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收藏投资学到艺术金融学_收藏投资学-金融学-中国-交易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2006年8月,时任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商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席教授的马浩先生在为拙作

2006年8月,时任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商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席教授的马浩先生在为拙作《收藏投资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撰写的序言中写道:“本书写得着实漂亮,也很耐读,只是没有真正完成作者的使命,或者不幸使用了‘收藏投资学’的错误名称。这种错误使得本书像一张独特的错票,原版叫做‘收藏纵论’。也许,将来‘收藏投资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可能推翻我今日的判断,那么本书无疑成了中文文献中该领域的奠基之作。”

在马浩先生的提醒下,我始终不敢忘记这一未尽的使命。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收藏投资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添砖加瓦的琐碎工作。当然,这些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金融资本开始直接进入艺术品市场,而且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艺术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我的关注点也从艺术品投资领域自然而然地拓展到了艺术品金融领域。

就我的经验观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学术界对艺术品金融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许多艺术工作者对艺术金融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抵触情绪。但事实上,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那么,艺术金融就是艺术经济的血液。从这个意义上讲,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尚未意识到艺术金融之于艺术经济的至关重要性。因此,一方面,由于学术研究跟不上产业实践,中国艺术品金融实践前沿所遇到的许多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却长期得不到学术界的正面回应;另一方面,由于具体监管部门的缺位和相关监管政策的滞后,中国艺术品金融领域也是乱象丛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险区”。

为此,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艺术品股票”大幅暴涨之初,我率先提出“散户切忌追高疯狂股票”的风险警示(见《美术报》2011年3月5日第31版);在以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的“邮币卡电子盘”日益疯狂之际,我率先提出“适时全面叫停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的政策建议(见《上海证券报》2015年3月30日第8版);在艺术品信托备受瞩目之时,我提出“艺术品信托的最大症结在于信用,假如置信问题不能解决,艺术品信托不可能走远”的前景判断(见《上海证券报》2013年4月10日第A08版);在艺术品P2P网贷平台迅猛发展之日,我从“制度完善不等于风控严密”和“担保制度并非万能良药”立论,提出对艺术品P2P网贷平台的担忧与警告(见《中国文化报》2015年5月16日第3版)。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初提出“适时全面叫停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之后,来自业内的不解甚至攻击。尽管我自认为出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立场,但还是遭遇了来自业内的敌意甚至谩骂,并且得罪友人无数(当时全国共有五十多家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可谓“孤军奋战”。直至2017年8月2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清整联办[2017]31号文)明确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现货发售交易定性为“涉嫌违法违规”,并且“要求交易场所不得开展类似证券发行上市的现货发售模式,不得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不得操纵市场价格,要限期停止邮币卡等违规交易。”这个争论才算告一段落。

对此,曾任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执行总裁的隋兆清先生公开发声,说我“凭借其专业精神发现了问题,本着道德良知又扛起了保护投资者权益、教育投资者理性的大旗,做了一件本应是政府金融办及文化管理部门应做而未做的事。”算是为数不多来自友人的理解和支持!令人感慨和感激!

不过,这些事情也让我意识到了艺术金融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所理解的艺术金融学(Arts Finance),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的资金融通规律的学科。广义的艺术金融学研究同所有艺术活动有关的一切资金融通活动。狭义的艺术金融学则主要研究艺术品产业的各种资金融通活动,即艺术品金融学。后者也是目前中国最活跃的艺术金融领域。当然,我这本书可不敢叫做《艺术金融学》,因为书中的内容显然无法“真正完成作者的使命”。之所以叫做《艺术品金融——实践与探索》,一方面想强调这本书主要研究狭义的艺术金融学问题,另一方面则想强调艺术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当然,从单纯的感性判断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让艺术金融学也能像房地产金融学等金融学分支学科那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从而扭转中国的艺术金融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艺术金融实践的状况,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产业学者与金融学者的共同历史使命和学术责任。

这本书的每章末尾都附有我近年来接受《新京报》、《金融时报》、《中国文化报》、《今日早报》、《今日财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相关专访,收录于这本书的时候未做改动,以期反映自己的思想变化历程。

最后还想提一下的是,这本书的书稿其实在2017年6月就已修改完成,原计划于2017年内出版,算是对10年前出版的《收藏投资学》的某种纪念。不料我的电脑硬盘突然坏了,数据恢复未能成功,我也没有别的备份,只有2016年底的“最新”版本。后来各种琐事一多,这事就搁在了一旁。直至2017年末,我才开始重新拾起这一未尽的工作。这就是摆在诸位看官面前的《艺术品金融——实践与探索》。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加之成书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融学,中国,交易,艺术金融学,收藏投资学,金融学 中国 交易 艺术金融学 收藏投资学
下一篇:“东风西韵——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葡萄牙里斯本开幕_葡萄牙-文化节-紫禁城-中国||上一篇:根源之美:探究中国传统艺术之美_器物-建筑-本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