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为了1000多匹马,乾隆杠上了朱元璋_朱元璋-《临韦偃牧放图》-题跋-朱元璋-皇帝

编辑:王璐 来源:宝库
 
根据以下关键词,猜一猜这是哪幅画?北宋长卷大场面人很多交通工具也很多好了,我知道你一定有答案了,不要

根据以下关键词,猜一猜这是哪幅画?

北宋长卷大场面

人很多

交通工具也很多

好了,我知道你一定有答案了,

不要犹豫、大声说出来,

相信自己你一定是……错的!

mLTPmRJa5sHHdgmfL1aSsGI9rkMa0Uz5ZgLElkz0.jpg

你想到的是《清明上河图》对不对?

但我说的真不是它,

而是下面这幅一眼望去全是马的

《临韦偃牧放图》。

JhHQGZqBXFG7WeFBIS1M4mg9WtAVv11DHcuxLmOF.jpg

mx3ClikxJhKo4k4z7dgIGaZLF0uj0ncHxnTKhMd2.jpg

UwfZb5Xjn4MwFXgYTTbzJ6PBuvXYnTwFvjRqGsd7.jpg

eKYhL2WLxU3g0JlioSMfA5r8uP1nEqLqKbrLucBk.jpg

6Tk13GwvPe7lMUKyMosNL0Xb5YEqpOicygPmcpIL.jpg

kQ3wc6cLm8pBRxdepUGKeMZCcgvfwUej9KRvdgoE.jpg

utBpBmSjX75dbpMqDZqsH95Kj3h33esVemJPktOV.jpg

cm5mZtYWGttLaTdkNehP7E4t3GIjgauVkfYyZtED.jpg

D6N2vaD8xfPqYiACq7x46LMkfeyO8MRPFSoYEwOd.jpg

z529EliaFJbQUPlfhbh6LbSsEiH3hg8ljoI1UcCj.jpg

《临韦偃牧放图》宋 李公麟 46.2cm*429.8cm

北宋李公麟作品,4米多的长卷,

100多个人+1000多匹马的大场面,

三条线索全中,

跟《清明上河图》最大的区别在于

交通工具(马)比人多,

大概能算马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AuVOjZeXC6aIV98md5PZlBBCCEJ3uDB3y4WcMOq4.jpg

1

李公麟这个人,

之前介绍那幅在颜真卿大展上突然出现的

《五马图》(戳一下有惊喜)时讲过,

是个画画不喜欢用颜料的节省boy。

但其实吧,人家的节省是分场合的。

自己画画,从来都在纸上白描,

导致后来人们一遇到作者不明的白描作品,

就都当成是李公麟画的。

若要临摹古人的作品,

却是老老实实的用“素娟着色”,

很懂得尊重原作。

LTltF0MVyX3fnhrqTkCP8YmOIiuCoCrI6e1LHOfg.jpg

《维摩演教图》局部 作者不明 但一直以来都被传为李公麟作品

所以说,当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眼,

我们就能确定它属于临摹。

而且,作品名字里也已经清清楚楚说明了,

临的就是唐代画马名家韦偃的牧放图,

描绘了唐代的圉官(yǔ,皇家专用马倌)们

牧放皇家御马的场景。

p0hkSr66gtWvwq9g8UgNW8Rcq0FoJO7sId3qGB1u.jpg

画卷右上方有李公麟篆书: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

画卷开端,3个马倌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

正在将马儿们向前驱赶,

往前是挤挤挨挨的马群,

不难猜出,这是马倌们刚刚放马出厩。

C70Ovt80e9pO4V3CLqJSxssx7gKcVvCbzYYbTfEd.jpg

马儿们挤在一起赶路的姿态都差不多,

李公麟着重通过毛色、花纹,

来体现每匹马的特点。

saGQvpTiBBl9vdgnZS8G3to3Ue0SiQL3beXkBhmw.jpg

视线向左移,画面上出现了一座缓坡,

马群在这里分作两队,

可能是为了不让马儿走散,

在坡两侧的队伍里都出现了不少马倌。

MI7bMRjtBgUCZ6HP6cmslNmp58PnH0TcK57cDKFL.jpg

再往前一看,

嗬,马倌的大部队出现了。

AMb6cTa3TqGdJJ7HySebgvzkzjefRbSnQmK4Ta8g.jpg

原来前方马群就要通过关键路段了:

一个两侧都有山石的狭窄通道,

只要成功通过这里,

马儿们就能自由活动了。

u2na6ge5qFPKXFdCnyUPEKESYw7ygLxGYZHc5KcH.jpg

以这个通道为界,

画面前半部分为近景,

马群密集的聚在一起赶路。

后半部分将视角拉远,

马群分散开来,

各自觅食、饮水、追赶、嬉闹

甚至就地打起了滚。

yGZHVpMjm5XHQflMJKLG6oGm5cxIkCDZhtbOu3us.jpg

UomjfP0x0B1j1QyCnCshf0NMHKg0j5yrPHa23Wv3.jpg

rqW3mKtuhvOTQqhcZf0qgpEV3LEHlW8RKgQU7XE3.jpg

pQazunxXx2x1ddKfdMOwXNJynP5gry42rn2UMqi2.jpg

uYUyXETbaLAEZip1Q032JwD0XncCOeRDG3d0HZlM.jpg

EDCfjyvpWSc1S1AGMsU2rTSEo2o1EnGFdI5LsxUr.jpg

Q1WPIpuJpXvq9SlVLvekmQq0dewj5yYV9nKzI6qj.jpg

EmkMx9wjL4QNf01JUKqlEh3BgmWegcnwIY7m7wpl.jpg

整个画面的构图,

前半部拥塞、紧张,后半部疏散、松弛,

极富节奏感。

画中共出现1200多匹马,140多个人,

均用墨线勾勒,线条挺拔有力。

人马比例虽小,

但马儿们姿态各异、生动自然,

马倌们也都动作不同,表情各有区别,

一点都不给人呆板、重复、混乱的感觉。

3sSsrUCVooMUipHLd3MmC5FknzpZrPXR4wbj39Vg.jpg

PrDpRcReBpOSYTkCon1o0Ab1TkDDwDdp836EQj4n.jpg

yVnuEYr1OBrWOOtlUTaYSiR37okzkRYwK0tBnlYQ.jpg

动作神态各异的马倌们

2

看完画视线接着往左移,

画面之外是两段题跋

一段来自弹幕之王乾隆,

另一段则来自明太祖朱元璋。

Cs9WmcFPlCUdBfqHfdCB8NQPZ27bVo5EimMEbm9w.jpg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

肚子里没什么墨水,

除了强烈反对把他的肖像画得太写实之外,

对于画作鉴赏很少发表意见,

所以这段题跋实在能称得上罕见了。

朱元璋对这幅画发表了什么高见呢?

翻译一下,中心思想就是,

马在战争中很重要啊,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了,

也一定不能放松要多搞点养起来,

有备无患、造福子孙。

VHhm79EzW84KjIL9fjDN9rn68hUB9Kh8f7rNAqiu.jpg

所以说,

题跋内容其实跟画没太大关系,

完全是一个皇帝的思想觉悟。

可觉悟不错,字却着实不怎么样,

像刚刚开始临帖的小学生,

一笔一画力求工整,无奈又笔笔不能到位,

还出现了几个错别字。

KvjPOxHXAJ83gyzparHZkflWRQAVoGd9nSeCshb4.jpg

29ciI2nEOrVggPVTjFzUj5A6YuZ5rFRf3IkWNb92.jpg

可就这样,还是被乾隆夸到天上去了。

没错,旁边那段题跋,

乾隆评价的对象不是画本身

而是朱元璋的字,

说什么英气飒飒,迸露豪楮,恍睹其仪表。

bCTJTe3DCTWQJzwQtQWz6APpHfvQdFatkAcFRMDz.jpg

说实话,

看前半句我非常怀疑乾隆的审美。

毕竟朱元璋的书法,

虽然被康有为吹爆成“雄强无敌”,

但怎么也得是《大军帖》那种水平啊!

O8YVqXgPIDRQzIRLDw3z6GKA2iSEPmJh5BDi5Lba.jpg

行书《大军帖》被认为是朱元璋书法的最高水平

对着这段题跋也能闭眼吹,

不是审美堪忧是什么?

但看到后半句那个“恍睹其仪表”,

我恍然大悟了,

毕竟朱元璋的仪表什么样我们是知道的,

乾隆这妥妥的高级黑啊。

xuFMXvgv36QMnmyCp1kfxsg1OVRXkJY4MXamhUFF.jpg

3

anyway,

乾隆是闭眼吹还是高级黑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看到朱元璋题跋中间那个大印章了吗?

熟悉书画的朋友们应该都见过,

这是宋徽宗的“内府图书之印”。

oRDnnFpp0lYh9On7UhabGFTatTGzTsmAMubZDQzV.jpg

作为第一文艺皇帝,

宋徽宗收藏书画比乾隆要讲究得多,

印章一定得盖满7枚。

画心前3枚,

“御书”葫芦印,

6BGltJ7z5ZazMNG2bXejBOhQKPpCgoQQu1jZhE4A.jpg

“双龙”印,

SLwc8dt98LGbhVgKIdbtQ7hKVPWah00ujbPyH1zJ.jpg

“宣和”连珠印(两方独立的印连在一起)。

ok9qDG2MXm58r1q2drOM5saZnlaYQ2UbUuiUwOTj.jpg

画心后再来4枚,

分别是“政和”“宣和”印,

nAVVpe22TqdcowpD2CSQH3BTgdNkp85ItrW6bUsQ.jpg

BykKaBJ6NO5WOFdSa3uH0kMxCtpJf75EaJ9G5qsJ.jpg

“政和”连珠印,

M3l9Up1GsIloKNiuTOAWw196SXnjN163WwGDmmdD.jpg

以及“内府图书之印”九叠纹大印,

是为著名的宣和七玺。

2qkLI1sYWaKRhVr0zI6x7Aoqv4Oe2Vh2hSUtfqoH.jpg

6S4mP2iCgJshtpMcxk30hmjyPnfLzfQsZ1wbNehL.jpg

宣和七玺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幅《临韦堰牧放图》上,

七玺中只留下了画心后的4枚。

但也足够说明它进过宣和内府,

是被宋徽宗官方认可过的画生赢家。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会发现,

内府图书之印

是在朱元璋写完题跋之后才盖上去的,

印泥在墨迹上面。

OEJjRyYLnlYMOgKS1ql9FnHFY5ZdvAEcRc3LSqWA.jpg

而且政和连珠印的左半部分,

和原印章有明显区别。

应该是重新装裱的时候,

把尾纸部分的标准印记裁去了,

换上新的尾纸之后又重新补盖的。

jQvMU3nekRhreqYBTClNKPxZHiOgBDwOw5NfwjsK.jpg

标准印章

PJYj6BaUW2QIMClheMkseegPc2SFok13gTDNSGV3.jpg

本幅印章

《临韦偃牧放图》算得上皇帝专业户,

多数时间都是在不同皇帝手里流转。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位,

还有宋高宗、万历皇帝、嘉庆皇帝......

它经历过的最后一个皇帝,

是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

2WMIEYIXuRcCvL6cdd83Zt0q1gkSGmo4WAJeEinO.jpg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

偷走了许多宫里收藏的书画精品,

其中就包括这幅《临韦偃牧放图》。

溥仪逃往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时,

这些书画又被带到了东北。

后来日本战败伪满洲国倒台,

《临韦偃牧放图》被东北博物馆收藏,

(现在的辽宁博物馆)

50年代移交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所以大家现在知道

想看这幅1000多匹马的大场面神作

该去哪排队了吧


关键字: 内容标签:题跋,朱元璋,皇帝,乾隆,朱元璋,《临韦偃牧放图》,题跋 朱元璋 皇帝 乾隆 朱元璋 《临韦偃牧放图》
下一篇:2019年“科技美术考古学人才培养”项目招生简章_学员-西安-美术||上一篇:捏泥人爆红火山小视频,明星还原度堪比杜萨夫人蜡像馆_手工艺-艺术-手艺-小伙-火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