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
【导语】2019的两会时间,我们再次关注来自艺术界的声音。2019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0余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的上层建筑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回望过去几年,诸多被艺术界关注的问题得到实质的进展,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文物保护力度加强、艺术品税率下降、《电子商务法》发布并实施、基层文化建设愈发全面……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集团董事长、总裁,民盟中央常委万捷委员今年的政协提案依然把关注点放在了环保领域、文化艺术两个方面,内容为:落实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规范水环境质量信息发布以及更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提案,内容涉及提升博物馆数字化标准和水平、减免文化进口税税率、落实《商务电子法》加强网络拍卖主体资格的监管等。
以下是万捷《关于进一步落实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的建议》的提案内容:
案由:实践经验证实污染源信息披露能促进污染减排,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将重点排污单位确立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其后的多项环境法律法规延续了这一做法,逐步建立了以重点排污单位为核心的信息披露格局,但新环境保护法执行四年以来,国控企业以外的其余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仍未取得明显突破。
问题:
1、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尚待突破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缺乏筛选标准是《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施的障碍。2017年11月25日,原环境保护部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按大气、水、土壤、声等环境要素明确了重点排污单位筛选标准,有效推动了名录的制定和公开。但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而言,更多企业纳入名录还只是必要条件,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缺统一公开平台、内容、形式、频率等明确要求,给信息公开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2、污染源自行监测信息披露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剧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在企业排放数据实时公开方面取得实质突破,实施近5年来,各地逐步建成了国控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控污染源自行监测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建成,2015-2016年度数据公开率稳步提升,2017年局部出现倒退,原因在于,部分地区未能系统规划信息披露平台,新建平台未能整合老平台资源,而老平台因管理资源转向其他平台疏于管理维护,信息公开中断。
3、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信息公开及管理亟待突破
2018年来,媒体曝光多起危险废物倾倒事件,这些污染事件,暴露出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及信息公开的缺位。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强化对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监管,需要建立从产生、转移到处理以及排放的全流程监控,前提保障是信息的充分公开。
分析:2014年蔚蓝地图上线以来,用户通过“微举报”方式推动了1440家大型企业就其数据超标问题进行解释说明,部分企业在网友监督下切实整改、落实减排,而监督的基础是企业环境信息有效披露。但截止当前,原国控企业以外的其余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仍未取得明显突破。
建议:
1.建议完善政策,推动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形式、频次、渠道、时限等细节作出了规范要求,建议这一办法尽快修订出台,为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提供可操作的实施规则。
2.建议规范、统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2013年以来原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披露,极大的激发了公众监督参与热情,撬动了一批超标企业的整改,但近年部分地区污染源自行监测数据出现停更等情况,信息披露出现局部倒退。
建议生态环境部督促各地维护已建成的信息披露平台,或在新平台中整合原平台资源,统一规范要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切莫平台越多,信息披露越退后。
3.建议进一步建立、落实我国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
新《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对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业提出了信息披露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征求意见稿)》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在内的排污信息;《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生产、加工使用或进口优先控制化学物质的企业应当每年在平台上发布上一年度优先控制化学物质的名称、数量、用途、环境排放情况,含优先控制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情况,以及环境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等。”
建议整合信息披露平台资源,推进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和转移(PRTR)制度在中国的建设,加强相关企业的风险预防以及与社区的沟通和参与,强化对危险化学品以及危险废弃物的监管。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重点,单位,环境,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2018两会,艺术两会,全国两会,万捷,政协提案,重点 单位 环境 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 2018两会 艺术两会 全国两会 万捷 政协提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