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明节习俗知多少_清明节-清明-祭祀-祭祖

编辑:王璐 来源:文博在线平台
 
今天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清明节,也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其实早在唐宋时期,清明节放假的规定就已兴

今天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清明节,也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其实早在唐宋时期,清明节放假的规定就已兴盛,清明节习俗也渐渐形成。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其扫墓祭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后经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扫墓祭祖在清明节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祠堂祭,又称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i8PgqSnAhCkDN0EPl1U4fELAnH7XlRKrnSR2LfPz.jpeg

有人认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上方街上画有“王家纸马”的店招,纸马已堆积到门前,这些纸马就是用于祭祀焚烧的。

WxupC8nbCgH4HbuOKqpJBrKvhRJNnN2FI4BHEpCn.jpeg

还有,《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黄胖摊,黄胖就是泥人,古代的黄胖主要是祭祀用。

4x8BeFWc00qp05KlPYfpDqK9ahmL6RiiyOZKtkV1.jpeg

踏    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自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节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出门游玩的大好时光。

nQ2P3iK7SowD9rs0oLwnL9Woz0xqrQxw4Mxzn9XZ.jpeg

插   柳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4lHMEwhczYYXCJIdcB9TrCFxcpVwyfn8b3BzsINV.jpeg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插柳的画面。一富户十数人走在路上,男主人骑马,女主人坐轿,轿上插有杨柳枝条。

XISsJyTNxCfvfOPhuOhUv94ZuNJohbE9QpbCF0YV.jpeg

射   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cu6VWzUrYkSyRlcKTFEQegmo0kQHs6E1wK3FyehC.jpeg

放风筝

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他们还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MuwCoIdVAXL7i0vNDIXY5E8o2kb6ELXzG53cxUtf.gif

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yhZHB1exQI2YD5AT10vvuMvGH4pXTiy4U9GLOkd.jpeg

斗   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Us37EbXYVu2el3nz4etXOdXPTpNw5F7qB2E0HOyD.jpeg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gE4cuFNDIdmQJsmtIzdkIa16lmMO1cY5sjcuCmBy.jpeg

植   树

以植树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不仅有植树节,还有清明节。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8DINZcGlSSXpmz2g9X1XuS61tGr96NfbQKtgYqLL.jpeg

蹴   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GFrd5gOBFoqr5JRaex70uktIgJTbMWvUUZi3yVYB.jpeg

吃节令食物

清明节到了,吃货可是有福利了。古代的寒食节与清明节相隔得非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了代寒食节的地位,再后来就只剩下了清明节。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融合进了清明节,清明节的吃食也日益花样百出。

Mg2sKUDldsPm1Yy8FfKR7hJF2CNwZDmrSoAI9OB8.jpeg

青团

cNIjRx9iVnt5HZvh5AKHQCuS1HnlEsO99io11yeG.jpeg

麦糕

rgRcgcEwR75uzNYJPxLr3zJpDSFkWCxcqvFhZCgI.jpeg

​馓子

古代的清明节习俗大部分都流传至今甚至有一些地区流传着文中没有提到的清明节习俗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习俗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明,祭祀,祭祖,书画,清明节,清明 祭祀 祭祖 书画 清明节
下一篇:香港西九文化区举行2019新闻发布会_透露重要进展_西九文化区-艺术-戏曲-场地||上一篇:被归还的基尔希纳作品,一段命运变幻的旅程_古根海姆博物馆-爱德华·蒙克-现代艺术-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炮兵-德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