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女巫之舞”Magic Back to Town在纽约曼哈顿Connelly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女巫之舞”项目由策展人陈驰发起,召集赛博格艺术家Moon Ribas ,收集抑郁艺术家和音乐制作人Lizzy De Vita, Emilie Weibel, Jason Nazary,通过赛博格芯片传导技术与原创编曲,现场艺术家和音乐家们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理碎片和声波,在现场转化成系列行为雕塑,并通过赛博格芯片传导至地震活动。 (*赛博格艺术家moon ribas在肘部植入芯片,可以感知地球和月球的地震活动。)
该项目是“收集抑郁”计2018年的主题系列。谈及此次“女巫之舞”策展人陈驰表示,从收集抑郁到女巫之舞,是在聚焦当代人的断裂状态,并打开一个新的看待自身和关联性的方式。自2016年发起以来,项目以声音形式收集世界各地压抑的心理碎片。至今已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七种语言的声音。其合作者中包括作曲家、装置艺术家、摄影师、电子工程师、数学家和心理学家等多种身份。 “女巫之舞” 则是首次赛博格技术与收集抑郁合作的剧场式呈现,意在通过艺术与技术的融合,重塑人与外部世界的链接。
女巫之舞策展理念以“循环”(synchronic)为核心。通过三晚的展演再现一种仪式性的现场,由《地球脉搏》(The Earthbeat),《归来》(Return),《音群》 (The Voice Community),《等待地震》 (Waiting Earthquake)四部分构成。 Moon Ribas和Closca创作的“地球脉搏”舞蹈作为开场,Lizzy De Vita 承接转换成行为雕塑,Weibel,与纽约鼓神Nazary 将世界各地采集的音群重新编排并现场即兴创作,最终传导至时时等待地震。
策展人陈驰开场致谢并阐述了收集抑郁的理念,她进而就此次展演讲到“观者将体验到几种截然不同的剧场创作,和不同程度的心理起伏。希望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大家渐渐以交感的方式认识到,我们也许不是孤立的个体。也希望在19世纪的老剧场里,再现一次巫的旅程,唤起我们心中的自然。”
地球脉搏:原创舞蹈作品
Moon Ribas和舞台设计师Closca基于收集抑郁的理念,为此次展演创作舞蹈——地球脉搏(Earthbeat),呈现人类在地震下的脆弱与张力。
收集抑郁:行为雕塑
延续收集抑郁第一季空间雕塑,艺术家Lizzy DeVita在现场创作行为雕塑《归来》Return,刻画一个已故人类学家对赛博格和技术的回忆独白,及人与人连结的脆弱边界。
等待地震:时时现场
赛博艺术家Moon Ribas, 与收集抑郁音乐制作人合作,将世界各地收集的人声集合与现场时时的地震波联通,形成人与地球的共振。
开幕式上,策展人同时还邀请了前期“收集抑郁”项目的参与者来到现场,感受新作品所带来的现场的独特张力。
女巫之舞由纽约大学哲学院后人类研究组,赛博格基金会,纽约理工大学支持。展演活动持续一周。
关键字: 内容标签:女巫之舞,收集抑郁,纽约曼哈顿Connelly剧院,,赛博,世界各地,之舞,艺术家女巫之舞 收集抑郁 纽约曼哈顿Connelly剧院 赛博 世界各地 之舞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