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一般认为就是和田玉。但两位作者凭着她们多年来接触古珠的经验,判断出通灵宝玉的材质,并意外挖掘出书中暗藏的有关真正作者的线索。

在两位作者看来,珠玉虽微小,但在整部《红楼梦》里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因为对这些珠玉缺乏了解,有些读者甚至有些红学家们在解读时,对它们或不敏感,或不关注,或简单粗暴对待,或者,解读错误。而古珠不以鸿篇巨制博“大”,而以四两拨千斤的灵巧,在这部书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为了写这本书,许丽虹、梁慧二人常常一边读《红楼梦》一边对着自己收藏的相关藏品,交流探讨,相互争论,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数日心神不宁,遍查国内外各种资料,直到把问题解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时至今日,许丽虹与梁慧依然一有空就聚在一处,埋头在一桌子的珠子玉器之间,抚摩、赞叹、玩味。如果不解其中的美妙之意,谁能理解这二人的投入呢?谁又能明白这里面的欢喜与物我两忘呢?谁还能想象,这样两位沉迷于古珠的女人,能一本接一本地出书,把自己对于古珠的热爱与痴情和盘托出?

许丽虹起身,手上摩挲着一串珠子,说:“哎呀,真是太享受了,这又是一天!”

此时窗外天色已晚,整个上海已是华灯绽放。这使人相信,能有一件事可以痴迷的人,都是无比幸福的。

人物名片

许丽虹: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从事金融工作三十余年。高级经济师。爱好历史,沉迷古珠。

梁慧:热爱并从事古珠交易十多年,对古珠相关知识有深厚的积累。国际宝石学院(IGI)(比利时)G.G.宝石专家(彩色宝石鉴定师,钻石专家),国内艺术品鉴定师。

7月14日,许丽虹、梁慧在杭州晓风书店,与读者分享古珠与红楼梦的心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一枚,都是,珠玉,红楼梦,古珠,许丽虹,梁慧,一枚 都是 珠玉 红楼梦 古珠 许丽虹 梁慧
下一篇:“文物面对面”带你走近国宝“小老虎”波折的归家之路_追缴-专案组-倒卖||上一篇:美术故事_|_何鸿:韩乐然命祭“丝绸之路”70周年——韩乐然魂断河西(三)_韩乐然-重庆-苏联-库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