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专家再议“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转换”_当代-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江南地区

编辑:刘倩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年,中国美术界将迎来系列重要创作展览活动。伴随着书写视觉史诗的历史责任与创作意识在当代被重新

2019年,中国美术界将迎来系列重要创作展览活动。伴随着书写视觉史诗的历史责任与创作意识在当代被重新唤醒,围绕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价值重建、命题思考等,再度成为美术家、美术理论家们所关注的焦点。日前,由《美术》杂志社和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美术建设专题研讨会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第二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美术学院召开。

围绕“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实践与问题”“美术创作中的叙事模式及其当代创新”“20世纪主题性美术研究”3个主题,汪大伟、刘健、尚辉、陈履生、王宏剑等来自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的相关学者及从事主题性创作的艺术家,进一步讨论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转换问题。

以上海及江南地区主题性美术创作生态为背景,专家学者首先参加了“上海美术学院师生美术创作优秀草图观摩展”座谈会,在观摩了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家参与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华家园、建党百年、上海故事等4个主题创作的67件草图后,分别给予了点评。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指出,上海美术学院将主题性创作列为主要课程和创作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学校的历史责任。离开主题这个概念,艺术家所反映的生活就没有了依托。当下以上海美术学院为主体的上海青年一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虽然呈现出多样性,但还未凝聚为一种代表性的特征。上海或者说江南的美术创作一直强调更多的形式感,强调唯美和抒情。这样的一种状态如何介入主题性创作,这对上海甚至整体江南地区是一个新的挑战。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表示,此次研讨会的特点,就是结合上海和江南地区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来探讨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尚辉认为,当代视觉史诗的创作实践,尚存在缺陷和问题,这里既存在创作者的修养与技艺问题,更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许多问题的产生,是因缺乏艺术理论的支撑与引导而造成的。在经历现代主义对艺术本体价值的追问之后,在新媒体时代对艺术观念性的探索之际,如何认知或重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也便成为时代赋予当代美术理论家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课题。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美术创作者与美术理论学者充分互动,努力把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与历史梳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前两个回合的主题美术创作当代性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本次研讨会丰富了材料,提出了更加多元、多样的学术观点,比如在中国古代绘画分析、中外主题性美术创作比较、民国时期主题性绘画以及程十发、何曦的主题性创作个案分析等,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了空间和思路。

(李百灵)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海,美术学院,江南地区,美术,当代,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美术学院 江南地区 美术 当代 上海美术学院
下一篇:从女性肖像画中看安格尔严谨细腻的理想美_古典主义-安格尔-巴黎-拿破仑-艺术||上一篇:与16世纪最伟大画家勃鲁盖尔的一生一会,小心,他会改变你的三观_巴别塔-作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